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中国大地

登昆明长虫山 (蛇山)

孙髯翁那首脍炙人口的大观楼180字天下第一长联,联中的“北走蜿蜒,南翔缟素”的诗句,北走蜿蜒,说的就是长虫山或者蛇山。蛇山似一条石质巨蟒,静卧于昆明城的北郊。
这些年昆明的北市区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是高楼林立,而20年前,1990s年代,北市区只有一些破败的工厂和低矮的居民楼。这些年来,长虫山登山已经成为昆明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我1990-1992在长虫山脚下,昆明卷烟厂过去不远的一个国有工厂(我2014年去的时候,这个厂已经改制,卖给一个私有企业,工厂原有职工正在堵在厂门口闹事)工作,当时很年轻,不忙的时候经常自己或者和另一个同伴去厂后面的长虫山登山,我2014年春天去厂里看的时候,厂子已经完全破败,20多年没有任何维修,和长虫山之间原来有一堵围墙,也已经坍塌。我记得从厂后面,过围墙,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登顶。沿路没有明显的道路,当然植被并不密集,所以上山还是非常方便的。沿途有不少坟地,由于无人看管,很多都被盗墓者挖开,白花花的骨头和头颅就在路边,当然白天去,而且年轻,也没有感到有什么恐惧。其实山头上并没有什么植物,都是一些低矮的野草和很多裸露的石头。在山顶,可以远看昆明城市,还可以看到远处的西山,天池和睡美人山,当然山脚下的风景很差,一片片低矮的房子和破败的工厂,我当时想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何时能离开这个没有任何钱和前途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在山顶风很大,呼呼的,很冷,坐在那里对未来的迷茫终究抵挡不住寒冷。

自从1994年离开昆明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去长虫山登山了,虽然2005年和2012年两次到昆明,都没有想再去登山,2014年4月我再次来昆明,专门去长虫山登山,不过被告知封山,要到6.1以后才能去登山。这次再来昆明,我特地等到6月2日,专门去登了一次长虫山,也算回忆一下过去的时光。

我是骑车去的,就是沿着龙潭路(和20年前基本一样),骑到昆明卷烟厂门口,刚过大门,旁边有一条上山的路,(这条路不是我20年前登山的路,但是我这次骑车,只有这条柏油路可以直达山顶),我沿着山路往上骑,很快坡度就很陡了,我是一辆20年前的山地车,估计是锰钢之类的车架,很重,很快就骑不动了,我只要下车推行,大约30分钟以后,来到山腰,有一处栅栏,就是我4月份被阻挡上山的地方,这次没有人看管,沿着道路继续前进,柏油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路,由于很久没有下雨,很厚的土层,可以想象,如果下雨,这里将是遍地烂泥,无法骑车。

大约又过了10分种,我来到红云生态圆,在这里遇到一票云南州县来昆明旅游的年轻人,他们问我到山顶如何走,还要多久,我指了傍边的柏油路,并说我并不知道还要多久,我顺着柏油路继续向上,发现前面的道路修得很好,一条小径通往山顶,沿着山脊,我环顾两边,植被不多,有一些高山草甸,我一路上山居然都没有遇到任何登山得人,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当年在美国科罗拉多施普林斯登落基山山顶的场景。又向前不多时,山顶就在眼前,不由得加快脚步,终于,在一个多小时的爬山以后,我和我的自行车,终于站到了长虫山顶。

长虫山顶的植被和裸露的石头

长虫山顶的植被和裸露的石头

极目远眺,远处的滇池,西山睡美人,清晰可见,昆明城内高楼林立,北市区的昆钢大厦巍然屹立,站在这里,想必比当年孙髯翁在大观楼看滇池视野宽阔,长虫山脉一直延续到天际,仿佛真是一条巨蟒,掉落凡间。滇池就是在四面环山的一个高原里面,不得不让人怀疑,滇池是不是就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口或者陨石坑,而据考证,滇池的水域一直在缩小,也就是远古的时候,可能滇池漫道四面的山脚,甚至在100多年前,法国人方书雅拍摄的昆明老照片中,都可以看到长虫山的山脚下就有渡口,可以一直坐船到滇池,也就是说100多年以前,滇池一直漫到长虫山脚下,而今,长虫山离滇池最近也有10多公里,表明滇池的水位在降低,面结也已经大幅度缩小。

我和1993年的自行车时隔21年再次登顶长虫山

我和1993年的自行车时隔21年再次登顶长虫山

我在山顶,回想自己20多年人生经历,从当年一个迷茫的年轻人,已经一晃到了一个身负各种责任的中年人,走过很多地方,经历过很多事情,可是青山依旧,不由得感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在山顶拍了一些照片,一直是我一个人,心底大喊:am i the only one?

