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在自己的手上,而在别人的嘴里,冬游北京田义(宦官)墓

最近有朋友介绍给我一本旅游的书,上有介绍京西的法海寺和田义墓,我在北京已近三年,自以为去过的地方不少,但是还没有到过这两个地方,决定亲自前往考察。

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中提到的磨石口,现在叫做模式口。属于石景山区。昔日这里作为京西重镇,古道横贯东西,驼队不断。现在修通了五环路,交通非常方便。法海寺和田义墓就座落于此。

到达法海寺,不凑巧,正在维修,寺庙在一个山坳里,冬暖夏凉,对面的松树在这个冬季都郁郁葱葱,我这个外行都能看出这里的风水好。下到山来,就来到了田义墓。

田义,陕西华阴人,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自幼净身进宫,8岁那年便在宫中委以重任。服侍过3代皇帝,死后葬于此处(与一般的消失于泯泯世界的俗人相比,可谓是no pain, no gain.。以后高等级的宦官死后有的也葬于此。久而久之,形成现在的宦官墓群。后来有一个僧人为了保护田义墓,在墓地以东,建了座慈祥庵,寺僧为田义守墓。

墓地坐北朝南。进入墓地,首先是两座华表,华表正中为神道,华表以北的神道两旁有护墓文武大臣的石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石像以北为汉白玉棂星门,雕有 飞禽走兽。再北为三座砖石结构的碑亭,双檐歇山顶式,覆以黄色琉璃瓦。亭内有丰碑三座,镌刻着吏部尚书沈一贯撰写的墓碑铭以及万历皇帝写给田义的两道敕 谕。碑文至今丝毫未损,保存完好之程度,令人叹为观止。祠以北为石五供;其北为田义 墓。整个墓地,植以松柏,围以虎皮墙,给人以雍容华贵、古朴淡雅之感。可以说这里是一个清东陵,和明十三陵的缩写版,麻雀虽小,却五藏俱全。墓地里的碑刻经过400年保存完整,我在中国只在西安的碑林看过。

田义墓边有一个中国宦官博物馆,非常开眼界。中国的宦官大概有三千年历史,比封建社会的历史还要长一些。宫中只有皇帝是男性,女人成千上万,沟通和服侍他 们都得靠太监。皇帝肯定无法满足所有宫女的要求,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发生问题,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对食”。看到这个词,真是佩服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 准确,看到此,又想起其实美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总统府叫“白”宫,公园叫“黄”石,奇迹叫“大”峡谷,城市叫New(新)York,文盲都能起的名字。 呵呵。

无独有偶的是,宦官制度不仅在中国,也在其他古文明比如罗马,希腊都有,这是我所不知道的。

这个地方游人很少,门口都没有停车位,出门就是村子里的街道,如果一个人来,可以在精美的石雕,雄伟的建筑之间徜徉,不远处就是今日繁华的北京,肯定能感受到:昔日辉煌都将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