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Tomb Sweeping Holiday, 怀念我真人Chatgpt 助理

About 20 years ago, there was no ChatGPT or smartphones. Only computers and the most popular instant messaging tool at the time, MSN Messenger, were used by Chinese white-collar workers. I had a friend on MSN Messenger who contacted me via email after reading my personal blog.

I liked writing blogs but didn’t like editing them. When I learned that she was the executive assistant of Siemens, a Beijing native, and a high-achieving graduate of a 985 university, I joked that she could help me with my writing. Every time she finished editing, she would send me the first draft via MSN Messenger, and the next morning, she would send me the edited version, making significant changes to the tone and wording. After her editing, the writing became smooth, and the readabil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lso, many of my straightforward and direct expressions were modified to be more elegant and refined, and there were no spelling mistakes.

We maintained this pen pal relationship for several years. Finally, one day, I asked her out for dinner and arranged to meet at a restaurant near the Siemens Building where she worked. I remember she was tall, about 180cm, had no makeup on, wore flat shoes, and was very easy-going. I noticed that she didn’t talk much and preferred to listen. During the dinner, I talked non-stop, and she just listened quietly.

That was the only time we met, and after that day, we returned to our respective lives. I continued to write, and she continued to edit, sending me the edited version the next day. I had become accustomed to having such a helpful assistant.

Several years later, one day, her MSN Messenger signature changed to “Resting for a while, unable to reply, please forgive me.” Also, she did not respond to my inquiries.

Months later, she left a message on MSN Messenger saying, “I am XXX’s mother. XXX passed away due to an incurable illness on XXX year, month, and day. Her farewell ceremony will be held at Babaoshan on XXX year, month, and day. As her friend, please attend.”

For a moment, I didn’t know what to say. After thinking for a long time and hesitating for several days, I finally mustered the courage to reply on MSN Messenger: “I am Tu Nan, XXX’s pen pal. She helped me edit many blog articles in the past, and I am grateful. Please accept my condolences. I will attend the farewell ceremony on time.”

Soon, she replied: “XXX mentioned you many times. She passed away quickly without much pain.”

On the day of the farewell ceremony, I wore a black suit, arrived at Babaoshan on time, and her funeral hall was packed with her friends, colleagues, and relatives, with more than 200 people attending. I presented the flowers I had prepared, bowed in silence, and she lay there quietly, young and with no makeup, just like when I had met her. She looked peaceful in her sleep.

I found her mother and said, “I am Tu Nan, your daughter’s pen pal.” Her mother was very friendly and didn’t show much emotion, just quietly saying, “Nice to meet you.”

Time passed, and I left Beijing to develop in Shenzhen. MSN Messenger was replaced by new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I lost contact with her family completely.

She quietly helped me edit my writing, and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e. Many times, I have wondered, why were there so many people attending her farewell ceremony?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Comments off

2023年清明节,怀念我曾经的真人chatgpt助理

大约20年前,那时候还没有chatgpt,也没有手机,只有电脑和当时最流行的及时通信工具MSN messenger。是中国白领的首选即使聊天工具。我在MSN messenger上有一个朋友,是阅读我个人博客以后通过email联系上我的。

我喜欢写博客,但不喜欢修改。得知她是西门子公司的总裁助理,北京土著,985毕业的高材生后我打趣的说,你可以帮我修改文章。我她每次写完就把初稿通过msn messenger 发给她,第二天早上她就把修改好的文字发给我,并对语气语调进行大规模的修改。经过她的修改,文字通顺,可读性大幅度增加,而且我用的很多理工白袜男的直截了当的表述都会被修改得更加委婉和优美。而且错别字全部没有。

这样的笔友关系维持了几年。终于有一天,我提出来请她吃饭,我就约在她工作的西门子大厦旁边的一个餐馆。记得她很高,有180cm,来的那天素妆,平跟鞋,很随和,我发现她话不多,而且也不太喜欢说话,更喜欢倾听。席间,主要是我滔滔不绝的讲,她只是静静的听着。

