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Uncategorized

巧遇美国军方自动驾驶遥控汽车试验

今天早上我又一个人去“乡巴佬”公园(当地华人对这个公共公园的昵称)Peter F. Schabarum Regional Park徒步,下山的路上,遇到两个人在调试遥控汽车。这是我第二次看见他们在公园里面调试,我自己对遥控汽车,遥控飞机等很有兴趣,就凑上去看看。

遥控汽车比普通玩具遥控汽车要大很多,电池驱动。

“是遥控汽车吗?“

“是的。”

“能自动驾驶和避障,吗?”

“可以的“。

“路线规划是通过GPS,避障是通过雷达?

“差不多,路线规划是通过GPS,自动驾驶是通过莱尔德系统,今天没装上。其实就是按照设定好的轨迹,自己行走,莱尔德系统探测障碍物,如果有障碍物,就反馈给人,人可以通过遥控来躲避障碍。“

“控制软件是自己编的还是开源的,比如pixhark?“

”这个不能告诉你,我们是给美国军方做的项目。“

“没关系,我自己玩无人机,也攒过四轴飞行器,用的是pixhark的飞控,但是没有和莱尔德系统连接。其实中国公司大疆的无人机就是同样的原理,不过他们是自己的飞控和躲避障碍的系统。

Comments off

在美国如何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

我国曾经是举国体制,也就是少体校,体工队,省队,国家队的层层选拔专业运动员,很多选手从少年阶段就参加体校,基本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进行大运动量的专业训练,一练就是十多年。这种专业体制的优势是成绩提高很快,但问题也是非常明显,对于大多数不能成为国家队的运动员,退役后的没有生存技能,吃饭都堪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引入美式的俱乐部的形式,少年游泳爱好者业余时间在各个业余俱乐部参加专业的游泳训练,随着水平的提高,可以进入体工队,如果水平不够或者中途失去兴趣,依然可以回头走高考读书的道路。

但是,我国高水平的游泳俱乐部数量不够,导致高水平业余运动员没有合适的地方长期训练。初中以后,学生运动员要么参加专业队,基本放弃学业,要么彻底放弃游泳,去刷题高考。

有没有一条既能学习,又能成为高水平选手,甚至靠体育专长进入名牌大学的道路呢?

有。 小学和初中阶段在中国各个俱乐部参加训练,高中阶段,去美国的高中读书,一边参加高水平游泳俱乐部的训练,学业成绩好而且游泳成绩好的,还能够获得体育奖学金升入美国的知名大学。

在美国没有职业游泳选手,除了奥运选手比赛期间,一个美国的游泳运动员必须自己缴纳训练和比赛的一切费用,也就是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是业余的,运动员的主业可能是学生,上班族等等,在完成主业的前提下,再去训练和比赛。

由于美国的基础设施极其发达,一个游泳爱好者可以从小就接受专业化的训练,经常参加专业化训练的人非常多,游泳人才储备惊人。从奥运会奖牌数量来看,美国在游泳方面的优势很大。

南加州洛杉矶地区比较大的两个游泳俱乐部就是:位于Pasadena的rose bowl 玫瑰碗和 位于尔湾的Novaquatics。这两个游泳俱乐部都是泳池很多,队员众多,从初学者到奥运会选手都可以在里面训练,这样分层级的训练,使得各个水平的选手都可以达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佳值。Novaquatics的wiki上注明了过往队员参加奥运会的战绩,可谓群星灿烂,能和中国国家队光荣榜比美。

Novaquatics的多数在职的教练员都是以前的高水平选手,很多都是靠游泳特长代表美国大学游泳队。

在这里的高水平组训练每周是 6次,每次2个小时,还要求每个月参加各种公开赛,保持竞技水平。由于训练时间和强度得到保证,教学和训练方法科学,竞技状态保持不错,训练效率很高,学生运动员可以学习和训练兼顾,同时可以利用游泳专长进入美国的大学。

美国游泳俱乐部的训练和竞技比赛:

任何有兴趣游泳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俱乐部的tryout,试训,教练员按照年龄和技术水平分配到合适的组。每个俱乐部的分级方式不同,一般分为铜组,银组和金组,高水平组和竞技队等等。

组别年龄相当于中国游泳运动员训练量(大约)
铜组10岁以下三级运动员以下每周4-5次,每次1小时
银组10-13岁三级到二级之间每周5次,每次1-1.5小时
金组10-15岁二级到一级之间每周6次,每次1.5-2小时
高水平组13-18岁一级左右每周6次,每次1.5-2小时
竞技队13-18岁一级左右到健将级每周6次,每次2-3小时
成人队18岁以上高水平的成年人爱好者每周5次,每次1.5小时

每个级别的运动员分配到合适的级别参加训练,注册美国游泳协会的年费,缴纳南加州游泳协会的保险费(半年一交),以及每个月的训练费用,进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教练的允许下,运动员可以升级。

关于升级并不是都是好事,有时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也是一个好的策略。

俱乐部内部和之间有小比赛。任何年龄的俱乐部成员都可以缴费参加。最小的年龄一般在8岁和以下组,所有8岁和以下的人都被分在一组。这个分组模式,导致基本参赛的选手都在8-9岁之间。(按照出生年月,到比赛的日期之日计算)

但是真正大型一点的比赛的最小的参赛年龄是10岁。也就是金组和以上的级别。这样的比赛水平至少在中国的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可观赏性很强,10岁以上的参赛运动员,基本都有自己代表的俱乐部,比如罗兰岗的三叉戟(trident),Pasadena的玫瑰碗(rose bowl),尔湾的Novaquatics等等。如果运动员要更换代表的俱乐部,必须向南加州游泳管理协会提交申请。

10岁以上的注册运动员的公开赛成绩都将被记录在案,从而在未来17岁左右,申请美国大学或者奥运选拔的时候可以看到运动员历年的成绩发展。

运动员的历史成绩,排名,代表队等等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查询:https://www.collegeswimming.com

Comments off

路遇学中文的美国老人

今天早上我一个人去“乡巴佬”公园(当地华人对这个公共公园的昵称)Peter F. Schabarum Regional Park徒步,遇到一个美国白人老头带着耳机,一边徒步一边学中文,嘴里复述:你好,谢谢等简单的中文单词。 我转头说了一句:Your Chinese pronunciation is perfect! 

