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同事和不同类型员工的激励手段

所谓公司就是一群背景目标能力个性不同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临时组合在一起的想象的共同体。
所谓同事就是这个临时性共同体里面的人。

公司里面的人可以分为两类:规则制定者,规则执行者。

为了使公司的效率最大化,必须对人进行激励。
这两种人的激励方法是不同的。

激励 规则制定者 规则执行者
手段 兼顾金钱和精神 偏重于金钱
频率 年,季 月,日,反馈要快
量化目标 尽量量化(最少30%)能量化的全部量化(最少70%)
与目标的关系金钱一一对应可量化的目标,
精神对应不可量化的目标 金钱一一对应量化的目标
工资计算方法 按月 日薪(时薪)或者计件
合同长短 年 天或者月

1: 激励的手段
规则制定者通常的收入水平高,他们来工作除了赚取基本的生活费以外,还有更多的需求,比如成就感,事业心,学习新的技能等等。对于这些人,除去必不可少的金钱激励以外,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其他手段,比如表扬,鼓励,赋予更多的权力,增加职责等等。
而规则执行者,则偏重于直接金钱的奖励。

2: 频率
规则执行者的激励一定要反应很快,日或者月,绝对不要超过一个月,这样,金钱不仅是个激励的手段,就还可以成为管理的一个手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用钱管人要比用人管人好。
而规则制定者,由于其工作的结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激励的频率比较长,比如季或者年,甚至可以采用更长时间的激励比如期权股票的形式。

3: 量化的目标
执行层面的人主要靠于可量化的目标之间一对一的金钱激励。为了避免目标不清晰,所有的目标必须量化,比如产量,销售量,电话数量,次品率等等,而激励的规则必须事先公布而且计算方法简单直观。能用加发不用乘法。绝对不要用统计分析。如果执行的人员不能自己计算出努力工作带来的收益,激励就失去一半的意义。
对于规则的制定者,激励也需要尽量的量化,比如反应公司整体运营的离职率,销售增长率,等等。为了避免规则制定者为了获得激励的一些短期行为,比如为了提高利润进行大规模裁员,为了提高销售量而进行大规模促销等,可以让规则制定者自己提出长期目标,经过审核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让其自动自发的努力,公司在评估效果以后给予奖励,这些奖励不是与某个目标一一对应,而且通常应该比他自己想象的大得多。

4: 与目标的关系
执行层面的人的奖励必须与目标一一对应。比如:生产一件产品获得5元。房地产中介成交一单获得20%的提成等等。
而规则制定的人的奖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执行层面的人一样,可量化的目标一一对应的金钱激励。
第二部分:不可量化的目标,通过公司的评估,让规则制定者实施这些目标以后,公司综合评估结果,给予奖励。

由于公司所在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不断的变化,达到目标的手段和路径甚至目标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规则制定者,不断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改规则。而很多新的规则是公司没有注意到的,必须要让规则制定者自行修改和完善新的规则。没有人会主动提出对自己不利但对公司有利的目标,如果经过讨论发现目标确实对于公司有利,有时候目标需要强制执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