这是我和她唯一的一次见面,那天吃饭后,我们又进入各自自己的生活状态,还是我写了文字,她会修改,第二天发给我。这样的助理,我已经成为习惯了。

几年后的某一天,忽然她在msn messenger的签名换成了,休息一段,无法回复,见谅。而且我发给她的询问也没有回。

几个月以后,有一天,她在msn messenger上留言,我是XXX的母亲,XXX患病医治无效,已于xxx年x月x日离世。她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xxx年x月x日在八宝山举行,作为她的生前好友,请您参加。

一时间,我不知说什么好。想了很久,犹豫了几天,终于鼓起勇气在msn messenger回复,我是涂南,xxx的笔友,她以前帮我改过很多博客文章。我十分感谢,同时请您节哀顺变。我会准时参加。

没多久,她回复:xxx提到过你很多次。她走得很快,没有什么痛苦。

告别仪式的当天,我换上了黑色的西装,按时到达八宝山,她的灵堂挤满了生前好友,同事,亲属等,预计超过200人。我献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花,鞠躬默哀,她就安静的躺在那里,年轻的脸庞,素颜,和我见过的一样,安详的睡着。

我找到阿姨,说我就是涂南,您女儿的笔友。阿姨非常友善,记得没有太多的情绪表示,安静的说,幸会幸会。

时过境迁,我离开北京去深圳发展,msn messenger也被新的移动通信方式取代,我和她家也是彻底失去联系。

她默默的帮我修改文章,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少次,我经常在想:为什么她的告别仪式有那么多人参加?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Comments off

职场pua、人生四大选择、人工智能和持续精进

今天和一个前学生一起共进午餐,他毕业10年。经历了人算最重要的一段时间,也就是选择城市,选择职业,选择配偶,生育小孩,买房。
我们回忆了以前的时候,也讨论了职场pua、人生四大选择、人工智能和持续精进等话题。主要论点总结如下:
主题:
* 职场就是一个公平的买卖关系,打工人出售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时间,换回金钱和成长。
* 在职场中,金钱必须足够,否则狂打感情牌是毫无意义的。
* 德国和日本的工匠精神对于中国打工人来说不适用,因为中国实行的是美式的短期雇佣制。
* 人生的四个选择是选城市、选配偶、选工作、买房,依次顺序。(总结就是在一二线高能级城市工作生活,尽最大限度,全额贷款买最大的房子,娶或嫁门当户对的配偶,关注自己的生意,要能够回答:你自己的生意是什么?注意不是打工的地方。
* 过去十年,你已经经过这些选择后,
* 在未来的十年中,应该关注人工智能和持续精进,并用电子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这样回顾自己的成长和经历,会有很多感慨。
结论
在现代社会,金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它只是成就成功的一个方面。关键在于持续精进和跟随人工智能的步伐,以保持竞争力。同时,也要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成长历程,以便未来回顾和总结

Comments off

深圳好啊 我也想来

全国有14亿人,深圳只有2000平方公里,还有一大堆山 塘朗山,梧桐山等等,住不了多少人。极限就是3000答不遛。现在2000多,余下的空位不多了,所以很贵。

你想来,买得起门票吗?

我看见的“深圳人”,都是一代一代积累来的,父母有60-70年代深圳河边抛头颅洒热血的,有80-90年代住罗湖小旅馆混下沙城中村的。这样牺牲掉第一代后的深二代才看上去像个人,没有谁是一来就住深圳湾大平层。

现在来的这些,五A写字楼里的Jack或者Lily,就是90年代的厂妹,要留下来,大约的路线图是这样的:

牛逼985大学毕业在科技园的大厂当码农,年入最少50答不遛,找个研究生配偶(干个公务员,老师啥的,配偶钱不要多,但自由时间要多,学历要高,主管孩子的教育)。两口子刚来时,一无所有,省吃俭用熬5年,加上双方父母4个钱包,一次拿出200个,在深圳北(东莞或者惠州)买个带学区的房子,4房,能住3代人,保姆住厨房,双方老人轮流来看者保姆,鞋柜都摆到走廊里,拉下老脸蹭面积,这样的蜗居大约400-500个。