他看了看我,摘下耳机,说:Your English pronunciation is perfect.

我说:我以前在这里上学的,但现在在中国工作。

他用英文说:哦,那你肯定知道现在中国武汉肺炎,吓死人了。我看youtube上说武汉有30多个火葬场,每个的产能是一天100,据说每天满负荷运转,这两天又有几十辆移动火葬车去了武汉,说是烧动物的,谁信?

官方的数据是2万?不知道。我觉得有2,30万人死了。

我听了以后:略微停了一下说:

Wuhan is a city of 11 million people,the capital of Hubei. Hubei is a state as big as California. They are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CoranaVirus outbreak. The first case was reported last year. It was not contained and has been spreading around the world. Now, Wuhan is locked down and Hubei is restricted. I have no information about the actual numbers of these two places. However, all other states (province) are getting better every day. Guangdong, which is a coastal state as California has seen no newly infected case for serval days.

Yes, I believe that they made a mistake. But , the whole country is taking actions to contain the epidemic. The result is positive. It is getting better. I can not verify the numbers. I can tell you that my factory in Guangdong reopened last week.

然后他说:You are there, so you know better. I am just a white American who watches youtube. You know. I just don’t believe whatever they say and the numbers they cook up.

我:Me neither. 但你的中文真的很好,发音极其标准,刚才我走过去以为一个中国人在打电话。Keep it up。

他说:谢谢。I hike here every day, hope to see you soon.

我:Sure, next time we meet. We will discuss Mr Trump’s election strategy in Chinese.  C ya soon.

Comments off

自美国Waterworks Aquatics Irvine参赛

简介:

美国Waterworks Aquatics是一家美国西海岸的连锁游泳学校。主要分布在洛杉矶,旧金山附近,丹佛市也有分店。

Our mission is to educate and motivate individuals to be safer and learn proper swimming technique.

我们的宗旨是教育和激励每个人学习正确的游泳技术。(原文翻译)

从宗旨上来看,这个游泳学校的主要针对的客户是初学者。

泳池:

位置:美国加州尔湾市 

共三个游泳池,两个室内,一个室外,室内游泳池都是加热的,水温的不同,主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

室外泳池不加温,用于水平较高的长训班,竞技游泳的动作修改(stroke clinic)和周末的小比赛

室外泳池尺寸:25英尺(短池),8条泳道

其他信息:游泳流程十分流畅,有前台接待员,销售员工,陪同的父母和孩子有单独的房间进行休息和玩耍,有小吃和饮料购买场所,更衣室有热水淋浴,有风干机,甚至儿童换尿布的平台,设备非常新。

有设计非常合理的网站:https://www.waterworksswim.com/

通过这个网站,注册后,可以预约各种培训,参加各种小型的俱乐部比赛,缴费,退费,管理自己的学习和训练的计划等等。非常方便。

目标人群:初学者和水平较低的学员。

比赛规则:

学习游泳有了一定的水平以后,最好的检验和提高的办法就是参加各种比赛。所以学校也利用周六的时间举办小型的比赛。

运动员按照年龄分组,报名参加。如果报名的人数不够,学校会取消比赛。

比赛当天:

家长带小孩提前到场,在泳池热身,比赛准时开始,各个单项的比赛一项一项的进行,之间衔接非常迅速,一项结束,马上进行下一项,有学校的人员出任裁判和播报员,报比赛项目和运动员姓名,所有的计时员都是学员的家长志愿者。志愿者可以领到一份热狗午餐。由于是低年龄组的比赛,计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都是秒表计时,自然不能那么精确。

由于参赛选手没有最低成绩的要求,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选手都不会跳台出发,转身等基本比赛技术。

家长就坐在泳池四边,近距离观看比赛,为选手加油鼓励。

每项比赛如果同一级别的参赛选手人数不够,会把不同年龄的选手放到一起,但是分开计算最后的名次。

每项比赛的前3名,都会获得一个小ribbon条幅,后面写有选手的名字和成绩。获得足够的ribbon以后,运动员可以获得奖杯等奖励。

比赛是非常好的检查训练效果,发现技术问题,保持兴趣的手段。所以大量参加各种比赛是一个游泳爱好者的必修课。

Comments off

美国三叉戟(Trident)游泳俱乐部的训练日记

简介:

三叉戟游泳俱乐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罗兰岗,是一个竞技游泳为目标的游泳俱乐部。

俱乐部宗旨:坚持优秀传统,竞技游泳为目标,为不同能力的游泳者提供一个安全/互助的环境,让每一个游泳者都获得尊敬。

本俱乐部以竞技游泳为目标,致力于发展刻苦训练和努力拼搏的优秀文化,通过不断的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人的同时,达到自己游泳能力的极限。通过长期的游泳训练和竞技,本俱乐部激励每个成员建立良好的品德和自尊。

英文原文:

Welcome to the Trident Swim Club web site. Trident Swim Club is a competitive swimming program based in Rowland Heights, California.
MISSION STATEMENT: Committed to a culture of excellence and safe/supportive environment in competitive swimming where every swimmer is valued.
Trident Swim Club is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a swim culture of excellence in competitive swimming. Through dedication and hard work, each team member is afforded the opportunity to achieve his/her fullest potential as an individual and swimmer. Trident Swim Club seeks to inspire and teach, while building both good character and self-esteem in order to have a rewarding and fulfilling competitive swimming experience.

