Archive for 3 月, 2017

良好的薪资结构

最好的劳资关系就是契约关系。员工出卖时间,能力和努力来获得报酬。良好的薪资结构应该是分别购买这三种价值,所以应该分为三个部分:
1: 基本工资 (买时间)
2: 岗位工资 (买能力)
3: 绩效奖金 (买努力)
1: 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的定义就是:员工在你公司坐够了每个工作日8 小时,啥也不做应该得到的收入。可以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来确定,比如:2015年深圳是:2030元/月(每月22天,每天8小时,每月176小时,小时工资11.5元)。

2: 岗位工资
如果要购买员工的技能,那么就需要支付岗位工资,员工换岗,岗位工资随之变动。这个津贴实际上就是购买了员工得技能。也就是出工还要出力。如果员工是领班或者主管,那么就有主管或者领班津贴,也就是岗位工资的一个变种。比如:一个即时车工,又是领班的人,可以拿车工岗位和领班补贴两种津贴。一旦不做主管,只做车工,就只拿车工津贴。
3: 绩效奖金
员工出工又出力,仅仅是最低的要求,作为老板还希望员工出更多的力,最好还动脑筋,可以搞绩效奖金。也就是对应于一些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考核,根据考核的标准,给予奖励。
同一个工位,相同的工作时间,月到手收入可能很大的不同。

对于一个真正关心执行力和效率的企业,必须要给员工不同的绩效奖金。这个钱就是买下员工出力的多少,或者出力的结果。完全杜绝南郭先生。
绩效奖金可以分为个人绩效,小组绩效,公司绩效等几个相关部分。那么员工不仅自己奋发图强,而且帮助小组的其他人一起努力。
绩效奖金在总收入的比例应该最少占总收入的30%。
良好的工资制度是一个有效的管理和激励的手段。提高效率的方法非常简单:
1: 执行绩效考核制度,拉开收入档次,让员工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2: 把到手收入做到比市场高30%,那么员工的流失率就很低。
3: 在以上两个制度下,让员工自己不停的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公司的效益。

Comments off

优秀的管理者用员工的长处

要点:
1: 发现并利用员工的长处
2: 不要改变员工的短处
3: 公司不是大学
总结:公司不是学校,培养人,时间太长了。需要的技能就买现成的,需要培养才能上任的技能需要马上减少,不能减少就给很高的工资,降低这些人的流失率。

1: 发现并利用员工的长处
识人善任,是一个优秀老板的必备能力。发现员工的长处和其兴趣所在,并尽量安排在恰当的岗位上,让其发挥最大的热情和努力。

2: 不要改变员工的短处
不要改变员工的短处,成本太高,费力不讨好。如果一个员工不能胜任其工作,而管理者又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对于一个中型的公司,几乎不可能),那么早点请他走,对他和公司都是最负责的方法。

3: 公司不是大学
中国人对于免费的东西有着痴迷的兴趣,只要提供免费的培训,报名马上就爆棚了,但是哪怕只收100元的费用,培训的需求会马上消失。公司不是大学,不要提供过分的培训,更不要把培训搞成一个福利,绝对不要在上班时间搞培训。 真的需要培训,好,下班5:30准时开始,那时来的才是真的需要的。上班来的,都是混日子的。

Comments off

数字是管理的基础

要点:
1: 美女是啥
2: 90,80,60比优,良,差好
3: 先有数字,再谈灵活
4: 数字必须与奖金直接挂钩
5: 高级管理着必须:数字于心
总结:管理者就是把公司运营的数字分解为每个员工的绩效考核的数字,并制订相应的规则,保证执行。在员工为自己的数字(奖金)奋斗的同时,轻松实现公司的运营数字

1: 美女是啥
古往今来,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于美女的定义不同,我从来不和人争论没有标准的东西。因为没有共同的标准,就没有争论的基础。
有一个礼仪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培训,出租礼仪先生和小姐去公共活动,比如展会,宴会等。出租的人的日薪,按照不同档次的人而不同,最早就是越美丽,日租越高。由于对于“美丽”的定义公司和客户不同,导致很多客户投诉。后来公司直接使用脱掉鞋以后的“净”身高,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比如175cm,170cm,165cm等等,双方由于对于“净”身高的定义没有争议,后续的投诉,也就越来越少。

