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同事和不同类型员工的激励手段

所谓公司就是一群背景目标能力个性不同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临时组合在一起的想象的共同体。
所谓同事就是这个临时性共同体里面的人。

公司里面的人可以分为两类:规则制定者,规则执行者。

为了使公司的效率最大化,必须对人进行激励。
这两种人的激励方法是不同的。

激励 规则制定者 规则执行者
手段 兼顾金钱和精神 偏重于金钱
频率 年,季 月,日,反馈要快
量化目标 尽量量化(最少30%)能量化的全部量化(最少70%)
与目标的关系金钱一一对应可量化的目标,
精神对应不可量化的目标 金钱一一对应量化的目标
工资计算方法 按月 日薪(时薪)或者计件
合同长短 年 天或者月

1: 激励的手段
规则制定者通常的收入水平高,他们来工作除了赚取基本的生活费以外,还有更多的需求,比如成就感,事业心,学习新的技能等等。对于这些人,除去必不可少的金钱激励以外,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其他手段,比如表扬,鼓励,赋予更多的权力,增加职责等等。
而规则执行者,则偏重于直接金钱的奖励。

2: 频率
规则执行者的激励一定要反应很快,日或者月,绝对不要超过一个月,这样,金钱不仅是个激励的手段,就还可以成为管理的一个手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用钱管人要比用人管人好。
而规则制定者,由于其工作的结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激励的频率比较长,比如季或者年,甚至可以采用更长时间的激励比如期权股票的形式。

3: 量化的目标
执行层面的人主要靠于可量化的目标之间一对一的金钱激励。为了避免目标不清晰,所有的目标必须量化,比如产量,销售量,电话数量,次品率等等,而激励的规则必须事先公布而且计算方法简单直观。能用加发不用乘法。绝对不要用统计分析。如果执行的人员不能自己计算出努力工作带来的收益,激励就失去一半的意义。
对于规则的制定者,激励也需要尽量的量化,比如反应公司整体运营的离职率,销售增长率,等等。为了避免规则制定者为了获得激励的一些短期行为,比如为了提高利润进行大规模裁员,为了提高销售量而进行大规模促销等,可以让规则制定者自己提出长期目标,经过审核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让其自动自发的努力,公司在评估效果以后给予奖励,这些奖励不是与某个目标一一对应,而且通常应该比他自己想象的大得多。

4: 与目标的关系
执行层面的人的奖励必须与目标一一对应。比如:生产一件产品获得5元。房地产中介成交一单获得20%的提成等等。
而规则制定的人的奖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执行层面的人一样,可量化的目标一一对应的金钱激励。
第二部分:不可量化的目标,通过公司的评估,让规则制定者实施这些目标以后,公司综合评估结果,给予奖励。

由于公司所在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不断的变化,达到目标的手段和路径甚至目标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规则制定者,不断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改规则。而很多新的规则是公司没有注意到的,必须要让规则制定者自行修改和完善新的规则。没有人会主动提出对自己不利但对公司有利的目标,如果经过讨论发现目标确实对于公司有利,有时候目标需要强制执行。

Comments off

处理员工矛盾的方法

要点:

  1. 对事不对人
  2. 激励和晋升系统最大限度只按照可量化的数据
  3. 理解1/3的人喜欢你,1/3的人讨厌你,1/3的人不关心你是谁
  4. 凡事都有两面,一定要听完所有人的陈述
  5. 不要现场做决定,多数情况,员工只想要一个听众

1: 对事不对人

管理就是管事,管人,管钱,既然要管人,处理员工的矛盾就是一个重要的技能。我对于员工之间的矛盾,向来的态度是对事不对人,我批评,表演,奖励都是针对某一件事情的,绝对不会针对某一个人。

2: 激励和晋升系统最大限度只按照可量化的数据

所谓同事,就是一起共事的人,一群毫无关系的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公司的商业目标)一起做事,所以我从来不在公司里面拉帮结伙,所有的人都是临时拼凑在一起的,一旦离开公司,大家都是路人。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对于所有公司内部的激励和晋升都只看数据,而与各人和我的感情毫无关系。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公司的管理流程,也大幅度降低了员工之间的互相猜忌,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3: 理解1/3的人喜欢你,1/3的人讨厌你,1/3的人不关心你是谁

