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鸡被狗赶上山了。广州帽峰山游记


据说是隋朝时期的古庙

九龙湖景区

北京有妙峰山,我去过很多次。广州有个帽峰山,还没有去过。不过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奇怪,为什么叫帽峰山?妙峰山叫起来多有文化,兼有涵养,又富韵律。这帽峰山,听起好像老帽儿,土得掉辗儿。不过人在广州,周边的山这个算是最近的了。

帽峰山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在白云区太和镇与良田镇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只有25公里。一大早,我按照计划先打车到动物园正门(北门)口的汽车总站,在那里搭乘246长途车去太和镇,行程大约1个小时,停了不下40个站。到达以后便依照攻略介绍的方法找了一个摩的,花了12元,开了大约15公里。我坐在后座,没有安全帽可戴,直接和自然零距离亲密接触,不多时便到达景区的门口。这时,另外一辆摩托车开上前来,开车的老伯问我要不要带上山。我说是来登山锻炼的,不需要。不过老伯说坐他的车不用买门票,可以省10元,而且可以直接带到古庙景区。从大门口到古庙景区没有什么风景,于是我换乘了老伯的摩托,直达古庙。

古庙据说是1000多年前隋代的遗迹,但是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且被当地人居住占用。我走进去看到里面放满了各种佛像,都是来烧香的人买来放在这的。这么多佛像,看上去简直像一个佛像商场,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地对于古迹的保障意识十分落后。一般的庙里面应该只有一个比较灵验的佛像,靠拜佛的人捐钱来盈利。像这种佛像商场似的的盈利模式,恐怕赚不了多少钱,而且没有延展性(scalability) 。如果里面全部都被放满,岂不是不能有新的收入了?

游览完了古庙,我便顺着路牌先到达九龙湖景区。这里游人不多,很多是开着私家车带着家人来的。经过九龙湖景区,车子便不能前行,必须徒步。从这里沿着山路上到顶,大约1.5公里。一路上,郁郁葱葱,植被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听说南方的冬天也是如此,而我习惯的北方的山一到冬天便露出狰狞的面孔,大多寸草不生,没有一点绿色,所以对于我这样喜欢户外的人,冬天在南方度过还是十分合适的。

一路上观赏风景,不多时便来到顶峰。帽峰山最高峰海拔534.9,比白云山高163米。环顾四周,周围聚集着20多座海拔200以上的山峰。山的海拔不算高,但每一座山峰都被植被覆盖,给人苍莽蓬勃的感觉。

下得山来,我打电话给摩托老伯,让他带我去不远的铜锣湾景区内游览。当然老伯有关系,门票10元免除,我给了老伯10元,他把我放在铜锣湾边上。在铜锣湾景区有一个路口,上去可以到休闲亭。但是这里不是帽峰山的主峰,而且路程不近,所以我便没有上去,而是沿着铜锣湾的湖边走了一圈。铜锣湾其实就是一个水坝形成的湖,水体很大,而且清澈。虽然有明显的禁止游泳的标示,还是有不少人在水中玩耍。我不禁想起自己在南方的童年时光,那时候也是放学和同学一起去不远的金殿水库游泳,周围的植物和眼前的很相象。这些年在北方,我很少在野外游泳,都是去游泳池,当然没法和水库相比。湖面就像一面明镜,倒映着后面的青山,湖光山色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

游览完铜锣湾景区,我又打电话给摩托老伯,他把我带到山下的一个农家院。当地的烧鸡在网络上口碑很好,据老伯说这家的烧鸡最好吃。我到达餐厅的时间较早,只有4点多钟,老板很热情。我要了一只烧鸡和一个青菜,不多时,老板出来,非常抱歉地告诉我:烧鸡没有啦,原因是仅有的两只鸡被狗追到山上去了。我听完哭笑不得,开玩笑地说:“这样吧,你把那只狗杀了,给我做个狗肉汤。这样我就可以鸡、狗都吃了。”老板连连摆手说,这只狗是用来看家护院的。


我心情很好,没与老板计较。让他换了一个煮的半只鸡,就着青菜,喝了一瓶冰镇的珠江啤酒。一天的劳顿,让啤酒的味道愈加的好。饭饱酒足,我来到路边等游
3路车。看到老板娘出来在路上招呼过路客,但时很多车过去都没有停下。我说:“老板娘,你的牌子位置不对,当过路的车辆看到你家店的牌子的时候,已经都过了店,他们想回来都没有距离刹车了。你要把牌子搬到前面20-30的地方。老板娘听了连连点头,便叫上她的丫头,两个人把招牌搬了20多米,后来又回来搬了好几块大石头。那石头很重,看着她俩弯着腰的背影,我想起了我在深圳开工厂的朋友的理论:客家女人很好,非常适合做老婆。她们不仅有着根深蒂固的伺候男人的理念,还能够吃苦耐劳。这些优点绝对是那些整天看《sex and city》的时尚现代女性无法比拟的。此情此景,证明我朋友的话是多么准确。

3的车大约30分钟一班,只要4元,不过路上停的站太多,加上堵车,30公里的路,开了近两个小时。回到城里,已经是华灯初上,下车以后,我打车回府。路经中山大道,两边闪烁的霓虹灯映照着繁华的市容。这样的景色和一天的乡村之行的淳朴与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让人觉得广州的魅力,让人疼也不是,爱也不是。


繁茂的植被

山顶上看周围很多低矮的山峰

铜锣湾景区

本来的烧鸡换成了煮鸡,老板说鸡被狗赶上山了,所以没有烧鸡

乡土气息

这一天在山里的交通工具就是它了

一条评论

  1. 回忆 said,

    18 8 月, 2008 @ 7:38 上午

    下周我也去转转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