夫妻两口拼命工作,节衣缩食,省下的要养娃,要还房贷,不能去巴黎,也不能天天星巴克,干15年,熬到40,基本上还清贷款了。

这时候要奋力一搏。把房子卖了,拿出这笔钱做首付,去龙华北(光明,坪山之类的边远地方),买一个房子,大约7-800个,贷款300,再坚持15年。干到退休。把贷款还清。

这30年,男女都要天天锻炼,身体要好,都不能搞小三,不能真离婚,父母不能得病,而且要有自己的退休金,不能去老朋友那里瞎显摆,绝对不能向小两口伸手要钱,小两口自己咬牙切齿熬到老花眼的时候,孩子就大了,要结婚,这套像样的就留给孩子,或者卖掉做首付,孩子再贷个500,还一辈子贷款,就能搬到南山福田之类的地方,活得像个深二代。

老两口自己哪里来哪里去。告老还乡,回到山清水秀的山间大豪斯里去,吃点自家田里的有机蔬菜。如果孩子成器,不和你要钱,这样可以夫妻双方老家大豪斯走走,其他的不要想太多,偶尔回忆一下年轻的梦想,亲一下梦中情人的老照片也是可以的,最后剩下的事情,就等着上帝的召唤了。

if:你不想过这样的生活,or:孩子不成器,

then:孩子就会回到起点,

go to:本文第三段第一行。

ready,set,go!

Comments off

为什么过去二十年我们感受到的通货膨胀和国家公布的CPI指数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通货膨胀是什么?

所谓通货膨胀就是钱的购买力下降。比如去年一个麦当劳汉堡包要10元,今年相同的一个麦当劳汉堡包要11元,买到的东西没变,价格确上涨了1元,也就是10%。 那么相对于消费者,手上的钱的购买力下降了10%。也就是通货膨胀率是10%。

为什么相同的商品价格会涨?

传统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有两个主要原因:

  1. 成本推动 (cost push)的通货膨胀,即成本上升带来的价格上涨。比如:政府提高最低工资导致用工成本上升,或者油价上涨导致运输成本上升。这些额外成本商家会转嫁给客户。
  2. 需求拉动(demand pull)的通货膨胀,即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供应。比如大城市核心地区的房子,由于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住(买)房需求强劲,住房供给不足,供需不平衡,只能涨价,价高者得。

不过,这种传统的经济学观点无法解释大通涨,比如战争期间,物价飙升,钱不如纸的现象。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70年代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学观点是: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就是货币供应超过经济增长。比如一个只有汉堡和钱的市场,原来市场上有10个汉堡,也有100元钱,那么汉堡就是10元一个。现在市场上有20个汉堡(经济增长了1倍),但有300元钱(货币增长了2倍,比经济增长快了1倍),那么汉堡的价格就是15元一个。

由于国家经济增长的数量是公开的信息,所以只要了解国家发行货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通货膨胀的数量。

国家发行货币的数量有以下几个指标:

M0=流通中现金 (与消费密切相关,其数值高代表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

M1=M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代表着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2不包括政府存款、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和存单等。

M2同时反映现实购买力、潜在购买力,流动性偏弱,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按照弗里德曼对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可以理解为:M2 增速 > GDP 增速。


中国的通货膨胀到底是多少的争论。这里就要说一说国家公布的CPI指数和个人感受的通货膨胀的区别了。拿过去20年(2001-2020年)的数据举例:

1: 国家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指标:年均2-3%,由于CPI取样的都是满足大家基本需求的商品,(不包括房价),所以CPI指数也叫做低收入者商品指数”。未来5年预测,CPI是2-3%。

2: 货币超发量计算: 通货膨胀率 = 货币供应增速M2 – GDP增速

年均5.78%,比如汉堡包的价格,这个指数叫做中产指数。未来5年预测是: 3%。

3:基于货币增发量计算:通货膨胀率 = 货币供应增速M2

这个算法没有考虑GDP增长本身需要增发的货币,但是对于房地产市场投资等行为极具参考价值。14.96% ,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个增幅基本就是过去20年,一线城市房价的涨幅。未来5年预测:9%,也就是未来核心城市房地产的价格还会以9%的速度上涨。这个指数叫做“富人资产指数

