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4 月, 2019 at 3:13 上午
· Filed under 人生感言
这几天整理照片,看到一张2006年饭局的合影。时光飞驰,一转眼13年过去了。这张照片里的人都沿着自己的道路走完了一半,目前主要分为以下这几种:
1: 大老板。 年销售超过10亿,1000多人的工厂的创始人。自己的生活是不愁的,车和吃基本全部公司走账,但是大公司财务很严,而且为了以后上市,要拿现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买不了深圳湾一号豪宅,拿不出首付。常看上去平还没有公司的一般员工富裕。他们开这个厂已经20年了,从一开始到现在基本都是这样子,厂子的利润全图再投入公司,所有的资产都在公司里面,什么时候才能把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呢?老总说:也许等公司上市的几年后吧。
2: 小老板。有几十上百人的公司。这么多年,利润有时好有时坏,公司有时人多有时人少。现金流当然是充分的,但是员工,场地租金,各种费用也是刚需,而且国家说了,员工收入要连年涨。反正公司就是自己的,账上拿些钱到自己的账户上是可以的,但自己住的房子早已抵押给了银行。这几年,人工费上涨厉害,公司元老都等着分红,很多时候产品的价格也涨不上去,厂子里面值钱的都是固定资产,比如机器和库存,这些东西,如果公司倒闭,不值几文。但都是花了自己真金白银的。有时候也很焦虑。一次大环境不好,也就直接倒闭了。遣散员工要给钱,房子抵押给银行要赎回,这些都是固定的花销。卖掉厂子里的机器和库存,都不一定够。也就是这么多年打拼,如果不能上市,最后就是为员工发了工资,为国家交了税款,自己也没落下啥。
3: 金领。早年回国的,赶上国家发展,都在高处占上了位置,到手一年税后200个是有的。家里大都有一套或者两套一线的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出去。这个收入孩子可以上国际学校的,每年全家可以去瑞士滑雪,美国购物,出门可以头等舱。但是很多都是50多,年龄大了,马上也要面临退休的问题。如果退休,要维持这种生活是不太可能的。大概率是手停嘴停,一旦不干了,被动收入是不可能赶上消费的,必须要消费降级,好在孩子基本都已经上大学了,过几年也可以自立。只要自己控制花销,后半辈子活着是没有问题的。
4: 囤房的。如果10年前开始购入一线的商品房,这些人资产是很大的,半个小目标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资产都是银行认可的。所谓银行认可就是拿去银行马上可以换到真金白银。但这些人往往都有很大的银行贷款,每月要还的银行贷款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虽然身价不菲,早已过了很多人心目中的财务自由的数字,但有的还在上班,赚还贷款的现金流。也有的已经变成了职业投资人,不停的奔波于银行,房客,中介,看房现场之间。他们的愿望就是过些年,卖掉手上的一两套房子,还掉部分银行贷款,上手上的现金流变成正数,就可以退休养老了。收个租也要不了多少时间。但是这些人早已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而且深入骨髓。有的天天一双趿拉板儿,连一辆像样点的车都没有。家里的那位抱怨不停。
我说的这些人可都是金字塔尖上的那一部分人,远远离开大众的生活,但是这些人在生活中,也看不出比你我普通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生活还比普通人节俭。
厂里的普通工人,如果一个月拼命加班的话也能拿到1万块·,绩效奖金部分是发现金的,这样就可以自己留存不需要交给老婆。有的拿到现金以后马上去买了一份彩票和一包芙蓉王,蹲在门口大口大口的抽起来,彩票当然是永远中不了的,口中愤愤不平的骂了几句,然后露出一丝快乐的微笑:老子的这根烟是砖石的!