泳池:

位置:美国加州洛杉矶,罗兰岗高中内。

尺寸:25英尺(短池),12条泳道(很宽)

其他信息:露天,常年不加温。有灯光,露天热水淋浴,室内更衣室。

教练组: 主教练:Mike Cody 以及其他几名教练

目标人群:有志于参加竞技体育的青少年。

训练计划:

High Performance:  高水平组  4:00-6:00(周一到五)Sat 7:00-9:30 AM  

Senior Group:  高年级组        4:00-6:00 (周一到五)Sat 7:00-9:00 AM

Gold:  金                          4:00 – 6:00   M – F (周一到五)

Silver: 银                          7:00 – 8:00 M – TH (周一到四)

Junior Group: (少儿初学者) 7:00 – 8:00 M – TH (周一到四)

高水平组:相当于中国1级(左右)运动员 (主要是16岁以上的青年)

高年级组:相当于中国2级(左右)运动员 (主要是14-16岁的青年)

金组:相当于中国3级(左右)运动员 (主要是10-14岁的少年)

银组:3级以下 (基本都是10岁以下的儿童)

对于每个组别,还依据个人的水平分为若干个等级,分别在不同的泳道训练。每条泳道大约5-6个人。比如银组就有6条泳道。每个教练员只管3条泳道,这3条泳道的队员的训练计划是一直的。由教练员决定,个人的水平提高或者降低,会在不同泳道和不同级别之间升降。

银组的训练:

每周四次,每次1小时。

准时下水,准时起水,精确到分钟。

要求运动员提前10分钟到达场地,自己在陆地上做好热身和准备工作(器材,水杯等)。时间一到,马上下水,约10分钟适应水性,比如不限时10分钟自由泳,蛙泳,或者连续打退等。

接下来的40分钟,专项的训练,各种训练手段,包括浮板,脚蹼等都用使用,四种泳姿平均发展。

最后10分钟,泳道之间小比赛,有接力,有单项等等。

四种泳姿(蝶仰蛙自)全部训练,没有明显的偏科。

由于银组的年龄偏低,10岁以下,我观察,训练期间并无计时和分段时间包干之类的训练方法,有时教练会对错误的动作进行纠正,似乎主要的目标是练习正确的游泳技术。

竞技比赛:

俱乐部内部和之间有小比赛。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缴费参加。最小的年龄一般在8岁和以下组,所有8岁和以下的人都被分在一组。这个分组模式,导致基本参赛的选手都在8-9岁之间。(按照出生年月,到比赛的日期之日计算)

但是真正大型一点的比赛的最小的参赛年龄是10岁。也就是金组和以上的级别。这样的比赛水平至少在中国的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可观赏性很强,10岁以上的参赛运动员,基本都有自己代表的俱乐部,比如三叉戟(trident),玫瑰碗(rose bowl)等等。如果运动员要更换代表的俱乐部,必须向南加州游泳管理协会提交书面的申请。

10岁以上的注册运动员的公开赛成绩都将被记录在案,从而在未来17岁左右,申请美国大学或者奥运选拔的时候可以看到运动员历年的成绩发展。

运动员的历史成绩,排名,代表队等等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查询:https://www.collegeswimming.com

Comments off

老麦,我的伊朗博士生

老麦叫麦赫迪,是我带过的博士生,伊朗留学生,本来他要去美国读博士,已经收到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出发前,收到了我国给的奖学金,发现中国的这所最好的工科学校性价比极高,就来这里做博士研究。他来读博士前在工业界工作过很多年,还去过印度做过工厂管理,已经35岁,比我们系里的一些正教授年龄还大,所以我们叫他老麦。

老麦有国家奖学金,属于自带干粮,他勤奋好学,目标明确,成熟稳重,英文流利,基础扎实,国际视野,本来这种好的学生都是系主任,大牌教授争抢的对象,根本轮不到我这种无权无势的教书匠,但天上就是有掉馅饼的时候,有资格的教授,英文过不了关,没法和他交流,出于无奈,就把老麦过继给了我,由我指导,但还是挂在领导的名下(也就是发表论文必须写上领导的名字)。

老麦第一次来找我,说:由于他开始读博士的年龄很晚,想尽快,比如3年就毕业。

我说:可以啊,我们这里拿到博士学位的要求是3篇SCI。

老麦嘿嘿一笑,说:系上不是控制着一些SCI期刊吗?这个不难吧。

我听了,正色直言:麦先生,我不知道你都和一些什么人鬼混在一起,听到了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但现在我就劝你打消这个念头。

1: 以你的中文水平,这些系上控制的中文期刊,你一篇也发不了。

2: 你不远万里来中国读博士,注意是读,不是混。

3: 你未来要回到伊朗去,不能带着中国回来的假博士的头衔,玷污了这所学校的名声。

4: 我们不是实验科学,不可能一个鸡毛蒜皮的问题,反复做试验,让你发表几十篇论文,所以如果你未来的职业生涯,要计算论文的数量,我建议你现在就去其他系,比如生物或者化学之类。我们这里一是软科学,一个个方向能有一点点突破,发表一篇文章就已经很厉害了。3篇SCI就代表着很大的突破,会非常辛苦。

所以如果你想在我这里毕业,就要好好做研究,你应该去英文世界知名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真正的研究论文。你回去吧,想清楚了,能够承诺,再来找我。

过了几天,老麦又来找我,说他想好了,还是愿意跟我一起做点事。

我给了他2个方向让他选,和几个国际英文期刊的名字,告诉他,这些是你要发表论文的地方。

老麦选了一个课题。他很努力,3年的时间,和研究团队一起,连续突破,有3篇高质量的论文都英文的国际顶级期刊录用了。他为人随和,人际关系很好,还参加学校足球队,可以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本来他计划在中国几年把中文学好,但是所有系上的老师和学生见到他都把他当作英语口语的练习对象,和他说英语。他在中国最好的大学用英文读完博士,中文反而没学好,也许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快毕业的时候,学校要评选优秀博士生,得奖者有1万块钱的奖金,我推荐了他。以他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当选毫无问题,但提交申请后没几天,有个学校某委的人打电话给我,让我撤销老麦的申请,我问为何。

他支支吾吾,最后说:其实这个优秀博士生名额已经内定给了某院领导的博士生,麦赫迪虽然很优秀,但是名额有限,这次是上不了的,但他们可以推荐他去优秀博士生论坛。

我听了非常愤怒,说:我是不会撤销他的申请的。申不申请是我的责任,你们是评委,给不给是你们的权力。我作为导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对方听了,冷冷一笑,说:你要清楚自己在这所学校的位置,你的学生是不可能上的。退一万步说,优秀博士生申请的前提是: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过了几天,我请老麦喝酒,喝到上头的时候,我说:老麦,你的研究和论文都很厉害了,成果和你去美国读博士一样,甚至更强。我认为你完全够得上学校优秀博士生的评选。但是作为你的导师,我没有权势,不是领导,无法在看不见的桌下帮你上去。中国有中国的特色,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老麦,你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吗?