看着渐渐下山的夕阳,我决定沿着原路下山,路上遇到在红云生态广场见到的那一票年轻人,他们正在上山,他们是我这次2个多小时在山上见到的唯一一批人,我心想,这个地方快赶上美国了,这么好的风景,居然没有人来欣赏。昆明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下山,我骑上了车,虽然快到山脚下,坡度很大,只能下来推,但是一路迅跑,不到15分钟,就到了昆明卷烟厂的门口,沿着龙泉路回家,这条路,我1990-1992年骑过几百遍,当时可以说任何一个路上的小坑我都知道在哪里,20多年过去,道路依旧。不知道下次我将何时来这里登山。

人生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

Comments off

深圳 南澳 杨梅坑 佳能S100IS 试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杨梅坑位于大亚湾,据称是深圳最美的溪谷.在南澳镇的西北面位于七娘山脉与老虎坐山之前,有一片长满了杨梅的山丘,山丘下面的村庄就叫做“杨梅坑村”。数年前,这里人迹罕至,也就是户外爱好者的乐园,还没有通公路,只有一条砂石路通往海边的鹿嘴山庄。这几年附近的农家乐发展起来,海边铺设了石板路,汽车可以一直开到鹿嘴山庄。游客大增。加上大小梅沙周末经常水泄不通,平常周末我是不去杨梅坑的。这个清明节三天假期连续下雨,没有出去,最后一天中午时分,天气开始放晴,下雨,估计游客不多。决定去南澳岛的杨梅坑玩玩,顺便试试佳能S100机器。

佳能S100

佳能S100据说是最好的卡片机,具体参数:型号 PowerShot S100
上市时间 2011年
相机类型 卡片数码相机
总像素 1330万像素
有效像素 1200万像素
变焦倍数 5倍光学变焦
操作模式 带全手动功能
传感器类型 CMOS传感器
传感器尺寸 1/1.7英寸
影像处理系统 DIGIC 5

这款相机非常小,拿在手上,感觉就像个玩具,但是功能强大,防抖,手动,自动拍照,自动ISO, 视频(高清,慢镜头120fps)无所不能,另带GPS(我的是美版,中国和香港版的GPS都被阉割掉了),所有只要定位上(通常几分钟),相机可以自动把地理位置写入照片的EXIF文件,这样在ipad里显示的时候,可以用地图显示拍摄的地点。

这通过一个下午的试拍,总体感觉:

1:成像质量上乘,在阳光户外接近单反相机。

2:视频功能很好,镜头里面全部清楚,虽然不能来拍电影,但是一般旅游视频,全部能够满足。

3:非常小巧,携带方便,加上有GPS, 适合旅游摄影。

4:3寸荧光屏很给力。

不足之处:

1:电池电量不够,开GPS的话,只能拍摄3-4个小时,100张左右,就没电了。所以必须买1-2块备用电池。

2:太小,拿在手上很容易掉,必须用手带,而自带的手带不舒服。

3:ISO1600表现尚可,但是再高噪点明显。

总之:我觉得大多数游客都没有必要买体积巨大的单反相机,佳能S100就可以了。它比手机比如iphone5等的成像质量还是要高一个档次。对于喜欢旅游,而且对成像质量有一些要求的发烧友,是非常适合的。一般人用手机就可以了,专业一点的就上单反。

从未来来看,我觉得卡片机的市场会被拍照手机蚕食。如果现在想入手卡片机,佳能S100(最好是带GPS的美版)就是最好的选择了。买了你会爱不释手,甚至压在枕头底下,应为实在是很小,太好玩了。

杨梅坑附近海域

俊男美女

逆光照

 

 

Comments (1)