快乐就是用老婆不知道的钱买包芙蓉王,蹲在地上抽到爽。
Permalink
1 4 月, 2019 at 4:16 下午
· Filed under 人生感言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选对城市。
现代基因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世界各地的人类都是6万年前非洲走出来的智人的后裔。
华夏子孙在历史上有记录的大规模的迁移有:
0: 有猜想称我们华夏名族的祖先华夏族就是从埃及尼罗河迁移过来的,大禹治水其实就是治理尼罗河,夏朝的传说其实是发生在古埃及。
1: 秦始皇时期赵陀的军队(有说五十万,有说十五万。为了运输补给修建了灵渠,说明人数众多,后勤补给需求大)南下岭南,秦国灭亡以后没有回去,建立了南粤国。
2: 唐朝时期安史之乱后,唐朝子民从西北地区迁移至长江下游地区。
3: 北宋灭亡后,都城从中原开封迁都到临安(现在西湖边上的杭州)
4: 明末清初,郑成功带领的子民迁移到台湾,以及平定后,大规模的迁移至台湾开荒。
5: 清初的湖广人入蜀(四川)。
6: 清朝时期,山海关内的长城内的汉人北上闯关东。
7 清朝后期,以闽粤地区为主的华人,下海创南洋。
8: 近代,国民党迁移至台湾,上海人迁移至香港
9: 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后来的回城。
1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户口制度的逐步开放,中国人的迁移更加频繁。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内地欠发达地区向发达的沿海地区迁移。
华夏子孙也一直在路上。历史上的各次迁移,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争,政权更替的被迫之举。进入现代的所有大迁移,都是由于国人为了争取更好的生活,自愿自发的迁移。
我们如果在百年后回头看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十年,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的迁移,迁移的数量超过10亿人,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
中国的城市化率,在1982年是20%,2000年时是35%,2016年已经达到57.35%,2018年接近60%。中国城市化率未来必然会向70%-80%提升,比例的提高来自于两个方面:
1: 农村人口的持续减少。(新出生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老人逐渐去世)。
2: 乡镇的人口继续向城市迁移。
3: 小城市人口继续向大城市,核心城市迁移。
迁移力是一个人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放弃原生的家乡,迁移到有发展的地区的能力。它包含两层意思:
自身对于新的环境的适应能力(能不能),
对于趋势的把控能力(愿不愿)。
历史上华夏民族从来不缺乏迁移力。改革开放后去除户籍制度的压制后,迁移力更是被释放出来的。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选对城市。
能选一线就不选二线,能选二线不选三线,不能选,只能在老家带着的,属于无奈之举。
选择出国移民的,大概率自己这辈子是牺牲掉了,也许下一代能融入,也许不能,也许两三代以后再移民回中国。
一线城市现在的政策是拼命的关上大门,把人口驱赶去其他地方,这个政策能持续多久,是很难预料的,没有人,就没有经济,就没有发展,无论有多么好的初衷,都无法解决地方政府财政的硬约束。要想财政情况好,必须有源源不断流入的人口。
中国的人口增长的趋势很快就会逆转,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乡镇的经济必然日落西山,只有大城市的光怪陆离里才能上演“欢乐颂“,小镇上只有麦子地里干活的虎妞。
既然看清楚了趋势,最好就是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到趋势要去的地方。占上坑。
男人的奋斗是让年迈的父母去医疗条件最好的大城市的大平层里养老,而不是买辆二手奔驰回村里相亲。
Permalink
25 3 月, 2019 at 4:22 下午
· Filed under 人生感言
我哥们,麻省理工博士,国内最好大学副教授,月到手1.2万。
我工人:小学4年级,月到手1.3万。
场景1:
当年,我刚到美国留学,英语口语很差。第一次到学校实验室,见到一个台湾来的同学,能用中文沟通,简直就像见到救世主。哥们也很豪爽,停下手上的编程,说带我去开心一下。我们去了他在Dinkytown的出租房,他开出来一辆Audi。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关车门的砰砰的声音,那个声音就好比加了压力的香槟酒开瓶的那个声音。密封做的真好啊。德国质量!