他天真的问:老师,您的很多学生都是党员,听说要求很高,我够资格吗?

我无奈的笑笑:我是开玩笑的,你是外国人,是不能申请的。听说你想毕业后在中国的大学发展,算了吧。你毕业后,还是回去你的祖国吧,中国的大学的这套我都玩不转,你是一定玩不转的,千万不要浪费宝贵青春年华。

半年后,老麦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离开了这所大学,回到伊朗德黑兰,到一所大学任教。

一年后,我也离开了这所大学,去了我该去的地方。从此开始,我也顺利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三年后,我从某源村的廉租房搬到了某蜜湖自己买的商品房里面。

我留学回国后,在这座城市的每年,我都会去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雕像,真心的祭拜。一个伟人的一个决定,就改变了我这种小人物的命运。

八年后,听说美国和伊朗闹危机,我去linkedin里面给老麦发了一条站内短信:are you ok?

Comments off

过去15年,我周围的海归在中国发财的机会

我是94年去美国留学的,刚到美国发现有很多留学生是80年代中期(85,86年)甚至更早,82,83年就到美国留学,80年代末马上都要拿到博士的时候,忽然赶上了某次运动,好像天上掉下馅饼,啥也不干,就拿到了绿卡,自然就可以在美国永远居住下去。但是90年代初,美国就业机会不好,有了绿卡,也没有什么工作机会,只能继续在学校里做助教助研,这种情况,一直坚持到90年代中期。

我读硕士2年,96年毕业的时候发现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作机会多了起来,很多在学校里读书超过10年的人纷纷找到工作离开学校。我也加入就业大军,美国90年代末期互联网兴起,经济繁荣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期。

虽然美国繁荣,就业机会很多,失业率低,但是中国发展更快,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美国到处的华人网站上都是回国发展之类的论坛,讲述留学生回国发财的故事,比如搜狐的创业故事等。

在美国10年以后,我是2004年回到中国发展的,由于去国已久,对国内的情况并不了解,刚回来的时候去了大学做老师,算是有个临时的落脚之地。这所名牌大学是个体制内的工作,工资低得可怜,好在我在美国的时候工作生意赚了一些钱。而且是单身,也没有太多金钱的需求。

由于工科的专业的背景,我回国以后认识一些海归,大多数都是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总经理。很多人在04年初的年收入就在50万以上,后来的几年中国制造业大发展,经过跳槽一两次,年薪都过了百万。有几个人目前总税前收入在200万以上了。

我在美国的10年,目睹的现象就是在美国或者加拿大,真正赚到钱的第一代留学生很少,可以说凤毛麟角,很多人回国的时候可以用费翔的一首歌来描述:归来已是空空的行囊。绝大部分人回国的时候基本上总资产都不超过20万美元。比如回国的2004年,20万美元,在中国15年,就算到手(税后)年入100万(平均),总收入也就是1500万人民币。如果不吃不喝不消费,也不投资,总资产也就是这个值了。

但经过这15年的发展,大家在财富上的差别巨大。多的接近半个亿,少的连50万人民币都没有。

我通过观察这些人的行为和投资方式,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 决定个人财富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而不是收入

这批人在回国的这15年里,年龄,收入,甚至工作都差不多。

有的人的人生信条就是吃光用光身体健康,买辆豪车,包几个二奶,世界各地的到处旅游,诗和远方,就算税后的收入年年都是超过百万,但好像也是花光了,没有剩下多少钱,但经常嘴里都是高大上的投资,比如炒作股票,海外投资。其实这些投资需要的资金量少,门槛很低,竞争对手很多,自然回报率也就很低。花销大,投资差,年复一年,15年一过,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余粮。

而有的人能够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比如投资中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又比如坚持做自己的公司,并且合理的利用杠杆,使得财富增长的速度极快,短短的15年,财富的总量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从回国的时候不到20万美元,短短15年,净资产就到了800万美元以上,涨幅超过40倍。到世界各地都算得上富人。

再往远看,分叉就更加明显了。我们这批人的黄金工作期已经过去,从工作中获得的收入只会越来越少,靠投资带来的收入将在总收入中占比越来越多。有些人能够凭借巨大的资产,适当的杠杆,可以预见在人生的后半程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一直到去世。正如巴菲特说过的,我的资产99%都是50岁以后赚到的。而资产很少,吃光用光的人,在通货膨胀的大潮中,在年龄已过工作最佳阶段中,资产不但不能增长,反而会捉襟见肘,一个突发事件,返贫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区别,人生的结局不同,让人唏嘘。

2: 发财靠的是大势,绝不是个人努力

财富增加快的人绝对不是靠的个人努力,相反,个人不需要太努力,有的人离职创业,结果耽误了几年的时间,还没有赚到什么钱,相反,非常稳定的打工,赚一份很不错的收入,再长期坚持投资,反而成了非常可靠的个人财富增长的办法。

投资绝对是要看准大势。

过去15年,世界上可以投资的项目中,我们可以参与的,增长最快的就是中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平均年回报率高达23%。只要稍微利用一点点杠杆,15年回报率可以达到30-40倍非常容易。即使不用杠杆,总回报率也到达15年惊人的20倍以上。