附带说明: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M2的增值量实际上是信贷创造出来的。

也就是M2 并不是央行故意印钱,而是大量的个人和企业去商业银行借钱(比如个人买房,企业贷款来扩大生产),这些信贷实际上是创造出新的货币的罪魁祸首。所以M2的增长长期超过GDP的核心不是央行印钱,而是市场信心很足,贷款需求旺盛。

不管如何,由于以上三个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应不同的人群,所以不同的人群感受到的通货膨胀是不同的。

站在低收入者的角度,过去20年的物价平均每年上涨大约2-3%。符合国家公布的CPI指数。

站在中产阶级的立场,从基于货币超发的角度,过去20年,总通货膨胀率为207.87%,复合年化通货膨胀率为5.78%。通俗点说:对于基本的生活,比如吃饭,2020年12月31日,307.87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2001年1月1日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这个和过去二十年汉堡包的价格基本是吻合的。

预计在未来十年,对于基本的吃饭,我们的通货膨胀率会在每年3%左右。如果你的钱主要是解决未来吃饭的问题,那么你的投资理财只要3%以上的年化复合收益就可以实现保值来了。

但是站在要去大城市买房的人(有富人,也有刚进城的小年轻)从基于货币增发的角度,过去20年,总通货膨胀率为1524.54%,复合年化通货膨胀率为14.96%。通俗点说:对于核心资产,2020年12月31日,1524.5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2001年1月1日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这个和过去二十年核心城市的房子基本是吻合的。

预计在未来十年,对于核心资产,我们的通货膨胀率会在每年9%左右。如果你的钱要在社会发展或者社会财富积累的过程中不落伍,那么你的投资理财就需要实现9%以上的复合年化收益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

但如何实现年化9%的收益呢?

身处中国一线城市,回顾过去20年,展望未来,看来看去,这条路比较靠谱:

1: 购买核心城市的核心资产。而且要:

2: 用5%左右的利率的贷款。

通过稀缺资产价格的上涨和低于通货膨胀的贷款稀释两个力量,来实现对抗通货膨胀的保值和增值。

Comments off

和深圳的出租车司机大哥吹水

春节期间,在深圳坐出租车。疫情期间,我带着口罩,本来不想说话,司机可能是过年期间客户很少,能接到一个距离远的客户,很高兴。上车就开始吹水,问我有几个小孩,我没有在意,也不想谈个人隐私,顺口说了个数字,他开始说国家政策应该提前几年放开,现在晚了,出生率这么低,人口要崩溃了,老家村里大量房子空无一人。

然后自然就是深圳的房价。说,以后中国没人了,房子肯定便宜得很。问我哪年买的房,我说几年前,他又问:多少钱,我说几万块一平吧。他说:贵死了,这么贵的房子,只有傻逼才会买。这房子,不能吃,不能喝,流动性差,卖给谁?

我说:是啊,一群人其实都是房奴,每个月要供房,舍不得吃,舍不得吃穿,房价这么高,远不如租房好。

司机又说:我来深圳也10多年了,当年看到宝安那里的房子才6000多一平,现在也好几万。要是买了,我也不至于现在还在租房。而且现在小孩也在深圳打工,没有房子找老婆都困难。你们这里现在能卖多少?

我想了半天,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不知道啊。国家说了,房住不炒,我们要相应国家号召,最近市场也不好。

司机说:就是,国家必然出面打击炒房。

我回到:我们小区里面,我认识的,基本都只有自己住的这套,没见过有炒房的人。这么贵,哪来的钱可能买两套。价格的话,据中介说:但只要能降点,比如到20多万一平,1个月内就能卖掉。

他听了,愣了半天,然后大笑起来。我立刻打圆场,说:就是嘛,有钱人都是傻逼,而且深圳的傻逼特别多。比如说:我们小区全是傻逼。

Comments off

创业就是要细分垄断 (互联网创业下半场机会路线图)