把公司的人分为三种:1/3的人喜欢你,1/3的人讨厌你,1/3的人不关心你是谁,同时,我也会喜欢1/3的人,讨厌1/3的人,根本不关心另外1/3的人。

这就是生活和工作的本质。

我在不同的场合讲述以上的论点,同时,我也会要求员工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同事之间的关系。

所以有员工来抱怨或者投诉,我都会先重复上面这句话,然后再仔细听陈述的事实。

4:凡事都有两面,一定要听完所有人的陈述

每次员工来找我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都会带着很强烈的感情色彩,比如某某某一直对我。。。特别。。。永远,之类的形容词,我是一概不听的,我会拿出一支笔,一张纸,记下员工的陈述的主要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具体的表达,结果等等,所有的关键点都记下来,好像一个案情陈述一样。

记录完结,我会给员工一行一行的看,看完以后,我会说:这是你说的全部事实?是的话,请你签字。

然后我会找到另外的一方,同样的方法记录事情的经过。

在听完双方陈述的事实以后,我会形成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事实。

5: 不要现场做决定

所有的员工都会希望你现场表态,永远不要这样。

很多情况下,员工只想找一个人倾述一下,过一会儿就没有关系了,或者情绪激动,夸大其词。所以永远不要现场做任何决定,通常要考虑考虑。

在了解了事实以后,就可以把问题分为两个部分:

1: 员工自己的问题

2: 管理的问题。

如果是员工自己的问题,比如就是不喜欢某人,可以考虑换岗,要求以职业人士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如果是管理的问题,比如分配的任务或者激励体制不合理,就需要管理人员想出处理的方法了。

Comments off

良好的公司和员工的关系-也谈员工和公司借钱

1:公司和员工的关系基础是:雇佣关系
2:老板可以和员工保持一定的私人关系。前提是不损害公司的利益。

午休的时候大姐抱怨说她把钱借给了一个亲戚去做生意,说好了赚了就还的,现在对方买了奔驰汽车,催了好几次,对方就是说要再等等,一拖再拖,找各种理由不还钱。

前两天微信群里面有人问:员工要向公司借钱去买房,一般会提出来预支工资或者奖金的办法,那么作为公司的老板是借还是不借,借了怕不还钱或者其他人一起来借,开了先例后面难以控制,不借,害怕损伤员工的积极性,员工懈怠,工作完成不了。

1: 公司和员工的关系是:雇佣关系,也就是公司以金钱作为回报,购买了员工的工作服务。这个服务通常是在上班时间,在公司里面完成的,也就是公司没有权利和义务处理员工与公司运营无关的事物。
这是公司管理人员的底线。基于这个底线,借出公司的钱,给员工去买房,是混淆了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挑战了公司的底线。除非公司有明文规定,每个员工可以借钱的额度,时间,利率,公司财务的平衡和税务问题等等,否则是不能借钱给员工买房的。

2: 但是公司的核心是人,老板希望员工有归宿感,公司也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员工帮助。从而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
在不损失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老板可以以个人的名义(不是走公司的财务),从个人的账户中借给员工钱。这是老板个人的事情,与亲戚朋友之间借钱一样。如果老板觉得人品可靠,小额贷款,只要说好还款的时间甚至是利率,就可以借钱,如果是大额贷款,最好要有抵押品或者担保人的签字和公证处的公证,既然对方这么有诚意还钱,那么也就必然配合抵押和公证的过程。

借钱给员工买房有两种情况:
1: 公司有相关的制度,明确借钱给员工买房是一项福利,并在相关制度下执行。
2: 公司没有相关制度,而老板觉得员工可靠的,可以以个人名义借钱,走个人拆借的流程,借条,抵押,公证等。

Comments off

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办法是:为自己而奋斗

任何产权不清楚的“公共”设施(工具)都不会有人真正的爱护。一个好的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公司的大目标分解到每个员工能实现的小目标,然后给出实现这些小目标后能得到的好处。