我们去了北部的一个赌场玩,吃了海鲜自助餐,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雪,车内的广播播放着Mariah Carey的歌曲,路上他困得不行,就把车停在高速公路休息区,说:我睡会儿,你开吧。
我憋了很久,说:哥们,我从来没开过车,但是,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上高速试试,请问加油是踩哪里?
场景2:
他硕士毕业后,在本地一家软件公司找到工作,并在公司不远的地方租了房子。有一次叫我去吃饭,说他父母和姐姐从台湾来看他,我没有车,他来接我,去到一个香港姐妹开的中餐厅吃饭,席间,他父母说他们已经移民上海了,并在上海郊区买了一些土地,做了围墙,想在里面盖自己的房子。并给我看了土地的照片。吃完饭,送我回来的路上,他一直说:土,审美一塌糊涂,瞧那个牌坊。
场景3:
几年后,他换工作去了波士顿,然后去了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我博士毕业,父母来看我,我带他们去波士顿旅游,找到他,一起吃饭,我父亲激动得一定要和他握手,说:就想见见麻省理工的博士长啥样。
场景4:
10年前,他已经博士毕业,来到国内这所最好的大学任教。我去他的办公室看望他,他已经当上了副教授。就住在学校东门口的XX嘉园。租了一套房子,一个老婆,两个学龄孩子。我问:你到手多少钱?7000多。你房租多少?1.2万。老婆呢?在家家庭主妇,并教两个孩子。孩子呢?home school家庭教育。不上学。
走到门口,我问:你钱够吗?
没事,我母亲去世了,留下一些钱给我。
我默默的走了。
场景5:
5年前,他来深圳,我开车带他去华强北参观某创业公司,路上很堵车,天气很热,我淡淡的说:其实你来这边随便找一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当个教授,事情不多,每月到手有近3万,你出去外面挂名,当个独立董事啥的,每月搞个3-5万是毫无疑问的啊。
哥们说:我也不是没见过钱,我的目的是赚钱吗?我希望能改变这里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能学到一点真的本事。哪能这样唯利是图。
我不语。
2019了,据说他每个月到手能有1.2万了,也从XX嘉园搬走了,租了附近一个更便宜的房子。老婆依然在家教着两个孩子。
Permalink
23 10 月, 2017 at 8:38 上午
· Filed under 人生感言
小时候练习书法的时候写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取自唐朝韩愈的《进学解》. 大概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随大流。
中国的道家思想和西方的青教徒都极力推荐勤奋。中国就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鼓励勤奋的成语。
但是,光有勤奋是不够的,甚至勤奋远远没有选择重要。这是因为:
1: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风口的力量远超个人的力量。
2: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顺应聚集才是顺应时代。
世界社会在工业化时代前的几千年,发展是十分缓慢的。偶尔出现大的变革,往往都是伴随着改朝换代的革命,对于个体来说,即使看到这种趋势,也无能为力。而21世纪以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的变革速度变得极快。在新兴领域,比如互联网,工业自动化等,几乎是10年就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样快的变革中,个人看清楚大势,做风口上的猪,就是选择远比勤奋重要。
21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两件大事是:1:科技的进步。2:中国的城市化。如果按照这个定义,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然要做的就是在中国的核心城市,从事科技事业。
1: 选择国家。
无论留学与否,人生工作的这几十年,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国家。
对比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中国这四个可能的选择:
美国消费市场巨大,人均收入高,经济增长能够保持在2-3%,在科技创新和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个人消费领域有不少的机会。而且地域辽阔,移民众多,是可以创业,也可以生活的地方。但是美国是个开放的社会,世界各地的精英很多都来到美国发展,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法律制度完善,很难有超过平均利润的机会。
