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为梦想压上所有拼死一搏的人都值得尊敬
80年代改变人生的奋力一跃
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刚恢复高考,文革停考十年的学子集中在头几届考大学,由于大学容量有限,考生人数众多,开始的时候大学的录取率只有4%,名牌大学的录取率只有1%。也就是100个考生中只有4个人能进入大学,只有1个能进入名校。可谓百里挑一。进入80年代,随着招生人数的提高,录取率慢慢爬升,但整个80年代,录取率也只有报考人数的20%,而报考人数只有适龄考生(出生人数约2500万,报考人数约200万)的10%。所以能考上大学的比例只有适龄考生的2%。由于国家以计划经济为主,而大学毕业包分配,那么考上大学也就成为进入体制的保证。所以考上大学就是阶层上升的唯一通道。
我进入初中以后,父母就不停的讲述高考的重要性,在晚餐餐桌上除了工作的事,就是讨论单位里谁家的孩子高考没考上,参加补习班,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等等。
中学期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件事。1:对面楼二楼的一个孩子每天晚上都在灯下学习到深夜。我每次偷懒不好好学,父母都会说:你看内谁谁(对面的那个孩子)还在学习,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西安交大。2: 有个孩子连续6年没考上大学,也连续补习了6年,第7年终于考上了本地的一个普通大学,算是圆了大学得梦想。这个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回到父母的单位顶了父母退休后的职位,现在也是国家级大型单位的中层领导。所以6年的复读,心血没有白花,也算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10年代的普惠教育
这些年高考的报名和录取人数也年年上涨,2018年全国适龄考生约1700万,高考报考人数975万,录取了791万,录取率高达81%,高考早已不是选拔人中龙凤,百里挑一的制度,而是一个普惠教育的过程,但是在报考的考生中依然有19%的人没有考上大学或者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其中部分人走上了复读的道路。
高考制度虽然遭到很多人的吐槽,但是高考的唯分数论是一项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标准单一而且明确,公平而且公正的选拔制度。结果科学,可以重复和验证。也就是如果一个人高考失利,再复读,极大的可能,复读以后的第二次考试在考生中的排名依然很低。高考的分数线其实是一个动态平衡,能不能录取,不是你的成绩,而是你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这个排名是很难通过一年的补习,而提高的。
那些送孩子去毛坦厂复读的家长,明明知道投入巨大的时间和金钱,牺牲一年的时间,很大的可能性依然考不上大学,或者只能勉强进入一个最差的学校。但是为了梦想,或者为了改变人生,或者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压上了所有,拼死一搏,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为他们鼓掌加油。
名牌大学本科学生都是什么样的?
也许毛坦厂的复读生从来没有想过能考上前2所大学。
前2所大学的本科学子,典型的学生的背景是这样的:一二三线(最少是不发达地区省会,发达地区中等偏上城市)中产阶级和以上家庭的孩子。父母一方受过大学的教育(部分还是很好的学校,比如欧美名校留学,国内985),家庭一方从事公务员、教授,企业高管,自营技术企业之类的工作。这些城市最好的高中毕业,绝大部分有业余爱好,比如音乐,球类,业余爱好获得过全国至少是省内比赛的奖项。有的在全国某类比赛有名次:比如奥数,化学竞赛等。大部分人上大学前已经知道毕业后的道路,比如考哪个学校研究生,是否留学或者去哪个城市工作,等等。
前2所大学毕业后大概率事件是在核心城市,一线,最不济也是父母关系强硬的二线城市的各个领域。这一切的核心都来自于父母的三观。而不是学校的知识。名校的学位只是进入这些岗位的敲门砖。但是没有这个学位,就没了进门的钥匙。
高考的意义
高考是一项已经被验证可以考察一个人勤奋,智商 世界观,个人野心等等的课验证可重复的科学计量方法。其他的任何标准都如同气功。中医,信则灵,不信不灵。
高考对于我真正教育意义不是高考本身,甚至不是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做事和努力的方式。如果人生的某几次关键时刻,都能像高考一样,压上所有,奋力一搏,大概率是可以登上巅峰。可惜的是,绝大部分人除了高考,再也没有这么努力。大学毕业典礼也许就是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