2: 精确的打分,如90,80,60比初略的定性,如优,良,差好
很多在国外能够执行的非量化的管理手段,比如:360度评估(请自行百度),在中国一搞就马上变味。要么腐败横行,要么欺上瞒下。完全是个浪费时间的“高大上”的理念。在中国,尽量使用数字。比如对于一个销售经理的考核,可以使用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客户满意率,公司内部排名等来评估。对于一个生产经理,可以使用:生产达成率,次品率,产能利用率等等,对于一个总经理,可以使用:净利润,利润增长,员工流失率,利润率等指标。
比如:“我们公司的年离职率为0%”就远远好于:“我们公司以人为本”的口号。

3: 先有数字,再谈灵活
很多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缺乏执行力,或者就是懒惰,或者不知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想扩大自己的权利,拉帮结派等等),就是反对数字化管理。有的举出特例,用一种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说某某某情况没有考虑进去,所以不能用数字化的管理。对于这种人,我通常的应对就是:先干再说。
我经历过几个执行力特别差的公司,共同的特点就是缺乏数字化的管理,有的是主要领导自己想大权独揽,像皇帝一样,由于没有数字化的管理,没有人知道可以量化的目标和达到目标后自己能获得的奖励,为了加薪升职,唯一的路就是巴结主要领导。公司领导就有了皇般的权利。这样的公司开会就会有:某某某情况没有考虑进去,还是不要执行吧。或者是一个事情来了,所有的人都在推脱的情况,上梁不正,下梁歪。
先执行,后谈灵活。而不是相反。一万个想法,不如一个执行。

4: 数字必须与奖金直接挂钩
员工的数字化绩效考核的结果必须能够与个人的绩效奖金直接挂钩,用加减乘除就能计算最好。不能和奖惩制度一一对应的绩效考核都是毫无意义的。
有了和奖金直接挂钩的绩效考核,管理者就只需要管理“钱”,无须管员工。而管“钱”远远比管“人”高明。

5: 高级管理着必须:数字于心
初级管理者,基本不用数据。他们根本不懂数字对于管理的重要,或者根本搞不清哪个数字对于公司运营重要,所以也无法决定绩效考核的指标。
中级管理者,基本都是严格按照数据要求执行,但不清楚整个运营情况对于最重要数据的影响。有的考核指标都是错误的,比如一些毫无意义的指标,比如:教授的出勤率,领导的员工满意度等。
而高级管理者,对于公司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的绩效对于最后公司绩效的影响都熟谙于心,只要某个节点的表现差错,立刻采用手段,保证整体公司的绩效。

Comments off

用钱管人的方法

要点:
1: 用钱管人远比用人管人高明
2: 员工必须对工作结果负责
3: 工作的结果要于收入直接挂钩
4: 奖励必须在结果出来后马上兑现
5: 收入越高的员工越是好员工
6: 绩效考核必须数字化
总结:认钱不认人,拉开收入的档次,以结果换收入。

1: 用钱管人远比用人管人高明
在中国,有人说,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制度。因为标准只有一个:考分。考分越高,也就是学习越好。
有的企业,制订了大量的规章制度,甚至精确到员工上厕所的时间和次数,同时,为了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又请了大量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管理人员尽职的管理,又请了很多高级管理人员。暂时不论执行的效果如何,只说这些执行的成本都摊在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里面,可见规章制度不是越多越细越好。
我比较喜欢的方式是:尽量减少不需要的规章制度。比如:如果员工对结果负责,那么他就会自己决定如何产出,而无须复杂的规章制度。 对于必须有的规章制度,只要出台,就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保证执行。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扣钱。比如:如果要求员工上班打卡,那么对于不打卡的员工就采用,按不打的次数扣奖金的方法。如果不能扣钱,或者标准无法量化,干脆不要订这个制度。

2: 员工必须对工作结果负责
国内很多民营企业,把员工当作老板的私人财产。我是完全不赞成的。员工和公司是一个契约关系。员工不是老板或者公司的私有财产,一个管理得好的企业,绝对不可能明目张胆的“鼓励”员工加班(996制度)。
3: 工作的结果要于收入直接挂钩
较好的办法是:用收入的多少,就是用钱来管理员工。比如:
1) 总收入是:固定基础工资加浮动绩效奖金,而绩效奖金与结果直接对应,最好用数字对应。
2) 如果部分员工到正常下班时间做不完安排的工作而自愿加班,那么他们在为自己的绩效奖金努力。
3) 如果绝大多数人到下班都完不成工作,要么支付加班工资,要么增加人手。