欧洲是昨日黄花,虽然西欧的少数几个国家,德国,瑞士还能保持很长时间的高水平的生活,但是大多数国家的近况堪忧:人口老化,白种人出生率太低,靠近中东地区,导致大量穆斯林移民,过度的福利社会,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导致哪个种族人口多,就有发言权,加上单个国家太小,虽有欧盟,但是各个国家发展极度不平衡,种族太多,历史问题很多,社会发展极其缓慢,年均0-1%的增长率。不仅机会少,而且主流社会并不包容和开放,非常不适合发展。
从人类迁移的历史角度看,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其实都是人类走出非洲的道路上最后几个被人类征服的地区,其实这个过程现在还未结束。人类还没有覆盖这两块土地。两国的特点都是地广人稀,都是前英国殖民地,由于西方工业化的领先优势,两国人均生活水平都很高。而且都采取了宽松的移民制度,两国的人均收入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但是由于人口太少,市场很小,加上人口密度太低,在当今社会这种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格局下,逐渐失去发展的动力。也就是两国都适合于退休养老,不适合于工作和发展。
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两件事在中国同时发生。1:科技进步。2:城市化。加上中国世界第一的人口基数,超过30年的高速发展,高效的政府结构,勤奋好学的人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未来30年,甚至更远,很多机会会在中国涌现。目前来看,中国还有不少问题,但是未来发展是肯定的,各种事情一定会向好的方向高速发展,在发展中,各种问题会得到解决。
所以作为个人,最好的选择就是:要么选择在美国的东西海岸从事高科技,要么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从事高科技。
2:选择地区
过去的4百年,由于海权的兴起,几乎所有发达地区全部在海边,美国的纽约,湾区,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日本的东京等。如果看澳大利亚就更加明显,所有城市都沿着海岸线建立。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城市都沿着江河湖海建立,而改革开放的这30年来,沿海地区的海权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大的经济圈。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发达地区,东北,西北都在这场长跑中逐渐落伍。
未来的社会发展,海权的优势将会逐渐减弱,科技创新将会逐渐发展,但是路权,比如通往东南亚,和欧洲的铁路和道路,除非科技发生重大变化,比如马斯克的真空高铁或者成本低廉的个人飞行器的出现,否则海权很难被路权所动摇。但科技的发展会逐渐取代部分海权。
所谓科技无外乎就是人的智慧的聚集和碰撞,这种竞争的优势一定是发生在人口密度很大,人口素质很高的大型城市,比如当今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而这种聚集的优势,就如滚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优势一旦形成,会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除非巨大的外力,比如战争的破坏。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交通,通讯发达带来的结果,并不是人口向不发达地区的田园迁移,反而是人口向核心城市聚集,人口只有在高密度,高频率碰撞的前提下,科技创新才有可能。这个趋势在过去几十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显现,比如纽约,美国湾区,日本东京等地。未来中国也必然走同样的道路,即:人口继续向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聚集。
而且这几个地区已经有效的利用了自己的先发优势,在科技创新上大力投入,加上已有的海权优势,可以遇见未来的几十年,还将引领中国的发展。
寻找发展的人口必然还将向这几个地区聚集。人口的密度很可能超过人们的想象。
Permalink
10 10 月, 2017 at 8:19 上午
· Filed under 个人理财, 人生感言
我是在西安读的大学,西安夏天很热,那时候西瓜都是在露天西瓜摊上面摆着卖的。
吃西瓜,当然要挑红的,甜的。如果买一个西瓜,没办法看里面,如何挑选呢?