深圳湾公园回顾深港两地边检变迁

在深圳的这些年一直很想了解深港两地的边检变迁。2011年深圳湾公园开放以后去过很多次海边游玩,看到对面的香港,跨海大桥飞架两岸。最近上网搜索到这个文章,对深圳两地的边检的变迁有了更好的认识。

深圳湾公园看跨海大桥和对面的香港

Z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ba63b0100dyb6.html

自1951年香港和深圳的边界封锁后,偷渡事件天天都有,还曾发生过4次大规模的集体逃港事件,令中央都十分震惊,小平同志都曾亲自参与处理,国内任何新闻单位都严密封锁消息,未曾给予报道,直至现在,深圳电视台才陆陆续续的播出一点解密的当年记录片,看了真是让人有说不清楚的酸甜苦辣。

最先偷渡的是渔民,他们有出海的自由,打到的鱼直接卖到香港,比上交给当年的人民公社,收益相差上百倍,更关键的是他们亲眼看到香港的花花世界之繁荣,卖完鱼后就拿着港币上岸不回家了,人民公社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通知全部的渔船上交由公社保管,未经批准不得出海打鱼,所以直到今天,虽然深圳是个临海城市,但却是全世界渔业最不发达的城市,无论那个村里要是有条船,支部书记非要把它搬到家门口锁住了才放心。

渔民跑了又带动种地的边民,住在深圳河北边的农民累死累活在人民公社一年只赚一百多元钱,很眼馋香港一个月一万多港币的收入,瞅着哨兵不注意的档口,丢下锄头,一窜就蹦到了香港地界,气的哨兵哇哇的干瞪眼,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整个宝安县沿界河的村子,十户九闭,连党员干部都跑光了!地全荒着没人种。

边民跑到香港去很快就发了财,中国人特有的勤奋精神使他们在香港很受好评,他们从最底层做起,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功成名就,慢慢的融入主流社会,创造了很多财富神话,有人对香港的前一百名富豪统计过,如曾宪梓、黎智英等,竟有四十多名是都是六七十年代非法移民逃过去的人,每逢过年过节,他们都给家乡老人、亲属大把的汇钱过来,有的还介绍怎样逃过边界,怎样在香港找工作等宝贵经验,一下子又带动整个广东省的逃港风潮涌起,1962年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冲关逃港事件,1987年受谣言影响最严重,演变成无法控制的群体性冲关事件,边界上一下子聚集了几十万民众,黑压压的一片,如同“大军压境”,这时已经不叫“偷渡”了,就是明目张胆冲关,他们手持大棒,摆出要拼命的样子,一边吓唬着边防哨兵,一边强行用老虎钳剪开边界铁丝网,扬长而去,战士接到命令不能向民众开枪,部队只得紧急调一个加强团过来抓人,关的深圳和广州的收容所全部爆满。

香港政府看到这么大规模冲关行动,也很是害怕,怕这么多人一天就把香港的存粮都吃光了,下令香港英军也参加拦截,也不向越境的民众开枪,而是玩起了“官兵捉强盗”的游戏,对冲过来的人连拦带抓的直接给遣送回这边,一个批次就能送过来好几千人,送过来的人接着再去参加冲关,反反复复,前赴后继,最终有数万人冲过了中英二国的数道封锁线,成功的到达香港市区,受到香港英政府的“热烈欢迎”。

说“热烈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大陆人的偷渡风潮,起源于香港英政府的政策优待,因为当时是中英对立的”冷战”时期,香港经济又在快速发展,急需大量劳力,因此港英当局从1961年3月就开始实施了新身份证政策,规定:凡成功抵达市区而又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只要登记申请,三个月后都发给香港身份证,实际上变相地承认了非法移民的合法化。这个政策对于非法入境者来说无疑就是”大赦令”,香港还偶尔还利用英国女王登基日之类的庆典活动,为非法移民全部转正,这些都助长了逃港风潮愈演愈烈,而且,我们要如实的承认,堵回去的都是老弱病残,能闯过层层封锁线的人都是艺高胆大的精英,香港政府当然心中欢迎,看看现在处处耸立的高楼大厦,栋栋都留下了他们做苦工的汗水。