4: 奖励必须在结果出来后马上兑现
奖励要成为一个管理的手段,而不仅仅是激励手段。比如:员工工作的结果出来,马上奖金兑现,不要等到年底奖金。这样员工可以用总收入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业绩,也可以及时调整和修改自己的工作方法。年终奖金太遥远了。不是一个好的管理手段。

5: 收入越高的员工越是好员工
任何一个有点理智的老板考虑的是:性价比。也就是这个员工的产出和支付的工资之间的关系。
对于没有绩效考核的公司,任何员工的工资都是成本,员工收入越高,老板越想找机会把他们清理出去。
而对于一个有绩效考核的公司,员工的收入已经和产出挂钩了,这样,干的好的就是收入高。这样的员工反而应该成为公司的栋梁。
干得不好的,收入低,这些人自己也知道干得不好,长期干得不好,自己就离职了,这种优胜劣汰的选人方法,最为合理和经济。

6: 绩效考核必须数字化
真正健身的人没有必要整天晒自己在健身房对着镜子的照片。一句话:卧推90公斤,一定表明这个人进行了长期的专业的训练。
真正跑步的人没有必要显示自己在跑步的照片。一句话:5公里,20分钟,这样的人一定是长期坚持跑步训练的人。
同样的道理,对于绩效考核的标准,必须要能够数字化,用数字化的考核结果计算应该得到的绩效考核奖励。就是合理的制度。所有不能数字化的考核都会带来巨大的副作用,比如腐败,作假等。

Comments off

裁人的正确姿势

无论如何挑选,培训,激励,都有可能一个员工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先考虑换岗,换岗后还不适合,又没有合适的岗位,或者劳动纪律和工作态度有问题,累教不改,应该马上裁人。裁人的过程和赔偿金必须符合劳动法。

要点:
1: 人尽其用
2: 零是个错误的数字
3: 裁人要快
4: 情感强度
5: 按照劳动法走

1: 人尽其用
每个人的能力有不同。当一个员工不能做好本职工作的时候,管理者应该从员工的角度出发,看看员工的强项和兴趣,尽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上。一个中型的公司,应该有很多位置。实在没有,也可以考虑创造一个位置。如果把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搞到管理的位置上,或者把一个按部就班的人搞到市场营销部,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不行。把一个人的强项发挥出来,对员工对公司都是最明智的方法,不要去强迫员工提高或者改变短项。

2: 零是个错误的数字
无论多么严格的面试过程,多么周密的工作安排,多么有效的激励措施,都无法避免有人不能胜任工作,多次换岗或者而没有合适的位置的情况,或者员工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出问题,裁人就是一个唯一的选择。从来不裁员,零裁员是一个错误的信息和错误的理念。

3: 裁人要快
公司不是学校,不应该承担教育和改造人的任务,
而且我的经验就是,一旦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思想品质等出问题,不要幻想会改正。这种情况,绝对不要犹豫,必须快刀斩乱麻。只有这样,才是对员工个人和公司最负责的态度和方法,也许这个员工在新的公司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对于本公司,这个位置也可以留给更合适的新人。 不要浪费个人和公司的时间和资源。

4: 管理者要有情感强度
我一直认为,好的管理者必须要有情感强度,就是不能只做好好人。由于人的社会属性,对大部分人来说,说“不”是件困难的事,裁人也是件难办的事,但是这些都是一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定的情感强度才是做出困难决定的基础,也是一个管理者必备的能力。没有一定的情感强度是不可能做好管理和领导工作的。

5: 按照劳动法走
裁人这样的“大”事,很多管理者还想耍小聪明,就是不陪或者少陪钱,我的经验是,完全没有必要,应该按照劳动法的流程走。该给N,N加1,就给相应的遣散费。这点钱对于员工离职以后,再找公司麻烦所带来的损失,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如果一个人由于能力问题裁人(不是劳动纪律问题),可以考虑适当的多给一点钱。毕竟共事一段时间,员工也需要生存。这样可以展现管理者人文的气息,也给现有的员工传递出积极和人性化管理的信息。
裁员的过程可以人性化,赔偿可以多一点,但是不代表员工可以要挟公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要求超出劳动法规定的离职费,或者在“黑”律师的怂恿下来公司找麻烦,耍赖皮。遇到这张的情况,不能退让,要走法律流程。
公司和员工都必须按照劳动法走流程。没人应该耍小聪明,还能得到好处。

最后:现在企业届普遍认为劳动法不合理,没有考虑企业的利益,这是另外的话题。但只要在劳动法还没有修改的前提下,就应该按照劳动法办。

Comments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