1:西瓜摊的老板都会摆上一两块切开的西瓜,让顾客看到里面通红的西瓜。
2:很多人只买一块吃完,西瓜皮就丢在傍边的竹篓子里面。
我在同学中是小有名气的挑西瓜高手,只要我去挑,基本上都能挑到红的,甜的西瓜。
其实我根本没有挑西瓜的本事。我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利用概率。办法是:
1: 看竹篓子里面的西瓜皮
2: 看正吃瓜群众手上的西瓜
只要这两个地方的西瓜是红的,那么在卖的西瓜是红的几率就很大。红基本等于甜。
这时候我就可以拿着西瓜拍来拍去,炫耀一下挑瓜技巧,最后挑一个长得帅的,又大又园的西瓜。
其实,投资也是一样。
1: 在一个信息公开的市场,永远不要认为你比别人都能找到更好的投资。
2: 只有满地是红色西瓜皮的时候(傻瓜都能赚钱的时候),你才能赚钱。
Permalink
10 10 月, 2017 at 7:22 上午
· Filed under 人生感言
债对于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以前电影里面就有某农户欠了地主的债,不得不长期在地主家当长工的例子。总之,就是欠债越少越好。这种农业时代的老旧思维,在现代信息和工业社会早就过时了,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资产投资回报膨胀,远大于收入增加的时代,通过债务控制优质的资产,在通过资产的升值,债务的贬值,获得收益,成为一个人财富的主要来源。
1. 债是人字边加一个责,就是人要负责。责任是一个成年人一生必须面对的东西。很多人不愿意欠债的主要原因是不想承担责任。
2. 债,是杠杆。优良的债务是抵御通货膨胀和实现财产增值的利器。没有低息债务,就无法抵御高涨的通胀。
3. 即使现在大多数城市里的居民已经可以通过买房贷款,来借债,通过信用和信用卡来消费借债,但是国人的债务/资产比依然很低。大多数人低于50%。
4. 直到2000年,多数中国人还是没有任何欠债的渠道。
5. 房贷和孩子都是优良的债务。
绝大多数人的债务/资产比只有在买首套房的时候,才能达到70%,以后就再也不可能接近这个值。甚至买过多套房子以后,连50%都很难达到。加上限购,现金流等约束条件,很多人的资产到了3,4千万就很难突破了。
另外,过去30年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绝大多数人的孩子只有一个。
可以说,限购限贷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大多数人的债务/资产比很低,无法利用杠杠,实现快速的致富。
1: 购买房产,买的不是房子,而是房贷。
稍微有一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在一个资产价格由于人口聚集和通货膨胀不断上涨,负债由于通胀不断被稀释的市场,最好的致富方法就是欠债,越多越好。
只要掏出30%的首付,就能获得70%的贷款,而控制100%的标的。21世纪上半段,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两件事情,一个是中国城市化,另一个是科技的革命。 中国城市化:人口的向大城市的聚集,导致的住房需求激增,房价一飞冲天。而通货膨胀和收入增加,导致贷款的数额相对于收入不断被稀释,资产不断增值,而负债不断贬值就是房东富裕的根本原因。
一套一线城市1000万的房子,首付300万,贷款700万。负债/资产比:70%
5年后,房子1500万,余下650万,负债/资产比只有:43%。
由于一线城市房子限购,第二套1000万的房子,需要首付700万,只能贷款300万,负债/资产比:30%。加上第一套房子,两套房子,最多50%。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升值,负债实际数值的减少和通货膨胀带来的减少,负债/资产比都将迅速下降。
通常在偿还房贷几年后,通过过桥贷款还清贷款,俗称截断,再通过红本抵押的贷款,也只能贷到评估价的70%,而评估价只有市场价的90%,也就是贷款最多只能贷到资产的63%。负债/资产比也无法再超过70&。
在经济发展,通胀隐患,资产升值的大背景下,买房不是买房,而是合理合法的手段,买到低息的债务,而一线城市的房贷几乎是一个人能买到的最大额度,最优良的债务。
一个孩子25岁前是债务。25岁以后就是资产,优秀的孩子25岁以后就是优良的资产。很多人说养孩子很贵,一个都养不起,还有的干脆做丁克家庭,没有孩子。这些全是本末倒置,目光短浅,及时行乐的观点。
小时候,我去奶奶家玩,奶奶给买了两个苹果,一大一小,我跟奶奶出去买菜,结果在我出门的时间里,表弟过来玩,就把大的苹果吃掉了,我回来以后伤心欲绝,从此以后任何有选择的东西,我都先拿最大的。
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历史,一直都是稀缺的历史,吃的不够,住的不够,资源不够,几乎从来就没有丰衣足食过。人类基因里面就是认可:即时享受的。
假设有一个销售人员,向你销售一个长期的投资,前25年,只有支出,没有回报,25年以后,也有很大几率回报率平平。你会投资吗?绝大多数人把孩子想成一个负债,头25年不断的支出。由于人类天生的及时行乐的天性,几乎没有人会这样投资。