在深圳偷渡,大致分为走陆路、泅渡和坐船三种,前二种都是不花钱的,走陆路的方式是沿深圳与香港交界的地方想办法跑过去,这里距香港最近,但也是最不容易跨越的,中英二边各拉了一道铁丝网,日日夜夜都有边防部队巡逻,夜间有探照灯,还有令人恐惧的狼狗,所以想从这里偷渡非常困难,只是大规模的人群冲关时才会走这里。泅渡的方式是偷渡者最常用的方式,深圳湾几处地方与香港相距很近,水性好的人可以游泳过去,但你只要敢在这里下水,叛国投敌的罪名当场成立,边防部队是可以开枪警告的,当年偷渡高峰时期红树林海面上就漂着几百具尸体,也说不清楚是中弹死的还是淹死的,一些老人说政府当时组织他们去捞尸埋葬,一天就可以挣到50多元。第三种坐船偷渡是比较安全的方式,但是要花大钱,选择离深圳稍远一点的如惠州等地,夜间开船,只要不被海上巡逻艇堵住,成功率比较高,万一堵住了也不会往死里打,因此一般都是妇女儿童采用这种方式,香港必有她们先跑过去的家人在做接应。

除了想去香港淘金的人外,还有不少在“文革”期间一些饱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也加入到偷渡行列。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因饱受凌辱,铤而走险乘船偷渡到香港,然后秘密转道赴美国。陈独秀的女儿是抱着汽油桶从海上漂过去的,香港报纸都在最快时间给予了报道。

临近香港要回归的前些年,香港英政府看到了人口已近饱和,才停止了对非法移民可以发放香港身份证的政策,并决定对查获的非法移民一律遣送,才使得大陆的偷渡风潮立刻平息。

中国政府也为这种逃港风潮伤透了脑筋,为了减轻对中港边界的压力,1982年又决定在深圳市的外边上再设一道防线,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二线关”,由武装警察部队看守,规定凡是要进入深圳市的内地人,要凭当地公安局发的“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在深圳主要公路入口都设立有检查站,如107国道上有名的“南头关”,广深高速公路的“同乐关”,最初的时候是逢车必查,有身份证无通行证的可以现场交二元钱快办一个通行证,连身份证都没有的人想进深圳没门!入市无门,但却上山有道,当时就滋生了一个新行业叫“带客仔”,只需给他们50元人民币,强大的二线关就不攻自破,他们有办法把被武警挡住的人都送进深圳去。但有一点我至今没搞明白,坐火车进入深圳的人却从来不查。

今天这道二线关已经形同虚设,面对每天成千上万的过往车辆,武警的小战士只是冷冷的看着,偶尔拦住个别不顺眼的车辆抽查一下,以证明一下关口权威的存在,但已经不再需要通行证,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放行,昔日喧闹的联检大厅已经空空洞洞,一排排的验证闸口都贴着“暂停使用”的条子。据说深圳人大已经在呼吁政府取消深圳二线关,因为这种设二道国界的做法在世界上真是太独特了!

香港回归后大陆人逃港事件几乎就没有了,特别是全国开放自由行签证后,大陆人去香港真的是太容易了,2009年深圳市又出了更开放的规定,凡有深圳户口的人,一年中可以无限次的出入香港,没人再去费那个牛劲去偷渡,因此,中港边境一线防线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惊喜的看到,边防部队把设在深圳东部和西部边界长达几十公里的铁丝网全部都拆除了,在盐田公路上,香港一侧靠山的一草一木看的清清楚楚,在红树林,没有了铁丝网的海水是那么的碧绿,天空更加湛蓝,这昔日的偷渡圣地现在叫红树林公园,深圳人现在很喜欢站在这海边上,一边放风筝,一边欣赏对面香港的楼景。这巨大的变化,都源于一条政策的变化,现在的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不会给任何偷渡人员发放身份证。

还需介绍一下,现在仍有二种特殊的偷渡现象在少量的发生,一种是外国人借道深圳向香港偷渡,大多数是东南亚国家与毒品有关的黑道人物,想把毒品用这种办法运进香港,现在是重点打击的对象。还有一种是从未遇到过的向深圳偷渡,一些稍晚了一点跑出去的人员,碰到了政策改变而无法取得正式身份,在香港处处碰壁混不下去了,偷渡回家,也有一些持有效证件过去非法打黑工的人,其中很多是做小姐的,因长期滞留香港证件过期失效,无法通过海关正当返回,只好选择坐船偷渡进入深圳,对这种现象,边防部队有时也是无可奈何,总不能把自己的同胞再赶回香港去吧,碰巧抓住了教育几天就放她们回家去吧!

