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两个重要比例
1. 管理人员:直接生产人员:1:8
直接生产人员包括所有直接参与生产工作的一线员工:生产线,采购员,仓库,物料,出货,包装,搬运,质检等等
管理人员包括没有日定额的拉长(线长),财务,人力资源,经理,销售,客服等等
一个最小的只接单的制造业工厂都会有最少3个管理人员:拉长(工头),老板(通常兼职采购,销售和财务),副老板(或者老板娘,通常兼职出纳)
一个基本不需要现场指导的流水线线,每30个工人,需要配一个完全不参与生产的拉长,处理来料,质量,产能匹配,产线平衡,5s管理,月度评比,加班或者请加审批等等杂事。如果订制化程度高,那么可能5-10个工人就需要一个拉长。
小企业可能会一个人身兼数职业。比如老板兼职财务,销售,采购,工头兼职人力资源,拉长兼职质量控制等等。但是管理人员: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1:8基本不变。
小型企业的老板都是主要抓采购和销售。采购是公司唯一能够花钱的部门,而这个里面的油水很大,而销售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抓住一进一出的两个口子,剩下的基本都是细节。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主要卖的是人工和创新,比如订制化产品,人力成本占全部成本的70%以上,那么老板主要抓的就是销售和生产效率了。而把10%的采购成本交给别人去办理。
财务和出纳是要分开的,一个小老板通常会请一个信得过的人(家人,甚至是老婆)当出纳员,自己当财务,同时请一个兼职的财务公司处理税务,工商,等杂事。财务和出纳一定要分离。也就是审批的人和汇款的人必须是两个人。或者说从拿着公司公章(老板本人)的和支付各种费用的操作人员(出纳员)必须是两个人。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想想就明白了。
2. 直接成本:出厂价:零售价:1:2:4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生产线工人(fully loaded)成本,就是包含加班费,奖金,各种社保福利,吃住补贴,年终奖等成本,这个成本通车算出来要比很多人想象的大很多。成本基本上比一个一线工人到手收入高30%以上。比如一个工人的到手收入是每月5000元,而公司实际支出的人工成本是6500元。直接人工成本也包括了1里面提到的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采购,仓库,拉长等等。
直接材料成本包括生产需要的所有材料费用,甚至返工的费用。只包括直接材料,包括包装盒的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加上直接材料成本就是直接成本。很多人把直接成本误解为所有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加上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包括了:场地租金,水电气,运输,机器折旧,部分非生产性人员成本(财务,销售,客服)
出厂价就是生产的直接成本加间接成本加利润。
一般产品的销售是通过渠道商的,也就是出厂价给渠道商,再由渠道商销售给最终客户,那么渠道商的利润加上自己的各种广告费用导致最后的零售价是出厂价的两倍。
一些直销的企业,比如网上直销,就是自己当渠道商,而把这部分利润留给了自己。当然也需要花销售和广告的成本。
零售价(4) 出厂价(2) 直接成本(1)
出厂价 直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渠道商成本 间接成本(场地租赁,水电气,机器折旧,运输等) 直接物料成本(广告,仓储等)
渠道商利润 生产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