风物长宜放眼量。实际上的情况是25年以后,孩子是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回报。而且这个回报部分是你可以控制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投资孩子无异于一个天使投资,而且这个天使还可以参与公司的运营。
1) 现在的投资,私立学校,各种昂贵的兴趣爱好的花费,25年以后都会无足轻重。
2) 孩子是唯一能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种子。没有这个种子,无论个人的成就多么伟大,个人是多么大的参天大树,就会淹没在历史的滚滚红尘里。
Permalink
10 10 月, 2017 at 7:21 上午
· Filed under 人生感言
中国有句俗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这里的孝一般有两层含义:孝顺和孝敬。孝顺指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而孝敬主要是指在金钱上和精神上反哺父母。
过去几十年,中国迅速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和信信息社会,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工业化,信息化,整个社会发展的飞快,社会制度不断变化。可以说每隔10年,整个社会就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的思维模式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人类的寿命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延长,一个世纪前,只有区区40年,半个世纪前,只有60年,现在发达国家已经超过80年。而人类的大脑认知过了30岁以后,就很难发生根本的变化,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化越来越难,也就是说中老年人的大脑对于世界的认知,已经完全赶不上时代的变化。今天社会的发展导致年龄差别10岁的人对于社会的认知简直和过去两代人一样。在城市化,信息化的剧烈变化中,如何处理好相差30年(3代人)的父母的关系呢?具体说:如何尽孝道,而不丧失自我呢?
摒弃孝顺,坚持孝敬。
1:完全摒弃孝顺,坚决按照自己的意见行事,走自己的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50年代前出生的中国人,全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吃的是国有单位的皇粮,在改革开放以前,国企长期压抑,沮丧,贫穷的环境中生活,基本磨灭了他们年轻时的希望和思考能力。对于现代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而这些错误的意识,潜移默化的灌输给了70年代,甚至80年代出生的后代,
50年代前出生的人的特点是:工作鄙视链: 国有大学》国有研究性事业单位》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外企500强》私企》下海创业(没有任何保障,风险极大)。
花钱习惯:一辈子花钱没买过垃圾袋,全是用的买菜送的塑料袋,即使这些塑料袋漏水,很小,不规则,非常不好用,而垃圾袋只要几毛钱就能买一个,一天也就用1个,他们依然舍不得。
所有家里的剩菜他们会收入冰箱,加热以后第二顿再吃,如果还没吃饭,继续放入冰箱,第三顿再吃,直到全部吃完或者腐烂为止。
贷款借钱:他们从来没有借过一分钱,认为银行的利息吃掉了他们的积蓄,即使房价涨上了天,他们住在我巨贵的大平层,依然不相信银行贷款的力量。也完全无法理解通货膨胀带来的纸币贬值。
这些错误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影响到他们70后,80后的子女,直到再下一代,90后,和00后,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才逐渐的消失。
2:尽可能在金钱和精神上反哺父母。
50后的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虽然一辈子没有赚什么钱,但有自己的退休金和医保的,这一点上,70后和80后是非常幸运,无需在金钱上给予资助。但是由于退休金非常少,很难应对突发事件,比如重大疾病。后代可以准备好了一笔家庭(包括父母)应急资金,专门应对重大变故,比如疾病。这是一笔可提出的长期投资,比如放到房产里面,需要的时候,拿去银行贷款,抵押出现金。
子女离开以后,父母很孤独,没事多回家看看,不能回家的多打几个电话,电话里面多讲讲自己事业上,人生上的成功。偶尔说一次失败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的说自己混得不如意。有些事可以说,但不如意的事没必要和父母说,简单的唠唠嗑,谈谈高兴的事情,光宗耀祖的事情。让他们高兴高兴,否则打电话干嘛?