深圳的现在繁荣及与香港相比较的低消费,刺激了很多已经在香港成家立业的当年逃港者回来买房及办厂,他们现在的身份是港商,过去的历史已经没人提起,眩耀的是今日的辉煌,金融风暴冲击的深圳楼价刚跌下去一点,今年忽的一下又窜了上来,统计局一查,仅上半年就有近5万套房子被持有香港身份证的人买走了,看来落叶总是要归根的!

Comments off

广西 德天瀑布 9小时山路,值得一去?

虽然南宁给我留下很差的印象,但是德天瀑布作为一个景点来说,还行吧。

南宁到德天瀑布的路不远只有200多公里,很多盘山路,因此,要开4个多小时。也就是说来回路上就要9个小时。

路上的风景还是不错的,整个广西道路两边的风景都类似于阳朔的馒头山,一座一座的小山包,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山上只能长一些低矮的灌木和小草,不能长树木,我在广西境内的3天多,都是阴霾天气,还下过一点小雨,旅游来说心情自然受到影响,车辆一进云南,马上放晴,天上的云好像都很近。

广西的省道是要收费的,不是说加了燃油税,就取消二级公里的收费?在中国旅游,不懂的事很多

 

德天瀑布前,对面就是越南和他们卖东西的房子

德天瀑布在中越边境上,只有中国方面有游客,收门票,越南方面基本没有人,当然也不搞什么公园,更没有门票。

德天瀑布最好的观赏方法是坐竹筏,门票连竹筏钱,一个人100元。对面的越南人划船过来卖东西

中越边境上越南方面的市场,完全是给中国游客准备的。这里就算出国了

来张艺术化的全景照,实际没有这么好看,越南方向好像在烧山

 

 

 

 

Comments off

南宁印象。差

这次从深圳出发去东南亚自驾游,第一站就是南宁,在南宁住了两天,然后去了德天瀑布。

我对南宁的印象很一般,整个广西的印象都不好,首先:南宁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太差,我到达以后,早上起来出去跑步,发现阴霾相当严重,100多米以外的楼房基本看不清楚,回来以后咳嗽了好几天,到云南以后才好,我在出城的高速路边就看到巨大的烟囱冒着烟,南宁其实没有什么工业,就不太明白为何污染如此严重。第二:穷山恶水出刁民。我从德天瀑布出来,按照google地图的指示,走了一条小路去云南富宁,开了20多公里,前面的一座桥被挖断了,说是在维修,必须回到德天瀑布,绕道100多公里才能出去,路上没有任何提示。其实那条河最多3米宽,搭一块铁板就可以让车通过,就是没人搭,你浪费2小时,绕100多公里,不是我们的事。联想起前几年,深圳去阳朔的路上,遇到留下买路钱的村民(用挖掘机把路挖一个坑,从旁边通过一次300元),只能说这里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第三: 在高速路上把道路堵死,必须绕过休息区的一个加油站,我仔细看了道路,前后20公里都没有任何维修的迹象,很明显是加油站故意让司机绕道,为了多赚点钱。这种事我只在广西遇到。

南宁没有什么可以玩的,就是去广西博物馆看看,然后去青秀山转转。一天足够了,多待一天就完全是浪费。

博物馆没有什么展览,展品很少,服务人员都在忙着玩手机或者打毛线,不去也罢。对面就是政协会堂,外表气派辉煌,不知里面有什么功能。

青秀山可以开车进去,可以看看热带植物,对于南方人来说,没有什么亮点。

南宁博物馆停车收费标准,不贵,但展品很少

青秀山上看热带植物,南方城市基本都能看到

 

Comments off

昆明滇池大小的变迁

滇池变迁图,虚线为远古滇池100米水深,实线为滇池现在最深11米水深

大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 )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对最后这几句用现代散文翻译: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蠕动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展翼的白鹤。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