其他的主要投资领域,美国股票,道琼斯或者纳斯达克指数,回报率都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值。

我在大学学习的时候,除了教科书中的知识,从生活中学到了两条定理,对我人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1:饥可下饭。就是只有饥饿的人,才能体会到食物的美味,一个吃饱喝足的人,就算美味佳肴,吃多了也就只有那么回事了。所以要想人生不断前进,就一定要保持饥饿的感觉。这个道理和乔布斯的stay Hungary, stay foolish 异曲同工。

2: 西瓜皮选瓜。如何挑选一个红西瓜呢?最好的办法是看看旁边垃圾桶里面的西瓜皮,如果都是红的,那么车上的西瓜大概率是红的,这时候,无论你买哪一个,基本可以肯定都是红色的西瓜。

这件事说明,人生主要的事情是赌大概率事件,如果垃圾桶里的瓜皮都是白的,那么无论你多么牛逼,多么聪明,都很难挑选到红色西瓜。

过去15年的回报率来看,几乎不用做什么努力,只要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拥有2-3套房子,那么资产就像坐上火箭一样。还没有听说任何一个人投资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产亏本的事情。这就好比满地的红色西瓜皮。只要买车上的西瓜,大概率也是红色的。

相反,投资A股的回报率15年只有1倍的涨幅,这期间经过上上下下的好多个周期,在A股里面赚到钱的人凤毛麟角,都听说过xx赚了很多,但都无法验证。而且自己就赚不到。这就好比满地的白色西瓜皮,你却要在车上挑出一个红色西瓜一样。永远不要赌小概率事件。是人生一条重要的教训。

3: 发财和风口

创业也好,打工也罢,财富的积累主要靠风口,很可能是长达3-5年的积累,不见得任何回报,但是短短几年的爆发,一下子就赚了很多钱,后来就又到了瓶颈期,财富只能保持慢慢的增长。

60后和70后,一个普通人能看到并能把握住的机会就是在大城市买住宅。靠着中国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和城市化(人口进入城市带来的住房需求)房屋增值,来实现财富的巨大积累和阶层固化以前的卡位。

4: 创业

如果没有人给你投资,那么最好不要创业,别人都不看好你的项目说明你的项目很差。创业的大概率事件是赔几年的钱和时间,机会成本很高。

5: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

主要是延迟满足的能力,2019年很多农民工只要勤奋,都能拿到1万元/月的收入,但我观察,思维依然在一种物质稀缺的状态下,不能延迟满足,表现为男的参与赌博(类似游戏一样,及时反馈),女的拼命的美容,塑形,瘦身等。很少投资房产和下一代的教育(这种很长远的投资)。长期下来,富人越来越富裕。嘴里最喜欢说的是两件事:

1: 吃光用光,身体健康

2: 儿孙自有儿孙福。

结果是:

1: 超过年龄超过50以后,各种疾病蜂拥而至。

2: 子女中,男送外卖,女进工厂。

You get what you wish for。 人生总是你想什么就得到什么。

过去20年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买房是一个赚钱的买卖。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以各种借口不买,关键不是别的,而是这些人不能延迟满足,因为买房赚钱是要靠等待升值,这个等待的时间很长,可能要10年以上,期间每个月都要支付贷款的利息,也就类似于运动员,赛场上的胜利是长期坚持枯燥无味的训练的结果。但绝大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么长的艰苦的等待,也无法忍受延迟满足。

对于这些人,打电子游戏就是一个快速反馈的机制。这比较适合人性。

过去15年世界主要投资品回报率

Comments off

2019年南门长沙聚会记实

我带过的12个硕士研究生,前后3年时间内毕业,所以彼此都认识,关系很不错,形成一个小圈子,统称南门。(同一个师门的意思,同时也是代表清华大学南门)。大家毕业以后虽然各奔东西,但还保持联系。相约每年的11月的某个周末在全国的某个城市利用周末,见面聚会,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从2014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年,地点分别是北京(2014),成都(2015),杭州(2016),上海(西塘)(2017),南昌(2018)。这些年虽然微信崛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交流,但是依然保持了这个传统。今年的聚会订在了长沙。

选择长沙聚会是我的提议。我在长沙居住了13年,度过了小学,中学阶段,对老长沙还是非常熟悉的。今年回长沙,对于我来说还有特殊的意义。算是离开30年后,寻找记忆中的长沙,同时长沙是兴起的网红城市,而且我的这些学生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去过。大家也有兴趣。

老长沙火车站

我周五从深圳出发,乘坐高铁,仅3个半小时就抵达了长沙南站。事先约了当年长沙读中学时期的同学见面。我从长沙南站出来,同学开车来接上我,去到城市北面的一个餐馆吃饭。餐馆坐落在井坡公园附近。是一个农家院改造成的,虽然是周五晚上,但是食客不多,室内装修优雅,菜品是典型的湖南农家菜,偏辣,席间我们聊了过去的同学,各自这些年的发展和子女。我就读的是长沙市第一中学,是全国排名前50的著名中学,我们这些同学自然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子女基本上都考上了不错的985或者211的大学,有一些还去到国外留学。大多都正好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的时期,很多第二代子女选择离开了长沙留在了读书的一线城市就业。留在长沙的同学基本上都在政府部门或者国有企业工作。同学中没有大富大贵的,但基本上大家的生活还是很幸福,有房有车有稳定的收入,由于国家执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所以同学们家中全部是独生子女,基本都在中产阶级这个档次上。当年风华正茂的同学一转眼就过了半百,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准备退休的生活了。让人感慨万千。

和中学同学聚会结束,我前往我的学生们定好的住处,在闹市区坡子街闹市区的一处高楼,是华远华中心54楼的一处民宿,楼层很高,一线江景房,俯瞰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和对面的岳麓山。

