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工资制的使用和创新

要点:
1: 传统的计件工资制
2: 创新和实践
3: 陷阱
总结:创新制度,避免陷阱,蓝白通吃。

1: 传统的计件工资制
a:确定员工完成某项工作(工序)的单位时间。
b:确定单位时间的工价(时间价值)
c:直接把员工的收入和完成工作(工序)的数量挂钩。
通常会找一个平均效率的员工,记录三次他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取一个平均值。计件工资是所有工资制最直接把结果和收入挂钩的制度,也是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员工积极性,同时提高整体公司效率的方法。
计件工资制主要用于产线员工,也就是常说的蓝领工。
在发放工资的时候,有很多变种,比如:保底薪水加计件工资,也就是如果计件收入大于保底,那么按照计件发放,乳沟计件工资低于保底薪水,那么安安走保底薪水发放。这样员工既有保底的收入,又有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实行这个制度以后,个人单个工序的效率至少提高30%。特别是对于中低层员工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也就是我常说的:发钱发到不好意思不好好干。或者说:一旦计件,员工的收入会大幅增加。

2: 创新
所有良药都有副作用,计件工资制也不例外,在大幅提高效率的同时,有几个问题:
a:员工只考虑数量,不考虑质量,质量下降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b:如果工作非标,比如两件产品不一样,那么员工希望两件产品分别计价,这样会给管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c:可能造成计件工序效率大幅提升,产线的不平衡
d:各个工序无法互相帮助,每个人只关注能赚钱的计件工作,其他任何工作不会去做。
e:内部返工,因为没有钱赚,没有人做
f:必须保证订单足够
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我在实践中对计件制做了一些创新:
a:在平均工价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百分比,比如30%,这样每个人会觉得收入将大幅上升,所以执行起来很容易。而且非标产品,也可以用比如比平均工价高一些的固定工价来解决,只要工作分配公平,员工就没有意见。
b:如果质量不合格,那么扣除一定数量,比如一个次品,扣除3个成品,但是这点就要求计件的工序的质量必须能用仪器或者肉眼判断,而且责任人非常容易鉴定。
c:先在效率最高的员工那里试点,让他拿到极高的工资收入,连续几个月,从而知道最高效率下的工时,和以这个效率能达到的最高收入(或者对公司来说的人力成本)
d:用最高收入推演最低收入(最慢的人的收入)
e:由于大家都看到实行计件以后,收入会大大提高,那么会自动要求加入这个计划。所以执行起来很容易。
f:只在合适的工序执行,比如: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责任,最后一道工序(保证拉动式生产的效果)或者,在两道计件工序之间,有几个其他工序,那么这两道计件工序的人会自动监督和压迫中间工序的人提高效率,等。

3: 陷阱
a:产线可能失去平衡,由于计件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可能计件的工序后面大量堆积
b:如果订单不够,员工可能产生抱怨
c:计件工资只能上涨,很难下降,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实行以前先做试点,搞清楚最高可能的员工的收入,然后再实行。

4: 对白领实施计件
计件工资制基本都是在产线工人,也就是“蓝领”那里实施的。不过既然可以大幅度提高“蓝领”员工的积极性,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大幅提高“白领”员工的积极性。由于白领的工作很难分解成为工序或者工作,也很难计算需要的工时。所以绝大多数公司都实行固定工时基本按照工作职责发放固定工资。由于工资不能直接与结果明显的挂钩,导致大多数公司的白领,人浮于事,效率地下。
要让白领不“白领”钱,可以使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可以把白领的工作看作是一个一个的项目,作为管理者,可以为这些项目撰写:项目单,把一个项目分成很多步骤,对于每一个步骤给出相应的价格,时间,质量,交付期的要求,让领单的白领按照上述项目单进行。按照步骤支付“计件”工资。同时可以实行:保底加计件的方法,当这个月完成的“项目”工资,高于基本工资的时候,就支付“项目”工资,否则,支付基本工资。
这个方法,虽然对于管理者来说工作量要大一些,但是对于整体效率的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好处。
我是极其推荐把员工的收入用简单,直接的方法和业绩挂钩的,最好在配合不太高的底薪。
只有这样,才能为员工,为公司创造最大限度的效率和利润。达到双赢的效果。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