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和稳定的利润率
某集团1万人,在广西苍梧,广东河源,广东东莞,菲利宾都有工厂。主要产品是给麦当劳生产塑料玩具。
通过和周围的人聊天,我很快就发现:公司不赚钱(公司的股票已经20年不涨了),股东不赚钱(净利润只有销售额的1%),员工不赚钱(都是在边远地区,以当地最低工资为基础的时薪制员工占全体员工的90%,算高收入的年薪制的经理不到全体员工的0.5%),整个行业不赚钱(无论是我们还是其他竞争工厂,利润率之低超过想象,完全靠精细的管理和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地区赚取人工费的差价),似乎做这个行业似乎是完全是一种社会福利,就是为了给员工发工资(虽然很低,但是早就了大量的就业),给地方政府交社保和税费(地方政府非常欢迎这类造就大量就业的公司),给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总之,公司上下(股东,老板,工人,职员)似乎没有人赚钱。
经过观察,最后终于发现只有一种人赚了。就是在这里工作的公司管理人员,(占总员工人数不到0.5%的年薪制的员工),他们赚钱其实不是赚的工资,而是赚了工资以后,投入来珠三角的房地产,这些年房地产价格飞涨,导致买了房子的管理人员资产很大。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赚了的,也有一定比例的管理人员没有买在珠三角,而是回老家等地买房,这些人资产就和一线城市的人差别很大了。
我看到的一个闭环就是:
- 打工赚钱,最好是高收入的年薪制度。低收入和时薪员工都是不行的。
- 投入人口流入地区(比如珠三角)的房地产(红本商品房,甚至是小产权)
- 由于增值很快,把增值部分套出来,再次投入房地产
- 每个上涨周期,重复上面3步
和公司内部人士聊天,发现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有6-7家,有上市公司,有私人老板,开厂的地方也很多,在清远,重庆,东南亚开工厂,每个人的运营理念不同,手段不同,但有一个核心点:
有没有自有厂房成为公司资产的唯一衡量指标。
自有厂房的公司还有一些资产。自有厂房的工厂,干死干活这些年,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几栋厂房。实际上公司运营根本不赚钱。
租厂房的都是只剩下一堆库存,破旧机器,等着拿补偿的员工。
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率经过市场长期的发展,已经非常稳定了,一定是低到了让新的进入者犯不上进入,又让前几名不愿意轻易放低的鸡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