我和学生们分别一年,相见十分亲切,大家去了附近的坡子街吃饭聊天,然后回到房间继续聊天。这一年大家的情况变化不大。学生们毕业了6,7年了,刚毕业的这些年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换工作,组建家庭,购买住房等等。但经过这些年的奋斗,基本上都稳定下来,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有的同学买房买的早,赶上了过去几年房价翻倍上涨,一不留神纸面上财富翻番了。有的同学已经做到了公司的高层,我们聊着过去认识的人和知道的事情,分享自己这些年的发展和感受。

高楼上俯瞰橘子洲头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几个早到的同学,去了长沙的著名打卡旅游景点:烈士公园。我的学生中有一个长跑爱好者,我们环绕烈士公园的年嘉湖跑圈。30多年前,我在长沙市一中上学,看了一本“跑步使你健康”的书,迷上了跑步,也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就自己经常约同学去烈士公园训练,训练量也不算太大,就是环绕湖跑一圈,大约4公里。由于学校要求学生放学后马上回家,禁止自行活动,我还得瞒着父母,都是把书包藏在附近的树林里,热身后,迅速跑完,然后直接骑自行车从烈士公园回到东塘的家中。那时候一中的操场旁边有一条地道(防空用的)可以直通烈士公园里面,我带着同学钻过很多次,这样可以逃门票,后来学校知道了这件事,还专门在校广播上点名批评我。总之我当时是学校有名的问题少年,但是考试成绩还不错。当时执行的是义务教育制度,学校也没有能把我开除。

这次我们跑步的配速定的是每公里5分30秒。周六的早晨,游人不多,我们沿着年嘉湖绕大圈,一圈下来不到5公里,为了凑个整数,我们又多跑了一点,距离是5.2公里。30多年过去,年嘉湖和周围的景色没有任何变化,湖水和中间的步道栈桥风景依然,和我一起跑步的人从当年的中学同学换成了我的学生,我也不再是当年那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在我的印象中,跑5公里的每公里配速是3分30左右。30年过去,我随着年龄增长,体能的下降,大约十年前还能跑出4分左右的配速,现在的配速已经变慢,在5分左右了。最后的计时成绩显示,配速是5分20秒。

烈士公园跑步打卡

我高中毕业后,考上外地的大学,离开了长沙,这些年我常驻过国内外很多城市,但再也没有回到长沙,不过从长沙形成的跑步习惯,我还是坚持到了今天。

我们跑完步,去了烈士纪念碑参观。在我记忆中烈士塔很高,要走很长的路才能上去,但这次看,好像不高,层层的台阶,总计也就100米左右高。很可能是当年自己个子小产生的错觉。

中午,我们回到坡子街吃饭,又有几个学生陆续从外地赶来。在住处汇合以后,下午我们去了岳麓山,我们先打车到岳麓山脚下的毛主席雕像。雕像和我记忆中一模一样。记得当年雕像脚下就是一个公交总站,有一次,我坐公车从一中出发到榕湾镇。由于等公交的人太多,车厢里面已经没有位置,我和几个人就扒在公交车的外面,过了湘江大桥,车快到公交站的时候,我看到有执勤人员,就从高速行进的公共车上跳下,速度太快,没有站稳,摔了一跤。好在没有受伤,但这次印象深刻,以后再也没有从高速行驶的汽车上跳下去了。

我们先去参观了岳路书院。出了后门便是爱晚亭。从爱晚亭沿着山路攀登,没多久就到了麓山寺,麓山寺上行可以到黄兴墓,然后再攀登一小段就到了山顶。但是从那里看不到湘江。山顶的游客非常多,到处都是人,盘山公路很窄,运输人的大巴高声鸣笛的向下冲来,道路的两边都是行人,也没有太多的空间避让,我们还看见一个上了年纪的大爷,对于大巴的鸣笛非常不满,站在大巴前面,逼停了汽车。总之,这个盘山公路的运营非常不好,人车混杂,流量还很大,估计交通事故频出。

岳麓山脚下

下到山脚下,我们乘坐地铁回到了坡子街,去了网红餐厅:费大厨,提前通过网上预约了位置,还有一个学生直接从车站到达,提前等位,我们到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有位置。费大厨的环境就是一个大排档的设计,位置很小,人声鼎沸,菜品是典型的湖南菜。我看这些所谓的网红餐厅,主要的定位就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有所最求,价格适中,宣传到位,但就餐环境等没法考虑了。

default

岳麓山上远看长沙城

吃完晚饭,我们一行人回到爱比赢(Airbnb)上定的江景豪宅。这是一栋树立在湘江边上的高层,我们的房间在54层,有330平方米。上链家app看了一下房价,带开发商的精装修房只有2.6万/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这套房市场价格在850万左右。虽然这个数字还是非常之大,但是这样的一线江景大平层也只有在长沙才能如此低价。在一线城市,甚至很多二线城市,这样的位置单价超过10万人民币/平方是非常容易的。

我们买了一些小吃带回了房间,在客厅和餐厅里面,我们一行人开始聊天,讲了很多大家共同认识的人和都知道的一些事情,讲了这几年各自的发展和一些感悟。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夜三更。从窗口望去,江对面的岳麓山上的瞭望塔上的灯光依稀可见,江中间橘子洲头步道两边的路灯已经熄灭。楼下车水马龙的繁华退给了夜深人静,路灯下偶尔经过的汽车悄然无声的消失在暗夜里。长沙繁华的市中心进入休眠,等待天亮,整个城市的苏醒。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我和那个喜欢跑步的学生又出去跑步,这次我们的路线是当年我自己长跑训练的路线:东塘-》袁家岭,来回 (沿着韶山路)我们先跑步到了我当年居住的地方:湖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宿舍。经过一大片湘江边的长沙老城区,在狭窄的弄堂里,两边的老房子很老很破旧,街道上堆满了垃圾,还有横流的污水。和我当年对长沙老城区的印象一模一样。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发展了40年,这里的时间好像凝固了,人们的生活和40年前,甚至更早和刚建国的时候几乎一样。