创业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平均值毫无意义

在互联网领域,垄断才是核心,而不是竞争 (找到一个细分市场,垄断它)

垄断五部曲:分析,实验,增长,扩张,巩固

顶尖人才决定企业成败

在工业社会中,遵循的是线性的规律,也就是一个一般工人能多生产20%-30%的产品,但是,在信息社会中,遵循的是指数性的规律,也就是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能比一般的人员多作出500%甚至1000%。

挖人的时候不能只靠钱,虽然钱和股份很重要,你还要能讲出公司的愿景,让他们知道,在你的公司里,他们可以扮演伟大的角色。让公司变得更伟大。

一流的人雇佣一流的人才,二流的人雇佣三流的人才。要抱着只招一流人才的信念 – 一定要善待他们,一是他们有一天可能回来,而是影响到你公司的外部形象

打败巨人的是市场环境,是巨人在世界变化趋势下自己衰败而败

互联网把世界变平,小的分散市场结成单一的大市场

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环节,标准化需求,减少多元化,降低交易和准入门槛。降低20%的成本根本不够。

垄断是获得高市值的唯一方式 (互联网的唯一商业模式就是增长和垄断)

对于一个10亿美元级别的上市公司,要做到1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就相当于每个月要销售1亿美元。

不同市场的垄断要素不同,可能是1:品牌/渠道。2:网络效应。3:规模效应。4:技术。5:复杂度和资源消耗。6:独有资源和授权垄断

选择一个变化足够大的市场进入,所以我们选的市场都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用小杠杆撬动大资源 (社交网络是小米做品牌的杠杆,富士康是小米在供应商领域的杠杆)

凭什么你超越里做了那么多同样事情的人

在中国市场,蓝海是暂时的,红海是永恒的

千万不要做自己不擅长或者不了解的东西

解决的问题和需求是已经存在的,而不是你去创造的

如果你想翻牌,只比别人好一点是没用的,要比原来好5倍。

垄断的最大武器是高性价比,性价比可能是把价格压得很低,也可能是把原来奢侈的东西拉到正常的价格。

找到模式的爆发力和破坏力,数倍提升

第三个标准就是极大的提升供给。大幅度提升供给

创始人要想清楚的三件事:战略,资源整合,和执行

与众不同是最好的经济回报

差异性是小公司取胜的唯一机会

优秀额战略要能保证你在开战后有7分胜算

Comments off

5公里长跑的配速级别

我中学的时候练过长跑,参加过1500米和5000米的比赛,还在学校得过奖。大学以后就改练别的项目,比如篮球,游泳。

成年以后,一直坚持平常运动。每周4次的高强度(心跳在每分钟140以上,坚持至少20分钟)的运动(跑步,游泳,网球,篮球,自行车等),一直坚持了几十年。

条件不允许的话,我就坚持跑步。

这十几年,中国的跑步爱好者越来越多。大街上和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跑步的人。

我现在基本上每次只跑3-5公里,保持在5分-5分30秒/公里的配速。大约15年前,我也是跑3-5公里,配速时4-4分30秒。

1、散步级(40分钟到1个小时)

2、入门级(35分钟到40分钟)

3、跑者级(30分钟到35分钟)

4、刻苦级(25分钟到30分钟)经常跑步或者从小就经常参加竞技体育的人,这个成绩通常是成年人的极限。

5、精进级(20分钟到25分钟)配速达到每公里5分以内的都是业余高手

6、业余大神级(跑进20分钟)这些人,通常都是从小就参加过竞技体育训练的专业人士,保持高强度的训练,还需要注意饮食起居。国家二级运动员。高中大学校代表队。

7、国家一级(男子:14分40秒;女子:17分29秒)省市专业长跑队

8、运动健将级(男子:14分15秒;女子:16分30秒)

9、国际运动健将级(男子:13分31秒4;女子:15分54秒7)

10、世界纪录(男子,贝克勒:12分37秒35;女子,迪巴巴:14分11秒15)

Comments off

把资金逼去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个被人玩坏了的概念,大概和鬼一样,每个人都听说过,但好像都不知道是什么定义,所以大家都没见过。