这里的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在的昆明市是建立在一个昆明盆地的中央,而四周就是四座山:金马,碧鸡,蛇山和鹤山,而滇池就处于这四座山之间,频临昆明城。那么远古时代是不是有可能滇池曾经填满这篇名叫昆明盆地的地方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上网搜索,发现滇池的历史有340万年。数百万年前,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发生了一次次激烈的碰撞,地壳持续抬升,底层断裂下陷——伴随着地球的脉动,高原之境出现大大小小的盆地,水流泥沙顺势沉积,日积月累,遂成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其中,面积最大的那个淡水湖,就是滇池,根据碳14测定和古地磁资料分析,滇池的寿命已有340万年。

古滇池的边界到达哪里?上世纪以来,水利、地质、历史学家都对此进行过考证,目前最被公认的一种观点是——古代的滇池水面积约有1000平方公里,水深100米左右,库容800多亿立方米,古滇水域北起松华坝,南迄晋宁十里铺,据推测,当时水深可达100米左右。

340万年后,2011年初昆明市政府数据显示,滇池面积为310.235平方公里,库容量15.8亿立方米。 湖面面积不到古滇池的1/3, 蓄水量只有古滇池的2%。

舒展昆明盆地发展图,以百万年的时间跨度进行观察,古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形状跟现在差不多,但面积大大缩水,图中虚线就是湖水100米深时的古湖岸线,今天昆明市区均在昔日的古滇池之底部,后来因为昆明盆地处于新构造运动的上升区,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下降,湖水大量流出。

元代十二年(公元1275年),元代昆明长官赛典赤命人开挖海口河、清除鸡心滩、螺壳滩等险滩,疏通海口,让滇池水位降低,湖面缩小,开启了昆明城越长越大、滇池越缩越小的序幕。解放以后,又有1958年至1966年大修水利,上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这700年里,是滇池萎缩最快的时段,史料记载,滇池水位在唐宋时期约为海拔1890米,元代为1888.5米,明代为1888米,清代为1887.2米,现代约为1886.3米。清朝孙髯翁时期,大观楼还在滇池傍边,而现在已是内陆,只有一条小河相连。清朝末年法国人方苏雅的老照片中,蛇山脚下就是滇池的码头,而今蛇山和滇池之间有近20公里的陆地。松花坝这个昆明人的水源,以前是连接滇池的,而现在分别在昆明城的南北两端。

昆明西山上看滇池,最远处是昆明盆地周围的山,滇池水位下降,城市推进,海埂出现把滇池分为两半

(ZT)

古滇池既然有如此宽广的水域,那现在昆明市内的好多地方不都在滇池水里面了?确实如此,在今天昆明城中的一些地名中,我们都还能找到踪迹,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些与水有关的昆明地名来见证滇池的变迁。

桥(元代)得胜桥,原是云津码头

古滇池不但水质清澈,鱼肥景美,且水域宽广。今天的昆明市得胜桥头,高楼林立,车如流、人如织。但是早在元代,这里可是著名的昆明八景之一的“云津夜 市”。如今对于“云津夜市”知道的人寥寥无几,一位姓庞的老先生虽然听说过“云津夜市”,但具体在什么位置却不晓得。元代王升在《滇池赋》中说:“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这段文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年属滇池一角的云津码头从事航运的繁盛景象。由于滇池水位高,昆明南部大部分是水,在滇池中航行的船只可通过盘龙江常年航行到云津,由滇池沿岸晋宁、呈贡、昆明、海口等地驶来的大小船只满载着滇南、滇西各地的土特产、粮食,经滇池运抵都市昆明的云津码头。

坝(元代)西坝南坝,原是防洪工程

西坝在今昆明城西南部。因为古时滇池水位较高,每至雨季,湖水漫出,为防水患,明代初年,在市区之西筑一道土坝堵水,故名西坝,演变为地域名。南坝在昆明 城区南部,东临盘龙江,西抵黄瓜营,北至螺蛳湾,南迄马洒营一带。因元初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于市区之南筑堤坝,兴水利,堵洪水,故名南坝,演变为地域 名。