我家在湖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宿舍,现在这里依然是设计院的宿舍。这里面以前共有10栋宿舍,现在只有最后修建的2栋:9,10栋还在。前面修建的8栋已经全部拆掉,修建了新的商品房叫做福禄铭园。我当年应该是在第10栋居住过,记得是靠近电信大厦的这个单元的3楼,从窗子里可以看见对面电信大厦上面的大钟。这些年过去,电信大厦还在,上面的大钟已经消失了。在10栋的拐角处,有一个杂货店,店主是个设计院的大院子弟,在这里已经居住过几十年了,他居然还认识我。是我当年隔壁邻居家小孩的同学。我们简单的聊了一些过去大院里面的人和事和他们的孩子。我发现大多数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都顶班进入了设计院。考上大学的都离开了长沙去外地谋生了。

从东塘的电信局出来,我两沿着韶山路跑到袁家岭。这是我当年经常跑的一条非常熟悉的道路。单程大约2.5公里,来回大约5公里。当年跑得比较快,大约20内分钟就可以跑完来回。实际上,我少年的时候,参加训练,是没有教练指导的,当时的韶山路非常宽广,也没有很多汽车,记得道路上是不多的一些公交车。我经常是和公共汽车赛跑,由于7路公共汽车要在长岭和窑岭分别停两站,上下车的人有时候很多,实际上从东塘的电信大楼到达袁家岭站的时间基本都在10分钟以上。我一般是等一辆7路车大巴经过,然后开跑,通常比大巴车提早到达袁家岭车站。7路公共汽车就是我那时候的领跑兔子(后来才知道这个跑步的专有名词)。在袁家岭站稍作休息以后,我会沿着同样的路线跑回来,当然也是跟着一辆7路大巴车。除了大巴,和我一起跑步的还有骑着自行车的父亲和我一个同班同学:梁志军。

这个校门和30年前一模一样。我出入千次

到达袁家岭后,我们又继续跑步,去到清水塘,来到我读书的一中门口,初中部和高中部的校门没有任何变化。门口有保安检查进入的人的证件。我们也就没有进去,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后,继续跑步回到了住处。

在这里,我们休息了一下,洗了个澡,和其他人一起去了江对面的橘子洲头,橘子洲头和我印象中有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两边都修建起了人行步道,再也不是经过沙滩直接到江里了。

其次:改成了旅游区,所有棚户区的人口都已经搬走。在也没有住在江边船上的人了。

最后,最北处,修建了一座雄伟的青年毛泽东的雕像。供人们体会当年毛主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的豪迈。

玩完橘子洲头,我们坐地铁回道跛子街,在这里,我们在另外一处网红打卡餐厅吃饭。餐厅在一所现代化的商场内,装修的风格完全是80年代长沙老街的味道。这里和所有的网红餐厅一样,菜品价格适中,餐厅环境嘈杂,服务和上菜速度很快。说实话,我对菜品的印象不深,应该就是典型的湖南路边摊的菜品。没有什么特点。但是环境和装修让我回忆起当年的老长沙。也算为这次回归故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吧。

时光流逝,3天的长沙之行很快到了尾声,大家吃完饭,各奔东西,我计划乘坐的高铁出发时间很晚,要到晚上7点多。所以我就和一个更晚离开的学生一起去了附近的一个星巴克聊天。这几天长沙的天气不错,晴朗,但这时气温开始下降,而且刮起了大风,还下起了零星小雨。

我离开星巴克,坐上地铁二号线,不多时就到了高铁站,坐上了高铁,离开长沙,奔向我现在居住的城市:深圳。

总体印象:

1: 长沙是个3线城市,从城市的更新,人的精神面貌就可以看出和一线甚至是二线城市的区别。当然我们没有去到岳麓山西部的新区,也许那里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2: 老城区基本上和过去70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城市更新也不太大。

3: 市中心由一些高楼,和破败的房子一起共生,很奇幻,从高楼的窗口看出去,看上去很像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4: 长沙的经济不发达,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不高。房价很低,所以居民依然有很多的钱用来个人消费。

5: 由于高铁带来的交通红利和长沙得天独厚的中心地理位置,长沙未来的经济发展还是很有潜力,但我看到的是三线城市的发达程度,贪图享受的人口,高素质人口不断的流失,极地的房价。是一个一生需要去看一次的地方。

Comments off

把吃饭的决定权还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很多父母非常担心孩子的营养不良,导致发育不足,身高不够,偏瘦等等,经常为了孩子吃饭的问题焦虑,有的甚至经常使用暴力逼迫孩子吃饭,包括打骂,罚站等,给孩子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

本文从3个方面讲述这个问题。1: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2:孩子到底需要多少热量和营养。3: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先说结论:

1: 现今中国城市儿童的主要问题不是营养不足,而是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2:对绝大多数正常的孩子来说,根本无需逼迫孩子吃饭。

3: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自行选择食物的数量。

1: 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

当我们是刚出生的婴儿时,只要肚子饿了,就会哭闹,要吃。这是大脑食欲中枢(也叫摄食中枢)在起作用,也就是人想吃什么和吃多少是由脑神经决定。只要脑神经感觉到了身体能量不足,自然会引起食欲。

当一个孩子不想吃某种食物的时候,很可能是这类营养摄取过多,身体需要调整。

如果不饿,很可能是体内能量储存足够,无需增加。

很多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发育不良,偏瘦。事实上,胖和瘦很大一个原因是天生的体质。有的父母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横向对比,由此来判断自己孩子的胖瘦,并由此来决定是否应该吃更多或者更少的食物,是不可取的。甚至兄弟姐妹之间也可能由于发育期的不同,胖瘦无法横向对比。

2: 每日所需的能量和各种食物所能提供的能量的真相

第一:食物中所获得的能量和营养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一根香蕉就可以提供84大卡的热量。100克五花肉300大卡,100克的基围虾200大卡,100g巧克力或者奶糖可以提供500大卡。一小盒250ml的牛奶135大卡。一个麦当劳汉堡热量超过400大卡,等等。

一个人除了从食物中获得热量,还需要从食物中获得平衡的营养,即蛋白质,糖,脂肪,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那么一个人每天需要多少营养呢?