要点:
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必须不断的消除浪费,这也是最近一些年流行的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但是如何消除浪费呢?或者如何让员工自觉的消除浪费,而无须管理人员天天“碎碎念”呢?
很多制造型企业提供“免费”的工作餐。就是为所有人员提供一顿午餐,或者一顿晚餐。好一点的企业是自助餐的形式,而一般的企业采用的是定量形式,比如两肉两菜之类。管理“免费”食堂是每一个后勤(通常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头疼的事情。不实接到各级人员的投诉,有:晚餐不如午餐的质量好,是不是由于办公室管理人员不吃晚餐?人力资源的人是否吃了回扣,我知道XXX的餐厅也是10块的标准,但是菜品比这里好多了。菜品难吃死了。是否用了地沟油啊?食品安全有保证吗?
如果一个管理人员去看看每天浪费掉的饭菜,就会马上了解这种免费餐的核心问题。无论是自助餐形式还是定量的形式,这种“免费”食堂的浪费都是惊人的。一般都是1/3的饭菜被倒掉了。
“免费”餐实际上并不是免费的,而是公司已经支付了费用,并还要不断的投入管理,维护,甚至“宣传”光盘行动的费用。由于浪费巨大,导致供应商无法在给的金额下提供质量保证的菜品,员工投诉,浪费继续,导致恶性循环。
其实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付费”吃饭。
具体做法是:
给每个人发放相同金额的餐补,由大家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
大型的企业,可以采用场地租赁的形式,让不同的餐饮供应商租赁场地,提供不同的食品,员工用自己的钱来购买这些食品。
小型的企业,甚至可以直接让员工自己带饭来解决。

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工具管理上。
有一个工序,需要使用一种消耗品。而且仓库对于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只要申请,立刻给新的。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采购不停的购买最新的工具,原因是消耗太大。后来公司采用了奖励制度,就是对于耗材使用少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工具消耗大幅度降低。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可以给员工每月发一定的“工具使用”费,员工需要使用工具,就去仓库购买,我可以肯定,这种形式的工具管理一定比“免费”使用的管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浪费。

很多管理方法比如:“精益生产“贯彻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方法不适应,而是没有考虑到员工的人的”本性“,任何逆势而为的方法都不可能长久执行。

好的激励手段,如“计件”都是这个理念。

Comments off

员工为何不积极

我观察绝大多数的员工最多只拿出50%的能力和努力在工作上,有的甚至更低,只有20%-30%。如果能至少让绝大多数员工发挥出70%的能力,而且给员工发至少高于市场30%的工资,那么这个企业无论做什么行业,都有极大的可能成功。
1: 员工不积极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
2: 员工是为自己工作的
3: 绝对不能让雷锋吃亏
世界上只有以下四种事情:
1. 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比如慈禧修建颐和园。这种事情只有上帝,佛陀才能尽心尽力的办
2. 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比如董事会请的职业经理人。必须有合理的KPI考核,以及相应的激励体制,才能保证效率和质量。如果没有KPI考核,很快就会变成第一种情况,而且腐败横行。
3. 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比如雷锋。这些事情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可能长久。所谓一次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其实做一次好事,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也是一种收益。
4. 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比如每个人花大量时间货比三家,为了买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不惜花费大量自己的时间。
一个好的运营体制就是努力把第二种情况变成第三种情况,而绝对不要第一种情况,如果发生第三种情况,管理者要迅速给于办事的人合理的经济补偿。
1: 员工不积极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
一个员工不积极的原因基本可以肯定在于他认为工作是给公司做事,而公司又不是自己的,而且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或者没有有效的考核体制。所以没有任何必要努力工作。
2: 员工是为自己工作的
只有为自己工作的员工才可能拿出70%以上的努力。尽量把体制变成:承包。计件,利润分成等制度,从而大幅度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对于一线操作员工,可以采用计件制度,让产出和收入直接挂钩。对于生产运营的单元,可以让主管采用承包制度,以一定的价格把整体的运营包给某个主管。对于研发或者市场开发类的项目,尽量采用利润分成的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为让员工变成为自己干的老板。对于一些风险更大的创业项目,甚至可以采用公司投资入股,员工自主利用公司的平台创业的形式。
3: 绝对不能让雷锋吃亏
任何一个公司都会有一些明星员工,这些人有超出“你给多少钱,我做多少事”的动力和追求。就会发生下班以后还在思考公司的事情,发现并主动解决领到都没有发现的问题等等。这些人是公司的栋梁,对于栋梁,好的老板要做的不是“暗自偷笑,又赚到了的心态“,而是要有发现这些行为的能力,和绝对不让雷锋吃亏的心态。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月底付完工资以后的某日下班以后,忽然叫住这个员工或者一批员工,塞一个很大的红包,说不超过三句的鼓励的话。这就叫老板潜规则。