湖(明代)翠湖西路原有洗马河

洗马河原在今翠湖西路附近一带。翠湖古代是滇池的一个湖湾,被人称之为菜海子,后来因为滇池水位下降而自环成湖。洗马河就是从翠湖向西南流入滇池草海的小 河。此河明代以前尚在城外,明洪武年间建砖城时才围进城内。明朝初年沐英入滇,在今科技馆以北建“柳营”以牧马练兵,士卒常在河中饮马、洗马,遂名洗马 河。1949年前后填河筑路,尔后又在附近兴建农展馆(今科技宫)、图书馆等。

湾(元代前)潘家湾是滇池的湖湾

元代以前,潘家湾是西城外的一道滇池的湖湾,可以乘船打鱼,后因历代挖海口泄水,滇池水位下降后,逐步与草海分离,形成农田和菱角塘。鱼翅河、洗马河、护城河等经此流入草海。清初发展为村落。因住户中潘姓人家多,故名潘家湾。现为城内闹市区。

螺蛳湾,在东靠盘龙江,西近云南纺织厂,南接黄瓜营,北至环城南路一带。《五华区地名志》:“明代以前,螺蛳湾系滇池东岸的一个湖湾,巨螺遗壳遍地,故名。后逐渐发展为村落。”后因疏挖海口,滇池水位开始下降,螺蛳湾成为陆地。

房,在昆明城南二环南路西段西侧,现为陆地。历史上,此地也是水乡泽国,因为水面上往来的渔舟,常常泊船于房前屋后,故名船房。

明波(上世纪60年代),仍是“滇池水,浪打浪”

明波,现在城南二环西路与碧鸡路的交汇处,建有明波立交桥。可原来这里却是滇池之滨,因为明姓人家所居,曾经叫做明家地,又因为村居湖畔,波光明媚,所以 叫做明波。据一直居住于明波的杨老先生介绍,上世纪60年代的明波还可以摇舟湖中,撒网捕鱼,捕上的鲜鱼直接用湖水煮来吃,称为“活水煮活鱼”。那时的明 波,与“洪湖水,浪打浪”没有两样。

 

Comments off

云南昆明石林游玩吐槽

 

石林地图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是一个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晚古生代这里为滨海——浅海环境,沉积了上千米的石灰岩、白云岩,为形成本区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础。经受后期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成为陆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进行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类型多样的石林地貌景观。最早一期石林形成于2亿5千多万年前的早二叠世晚期,

云南石林。而最新一期还正在形成。其间经历了玄武岩和湖泊碎屑沉积的覆盖以及多次的抬升剥蚀。在独特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多期石林继承发展,相互叠置,层次分明。

以前在昆明住的时候,去过很多次石林,基本都是陪朋友去,这次来昆明又去了一次石林。感觉:

1:太贵了

2:服务和价格极其不成比例

门票175元,而且必须买25元/人的电瓶车票(不买车票,要走3公里到大门),电瓶车可以把游客从停车场拉到大门3公里,还可以拉游客在景区内转一圈大约3公里,也就是说总距离6公里,要收25元/人,基本是坐满才走,一车可以坐10人,一车跑6公里,要收250元,就算刨去个别时候坐不满就开车,利润高得比得上卖白粉。

说是门票包括石林和乃古石林,但是这两个地方距离很远,13公里,一天更本不够玩两个地方,所一般人都不去乃东石林。捆绑销售,卖给游客更本不要的东西。

石林里面主要景点就是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这几的地方都连在一起,更本不需要坐游览车,游览车沿着主路转一圈从大石林开去小石林,你会发现又回到原点,中间的景区比如万年灵芝,漫步从容等,中间有上下车的站牌,但是车不停,问:为何不停,答曰:你们已经在车上看过了,就不用过去看了?这逻辑!

我90年代初和2005年来这里旅游的时候,大巴车就停在石林湖边上,走上来就是大石林,看完就走过去小石林。整个景区玩好了也就是3-4个小时。根本没必要坐游览车。现在搞这么一出,而且还不允许下车。强悍。

我估计90%的游客去一次就再也不会去了,所以景区觉得狠狠地榨油一次,以后无所谓了。

我玩完大石林,坐游览车,被强迫拉到小石林以后,自己徒步3公里,去了漫步从容和万年灵芝,偌大的景区只有几个徒步的老外,没有一个中国游客,另外我发现这些地方有当地农民种植的蔬菜,难以想象国家地质公园里面居然还有农田,估计是和当地农民的征地问题没有解决,很可能这就是游览车不停这几个景区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想让游客去这些地方。搞坏农田谁负责呢?