作为一个成年了,已经是独立的人了,要对自己负责了,还要对父母的住房,健康和心情负责。这才是孝的核心,而且我发现,越远离孝顺(顺从父母意愿),就越能孝敬(金钱和精神上给予父母反哺)。
Permalink
22 8 月, 2017 at 5:58 上午
· Filed under 人生感言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生很可能碌碌无为?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梦想,比如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即使拿不到诺贝尔奖金,也要成为著名教授,著书立说,作出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科学研究。或者成为政治人物,影响国家甚至人类的发展,流芳千古。或者成为体育明星,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世界纪录几十年无人能破,或者成为企业家,富可敌国。。。高尚的,要造福人类,利己的要扬名天下,实在不济,也要赚得钵满钵满盆盈, 最少要在县志上留下名字,让后人能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XXX这个人生活过。。。
可是残酷的现实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圈,有后代的,除了在一块小小的墓地上留下一块墓碑,自己的几个家人逢年过节纪念一下以外,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点印记。没有后代的,甚至有的人匆匆的走过,连一块墓碑都没有。几十年过去,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人生活过。 或者是,这个人的这一生,和时间的所有生物一样,无外乎为了基本的生存(几口饭吃,几间房间)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微不足道的报酬,本质上和动物一样,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可有可无,无所谓。
人的一生很可能都是碌碌无为的读过的。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沮丧的念想。
科学家考证,全球的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大约6万年前在非洲的一群智人,他们的后代从非洲出发,以每年大约4公里的速度,向世界扩散,这个过程,时至今日还未结束,比如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加拿大的大部分领土,依然还是人迹罕至。 而这些人每一代,在扩散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想过上面的这些问题的, 他们只是在为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不断改善提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改变着自己,同时也改变着整个人类。这就如非洲的蚁群在抱团渡河,外面的蚂蚁被水冲走,淹死,只有部分幸运的内核的蚂蚁可以成功登岸。而这些成功登岸的蚂蚁是未来蚁群的希望,它们肯定是无法思念为着蚁群的生存而牺牲的同伴的。
碌碌无为,无法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记号估计是大多数人的宿命,但是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都会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扮演着各种角色,比如:父亲,子女,经理,工程师,教师,等等,虽然多数人无法改变人类的进程,但可以改变家庭,公司的进程,而在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人类的进程。
我们凡夫俗子,不如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出几个圈子,家庭,工作,朋友。每个圈子都是你自己可以影响和改变的。与其做改变人类的梦想,不如从现在做起,帮助这三个圈子,向自己认可的方向发展。
至于能不能改变世界,或者在别人的脑海里能不能改变世界,其实真没有那么重要。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成功去吧。
Permalink
18 8 月, 2017 at 6:28 上午
· Filed under 人生感言
我们这里待遇佳,环境好,按劳分配,员工流动性很低。对于不同工种,我们给的基础工资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初级设计师,基础工资就是6000元,而一个普通车位,基础工资只有3700元,如果加上绩效,加班费等,初级设计室每月可以拿到手的钱过9000元,普通车位只有5000元,每月相差4000元。每年就是5万元的差别。
我们厂有一个设计师,招进来的时候是车位,干了半年,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设计师的基础,加上正好我们需要招设计师,所以马上提拔成设计师,干了两年,现在是设计师组长,月收入近万元。而和她一起进厂的车位,还是拿着5000左右。
我曾经尝试很多次,包括内部师徒制度,培训报销制度等激励制度,想让基础员工,比如车位,手工等年轻人,学习一个新的技能,从而在收入上上一个台阶,而培训一个初级设计师,只需要大家花费业余时间,大约三个月时间,4000元,而带来的好处就是月收入能增加4000,每年能多赚5万以上,而且考虑到未来发展,10年左右,就能多赚百万以上。
但是相应者寥寥,有一两个尝试了几天,就退回来,再也不学了。
一个只要花自己3个月业余时间,4000元钱(公司还可以报销一半),就能在未来人生上一个台阶,10年下来,多赚百万的事情,为何大家不愿意干呢?