Comments off

优秀的管理者用员工的长处

要点:
1: 发现并利用员工的长处
2: 不要改变员工的短处
3: 公司不是大学
总结:公司不是学校,培养人,时间太长了。需要的技能就买现成的,需要培养才能上任的技能需要马上减少,不能减少就给很高的工资,降低这些人的流失率。

1: 发现并利用员工的长处
识人善任,是一个优秀老板的必备能力。发现员工的长处和其兴趣所在,并尽量安排在恰当的岗位上,让其发挥最大的热情和努力。

2: 不要改变员工的短处
不要改变员工的短处,成本太高,费力不讨好。如果一个员工不能胜任其工作,而管理者又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对于一个中型的公司,几乎不可能),那么早点请他走,对他和公司都是最负责的方法。

3: 公司不是大学
中国人对于免费的东西有着痴迷的兴趣,只要提供免费的培训,报名马上就爆棚了,但是哪怕只收100元的费用,培训的需求会马上消失。公司不是大学,不要提供过分的培训,更不要把培训搞成一个福利,绝对不要在上班时间搞培训。 真的需要培训,好,下班5:30准时开始,那时来的才是真的需要的。上班来的,都是混日子的。

Comments off

合理的员工流动率有利于公司的管理

要点:
1: 管理层应该尽量降低工序对于员工技能的需求。
2: 对于员工技能需求高(可替代性差)的工序,尽量降低员工流动性。
3: 合理的员工流动性有利于公司的管理

1: 管理层应该尽量降低工序对于员工技能的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中国人力成本的上涨,工厂里面很多的工序都会被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器所取代。要想保证质量和效率,管理层应该尽量降低工序对于员工技能的需求,也就是随便还一个人,马上就能上手,稍微经过一点训练,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率和质量。这样,对于员工素质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对于那些依靠员工技能和积极性的工序,管理层也应该尽量通过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办法进行改进。
2: 对于员工技能需求高(可替代性差)的工序,尽量降低员工流动性。
对于那些依靠员工技能和积极性的工序,管理层也应该尽量通过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办法进行改进。对于那些暂时不能改进的流程,应该尽量降低员工的流动性,这样的话,经验能够得到传承。降低流动性的办法,无外乎就是:提高到手收入,提供满意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中国的很多工厂的流动性平均每月5%,每年60%,也就是一年以后,一大半的人会换一遍,这样的流动性太高了。招聘,培训新人,效率和质量爬坡的成本太高了。不如适当的增加员工收入,降低流动性,更合适。我的经验是:对于可替代性很高的工序,可以达到年20%,而对于需要员工经验传承的工序,降到年5%。实现的办法就是通过合理的工资制度,比如:替代性很高的工序的平均到手工资只比市场高10%,而替代性差的工序的平均到手工资可以比市场高50%甚至更高。
3: 合理的员工流动性有利于公司的管理
适当的流动性是好事,绝不是坏事,很多管理人员希望自己的部门流动性越低越好,这是完全错误的方法,如果真是这样,只能说明付出的工资太高了。另外:零流动性的问题是:没有新鲜的血液进入公司,就没有新的想法新的方法。一个人来到公司,不仅带来的是他的体力,还带了了他的经验,想法,社会关系,等等。

Comments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