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提出的“磨洋工”的问题及其原因,我的解决方法和案例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开篇就提出工人“磨洋工”的问题,引出科学管理的方法才是解决“磨洋工”的唯一途径。他认为“磨洋工”的三个原因工人的抵触情绪,是工人认为:
1: 如果工作提高效率,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被解雇而失去工作。
2: 实施计件制,如果做得多,那么管理层将会减少单价,导致干得多,但收入却没有线性增长。
3: 工人没有动力提高效率,会按照自己理解而且已经实行多年的方法做事,但这种做事的方式是不科学,不合理,还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间。

我在多年的工厂管理实践中,对以上三个问题深有感触。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也尝试了很多办法。总结起来,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方法分别是:
1: 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先提高工作总量。订单多,才提高效率。没有更多的工作量,就不要轻易的提高工作效率。要完成多余的工作量,那么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延长工作时间,要么提高工作效率。我通常会尽量采用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而把效率提升而完成的多出既定标准的工作量,作为绩效奖金发放给工人,使工人有充足的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工作量,从而达到效率最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在工作时间内的工作量非常饱和,就大大减少了无效的看手机,聊天等浪费时间的事情,这样劳动纪律大大加强,所以管理这些无效事物而产生的管理费用大大降低。车间里充满了你追我赶的“正能量”。
2: 提高效率的方法来自于多个方向,我把这些方法分为两个方面:系统效率提高和工人积极性提高。比如:使用新的工具,高效的机器,自动化,新的流程等,这些提高都属于系统效率提高,于工人本人的积极性毫无关系,而主要靠公司的投资,那么这些效率的提高的利润,工人能分到的部分就比较低,甚至没有。如果效率提高主要或者全部来自于工人自己的积极性,甚至包括管理层更多的培训,甚至通过改善工人的操作动作,使用标准操作方法等,那么这些效率的提高的利润,员工能分到的部分就极高,甚至可以固定计件制的单价,让员工获得100%的回报。
3: 我注意到绝大多数的工厂由于一线操作员工的流动性很高(珠三角地区的一线员工年流失率在50%以上),导致工厂对于一线操作工的培训非常薄弱,很多“最好”的工作方法没有得到传承。对于留下来的员工,绝大多数也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操作,导致了大量的效率的浪费。我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主要是以下几点:
a:在试用期长,通常是3个月而不是通常的1个月,而且生产效率和质量必须达到已经转正的初级正式员工的水平,达不到的,很快的淘汰不合格,包括劳动纪律差,不服管教,学习能力不强,赚钱动力不高等的工人。这样留下来的工人都是高效,高质量,有动力,服管教,未来可以训练成为专业工人的人。
b:对于留下来的工人,长期给予绩效奖金,保持高于市场30%的到手收入。
c:拆分工作,让工作越来越细化,每个工人只专心做一件事。
d:用动作分析,标准工时等科学的方法,不断的改善这项工作,提高效率。
由于长期坚持上这些方法,让一群非常稳定,同时积极性高涨的员工,每个人都针对一件非常小的工作,不断的改善,不断的提高,而他们也知道改善和提高以后带来的收益,他们讲会获得绝大部分,甚至是100%(计件制下的单价不变),这样员工就会有极大的动力不断的提高,而公司/工厂/股东就在员工积极参与的改善和提高中,“不经意”的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浪费,赚到了利润。

案例:
工作小组1在这个工段的工序,每个工作日(9小时)的定额,超出定额的工作单价如下:

为了提高效率,工厂计划提高某工作小组9小时的日产量从13到15个。
可以选择的办法是:
1: 延长工作到10.4小时/工作日(和现在相同的工作效率),给员工按照增加的工作时间发放加班费,或者:
2: 按照单价(计件制)给员工发放超产奖励,但是不规定工作时间,做完就回家。

工厂采用了方法2。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小组必须延长工作时间才能完成定额。由于超产奖金与加班时间没有关系,所以小组成员自然就有很强的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这时候管理层出面通过不断的改善工装夹具,去除不必要的动作,降低返工等措施,帮组员工提高效率,员工积极参与改善计划,改善措施很快的得到了实施。所以没多久,工作时间又降低到了每日9小时。 这就是相当于日工作效率提高了15% (2/13),而不需要延长工作时间,而多赚了绩效奖金。这个制度下,所有效率提高带来好处,员工全部获得了,那么员工参与效率提高的积极性全部激发出来。

所有工人提高效率完成工作的事情,工厂/公司都不会亏本,必然是双赢的结果。这就好比经济学中的自由交易,最后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社会总财富的不断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赚什么钱呢?答案是:单位时间单位产出的公摊成本降低了。比如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加班费,机器耗损,电费等等。由于这个班次只工作9小时,所有的耗损也就只有9小时,比原来计划的10.4小时工作时间减少了15%,所有的这些与工作时间有关的公摊成本都降下来了。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最基本的假设就是:“经纪人”假设,翻成易懂的文字就是:普通一线操作工人的基本诉求是什么:
在最短的工作时间内赚最多的工钱。
我一直坚信:总经理要算大帐,要使用奖金作为激励的手段,从工人的角度为他们着想:不断的让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在最短的工作时间内赚最多的工钱的愿望。同时,降低公摊的成本,实现工人和公司的双赢。
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赞同泰勒的。 那就是提高效率是唯一让公司和员工双赢的方法,而科学管理是实现这个双赢目标的唯一手段。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