1: 打工心态,从来没有把工作当长期的职业。很多沿海地区的工人,普遍的心态就是:这里待遇好,我就干这个,干得不爽,我就换地方,而下一份工作可能与现在的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能是房地产中介,也可能是卖槟榔的。
2: 缺乏学习的能力,很多人在学校就是混出来的,在国家大力扩招以后,仍然只能读到初中的人,学习的能力和动力都是非常低的。多数人学校毕业以后再也没有看过一本书。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把自己固化成为一个初级工作人员。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或者只有简单的技术,导致长期收入很低,而且看不到希望。
3: 懒惰成性
任何需要自己付出一定努力的东西,都很难做到,不只是学习一个新的技能,甚至跑步锻炼之类的事情,都难以坚持。
有几次,我看几个车位为了1,2百块的奖金差别,互相争执,心理暗想,明明能多赚百万,确为这几个子,浪费时间。
人的区别主要不在身体,而在大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世界的认知。
Permalink
18 8 月, 2017 at 6:26 上午
· Filed under 人生感言
艳萍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她来自江西的一个地级市,宜春。10多年前,初中毕业后就南下珠三角,在多个厂打工。从刚开始的流水线普工做起,后来自己学习了技术,逐渐成为了技术骨干。
艳萍家是个大家庭,有7个姊妹。姊妹太多,有的就在小时候过寄给亲戚,所以7个姊妹中有几个的姓是不同的。
在珠三角打工数年以后,回到老家,经过媒人说媒,与一个门当户对的河南人结婚,后生了两个小孩,后来,河南老公回到河南生活,两个小孩留在宜春的父母家里抚养,而她自己则又回到珠三角打工。
由于我们厂待遇,管理,环境都远超本地的其他企业,所以在她来厂以后,又介绍了她的两个妹妹来厂工作,当然这些都是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不鼓励招聘亲戚,而她的两个妹妹都是不同的姓。
她有一个相好,据说是微信摇一摇摇出来的,也由她介绍来我们这里打工。不过现在也淡了。
她的特点非常明显,就是好好人,所有的人她都不想得罪,当然大多数人也不停她的。尽管技术很强,但是我一直没有把她提拔到组长的位置,而是给了她一个技术大拿的名誉职位,在基础工资上比同工种要多。
大约两年前,某天她提出辞职,她的几个姊妹和老公,在老家开了一个幼儿园,门口有个铺面,已经租下来了,并一起给了她几十万元的启动资金,要她回去开超市。
我和她谈了一次,帮她做了一个运营收入和支出表,显示:
1: 主要的收入来自于附近幼儿园学生和接送的家长。
2: 由于幼儿园有季节性,每年只有10个月不到的收入
3: 利润很低,只能自己亲自管店。
我说:这个生意其实就是一个自己给自己打工的小生意,比在我们这里打工要累很多,但是收入增加并不多,当然你说的那些未来发展,我是无法知道的。不过:
1: 你必须忍受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辛苦倍增,收入很低的状态
2: 你必须彻底改变你的老好人的人生态度。管供应商,管员工,于工商税务,地痞混混打交道都将是你的日常生活。
最后我给了她一个选择,她可以先离职,半年后可以重新申请我们这里的工作。
不到4个月,她电话给我,说要回来工作,杂货店倒闭了。
回来以后,她工作更加努力了,最近心情大好,2016年初,听了我买房致富的理论,在老家宜春市里贷款买了套房子,到现在增值近一倍,有了房贷的压力和动力,体会到了不干活还能赚大钱的喜悦,现在的生活充满了正能量。
她最近在做几件事:
1: 参见了跑步俱乐部,每天坚持走8000步,瘦身成功。
2: 花钱给自己美容。
另外: 她开了快手的账号,虽然目前粉丝寥寥,但我让她在那里播放5分钟为一个小节的技术讲座视频,说不定还能收几个徒弟。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