1: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原料。成人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1.5g。含蛋白质的食物有植物蛋白,大豆,豆制品或者动物蛋白,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等。

2: 糖:为供给体内热能的主要来源。成人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10—12g。糖分的主要来源是土豆,米饭,面条等。

3: 脂肪:也为热量的主要来源。成人每日每千克体重需1g。脂肪主要由植物油供给。

4: 维生素:成人每天需要的维生素A为2260国际单位,维生素B1、B2、B6、C,分别为1.5~1.8,1.2~2.1,2.70~75毫克。

5: 微量元素:

钙每天的总摄入量为:18 岁到 50 岁之间每天至少 800 到 1000 毫克。

钠、钾、氯分别为6.2~3,0.5克;碘100-140微克;铁、锌、磷、镁分别为10~12,12~16,720~900,300~350毫克。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主要由海产品、新鲜的蔬菜、特别是深绿叶蔬菜及新鲜水果供给,每人每天需要400~500克。

第二:体力劳动或者体育运动中消耗的能量远远低于我们的想象。

一个90公斤的成年人以较高的速度奔跑13公里, 累死累活,消耗的能量只有1000大卡(大约相当于300克五花肉或者500克基围虾)。1小时内以骑行20公里,消耗的能量约为500大卡。普通人饭后以中等偏上的速度散步1小时,消耗的能量只有300-400大卡。(大约一个汉堡包的热量)

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热量呢?

一个75公斤的正常男子,不想增肌或者增重,每天在办公室工作,他一天所需要的能量大约为3000大卡的热量。一个40公斤的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还处于发育期,他每日约需的热量和一个成年男子的最低所需热量相若,也就是3000大卡的热量。

如何在一天的食物中获得3000大卡的热量同时兼顾营养的均衡呢?可以参见以下食谱,假设早中晚餐摄入能量匹配比为900:1200:900. 那么可以选择:

早餐: 鸡蛋两个 86大卡/个*2 = 172 大卡

纯牛奶:250ml: 5大卡/100ml*2.5 = 135大卡

培根60g: 549K大卡/100g*0.6 = 329大卡

总摄入量:897大卡

午餐: 米饭200g 116大卡/100g*2 = 232大卡

京酱肉丝 256大卡/100g*2.5 = 640大卡

苹果一个: 44大卡

午餐总摄入量:1134大卡

晚餐: 意大利面500g 700大卡

香蕉一个: 84大卡

橙汁 250Ml: 150大卡

晚餐总摄入量: 934大卡。

这个食谱中碳水化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大约为: 5:2:2

以上就是一个积极运动并且在成长发育期的40公斤重的小学生在平常所需的饮食量,可以自行调整。

3: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基本原则是:

1: 让孩子决定吃或不吃,吃多少

2: 父母决定吃什么

3: 以正餐为主,尽量减少零食

吃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负责决定孩子吃什么,办法是提供兼顾所需热量,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尽量减少平常的零食。吃不吃或吃多少,由孩子自己决定。长期坚持这些原则,不仅能保证营养的均衡,每天所需的能量充足,而不会导致不必要的肥胖,而且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些习惯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Comments off

一个人如何能中文和英文都达到母语的水平?

最佳路径是:

小学12岁前在中国非国际学校(只用中文教育)就读,同时大量辅助英文原版课外教育,12岁中文思维和语言能力过关以后,初中开始去英文世界接受正规教育直到22岁完成本科。

什么是母语的水平?

1: 听说读写达到母语大学本科毕业的水平。

2: 对母语世界(如中文和英文)的文化,历史,典故,故事的掌握有母语初中毕业的水平。

3: 一个母语的人,与他通过电话讨论某个主题,5分钟内无法听出任何异样(发音,逻辑,语速等)。

4: 对母语国家社会结构,人际关系,思维方式,行为要求的理解和掌握都达到本地人的水平。比如:告诉你,他从小在这个国家长大,你不会怀疑。

我看过很多案例。有美国出生,长大的中国第一代移民的小孩;有台湾长大读到小学毕业后,初中高中大学都在美国完成的留学生;有在美国读到幼儿园,后回中国读完小学后又去美国完成初高中大学教育的美国出生的华裔小孩;还有在美国读完高中,再来中国留学读大学后长期在中国生活的外籍中国留学生。。。。

经过和他们的交流和总结,观察他们的语言能力,了解他们的学习轨迹,发现:以上方法为最佳路径。其他方法,顺序和时间节奏都很难达到双母语,两套系统母语般任意切换的程度。

比如顺序反过来:在美国完成小学教育,12岁后到中国使用中文继续学习,可以达到双母语的熟练程度吗?

我的观察是,不仅很难,而且很可能两种语言系统混乱,导致两种语言的把控能力都很低,这是因为两种语言的难度不同,考虑到人的发育和语言学习的阶段要求,最佳方案是先学习难的语言,再学习容易的语言

1: 中文是象形文字,英文是字母文字,中文的文字和逻辑比英语复杂。

2: 一个观察到的现象是:7岁的孩子掌握1000个英文字就可以看简单的英文书,同一个孩子,要到9岁,掌握3000个中文字才可以看懂一本简单的中文书。

3:古代象形文字的埃及,巴比伦文字都已经停止使用,当地人现在使用的字母文字,也许说明字母文字比象形文字容易学和流传。

4: 中国人只要12岁以后去英语世界继续教育,英文可以达到母语水平。

5: 如果从小在英文系统学习,12岁后再切换到中文,中文几乎不可能达到母语的水平。

比如:著名加拿大籍中国相声演员大山,中文水平非常高,但看过他的一些节目主持和电视采访,任何一个中文母语的人,很快就能发现他语言使用的破绽,从而确定他的母语不是中文。

中美两国将是21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文和英文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世界上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两种文字。如果一个人要分别使用中文和英文的两个世界里游刃有余的发展,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的中文和英文都达到母语的水平。

Comments off

« 上一页 Previous entries « 上一页 · 下一页 » Next entries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