万年灵芝附近有通往附近村庄的道路,用卫星地图可以找到入口,可以把车停到村子里,然后走路进去。我在万年灵芝那里徒步的时候,没有游客,感觉和美国布莱斯峡谷的Queen’s Garden徒步类似。远比大小石林景区好玩。

万年灵芝景区的一个通往附近村庄的门。 公园外面的风景更好。GPS Latitude 24 deg 48′ 40.86″ N GPS Longitude 103 deg 19′ 4.15″ E
游览车是不停的,不允许上下,必须自己徒步过来

 

石林万年灵芝景区里面的农民菜地

 

Comments off

昆明 虚宁庵 长虫山

昆明虚宁寺,位于北郊长虫山半山腰。先前是一个尼姑庵虚宁庵,经改扩建而成。 登长虫山,虚宁寺不失为一个小憩的去处。在寺庙里凭栏远眺,昆明城,滇池,西山睡美人尽收眼底。

我90年代初在昆明住的时候时常从昆明卷烟厂的后面登顶长虫山,但是那时候长虫山还没有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山上还有很多墓地,由于没有人看管,有盗墓的挖开墓地,阴森森的白骨就撒在路上,快到山顶的时候巨石嶙峋,不小心的话很容易扭伤脚踝。那时候的虚宁庵早已是一片废墟,这次我去长虫山,本来也想从昆明卷烟厂后面开车上山,但是被告知,春季干燥,封山,要到6月以后才开山。所以就绕道去了虚宁庵,发现这里已经经过改建,将来一定会成为昆明最大的寺庙的。

半山腰的虚宁庵和后面的长虫山顶峰

虚宁庵上看昆明市容,最高的是昆烟大厦

虚宁庵应该和圆通寺一样是佛道相融的寺庙

 

 

Comments off

昆明西山龙门自驾从猫猫箐上山

昆明西山KunmingXishan 古称碧鸡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区15公里,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

在滇池边的海埂公园就能坐索道或者坐车到达山脚下。从那里可以一直爬到龙门,龙门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说。由于龙门修建于西山近山顶的地方,我小时候就记得要爬很长的路才能到达。后来修建了索道,自然就轻松了很多。

西山后门

我从小到大去过多次龙门,大多数是从滇池傍边爬上去的,也有从西山森林公园大门沿着盘山道上去的,还陪亲戚坐缆车上去的,这次到昆明,我决定自驾车上去。

开车上龙门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标准的盘山路,但是现在已经不允许私家车上去了,(有关系的除外),另外一条路就是从后山的猫猫箐上去,(入口在西山风景区的大门高绕附近的村子,一开始要上一个大坡,然后就绕道后山了,沿着盘山公路上去,一路上经过一些小村子,有路卡登记,就说去农家乐吃饭),最后抵达西山的后门,那里5点半以后就没有人把守了,也就不需要买门票了,进入西山景区,就是从小石林,风景非常好,游客稀少,这里的海拔比龙门要高100米左右,在这里看滇池更加壮观。

昆明西山龙门

沿着石梯,可以抵达龙门,游览完龙门,还要远路返回。大门口有不少农家乐。

西山后门有很多农家乐,开车上去需要30分钟

Comments off

深圳阳台山穿越线路

点击看大图


路程大约8公里,爬升约400米,开始的一段就是阳台山的登山线路,修得非常完善,有石梯,路牌等等,到达山顶以后,要沿着人踩出来的线路下山,不过线路比较明显,一路上天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西丽水库,这样也不至于迷路,下山路上会经过一个非常像大象的石头,也就是下山路上的一半。整个线路大约3个小时。强度中等。即使夏天,由于一路上都有很厚的植被,人在树荫下走,会档掉不少炎热的夏季的阳光直射。途中有时有卖水的当地小贩可以补充水。
无需登山或徒步装备,一般旅游鞋就完全可以胜任了。

Comments off

« 上一页 Previous entries « 上一页 · 下一页 » Next entries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