估计大多数人认为实体经济就是制造业,特别是来料加工,比如富士康这种工厂。其他的比如买房子,贷款,银行业应该都不是实体经济。互联网比如阿里巴巴,应该也不算。抖音之类的精神鸦片就更不算了。

不管如何定义,我来说说为什么银行死都不肯把钱借给搞制造业的老板。

1: 传统代工行业的净利润低得吓死人,做得好的代工厂小于5%,别以为自有品牌比如号称经营之神的董小姐的格力能好到哪里去,家电行业的净利润更低,只有1-2%。格力能活着,并不是什么经营有方或者拥有核心科技,而是大资本和聪明的人力觉得家电行业的利润太低,不愿意进来玩而已。

2: 制造业早已产能过剩,导致竞争白热化,看看亚马逊市场上产品就知道中国制造可以多么便宜。

3: 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要求最低工资必须每年上涨,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赶不上人力成本的上涨。进一步挤压净利润。很多制造业工厂上千人辛苦一年,产值好几个亿,净利润算下来不仅没有,甚至还亏了。所以制造业的老板就是活雷锋。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赔钱还要创造就业机会。

4: 计划生育政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工厂工人劳动力供应的严重不足,再次推高直接劳动力成本。

4:特别是过去5年,由于人力成本上涨很快,珠三角地区,比如东莞的工厂外移是个不可逆的趋势。

5: 我国独特的金融制度导致贷款利率偏高。4%年利率便宜吗?

在一个市场竞争白热化,净利润极低,成本不断上涨的趋势下,而且做制造业都需要很大的投资,哪个银行会把4-5%的利率的钱借给净利润不到5%,没有任何抵押的制造业?

所以,所谓的挤压资金去所谓实体经济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资金只会去盈利高,风险低的地方。实体经济恰好相反。

除非把房地产也定义为实体经济,特别是考虑到房地产上下游拉动的几十个产业。

Comments off

11月13日周末聚会的一些话题

一群海归朋友,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11月前后举行一次的蟹(大闸蟹)宴,到今天也有10年了。连续举办10年的聚会也是非常难得。只能说明这些人臭味相投。

这次由车律师组织,连007都有可能换成女的,主办换成女的也是大趋势。地点选在了油松科技大厦的三楼。这里是胡总的物业之一,有单独的宴会房间,是非常好的聚会场所。往年的蟹宴,由于是在外面餐厅包场子,往往都是聊到意犹未尽,到了餐厅下班,比如10点,就被餐厅赶走了。由于这次是胡总自己的物业,而且是从中午12点开始,连续吃了午餐和晚餐,一直聊到半夜12点,连续12个小时,也算创下了蟹宴的记录。不知道当年中国入世谈判有没有连续谈12个小时。

聊天很长,而且参加的人刚好,允许一个人说话。所以话题并不太多。内容也不复杂。这里记录一下谈到的话题和观点。

海外置业

J总几年前在美国投资的佛罗里达的房子,当时放了20%的首付,这些年美国直升机撒钱,经过房价和租金的上涨,去年再抵押贷款,已经把首付全部赚回来,而且现金流为正了。也就是自己没有投入一分的资金,空手套白狼,白白持有一套不断增值而且租金为正的资产。感谢美国的无限量发钞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

相比于中国政府不断的打压,导致2021年全国性的房产价格下降,海外置业今年显得格外抢眼。

不过功夫教授长期看好中国的一线城市的房产的升值潜力,由于我国体制带来的通货膨胀和人口不可避免的大规模进入一线城市带来的需求,从长期来看(比如10年),中国一线城市的涨幅依然高于美国一线城市。这是底层逻辑决定的。短期看,中国政策打压,目前也许是外来几年最低的低点。运气也是实力来保证的。

元宇宙和加密货币

Facebook 开始大局进军元宇宙,也许代表着未来人类在虚拟世界的生活可以部分取代现实生活。可能像电影matrix里面的描写真的要来了。要在虚拟世界里面玩的爽,也要和现实世界一样拥有财富。也就是需要使用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这个方面中国由于各种原因,是不允许自己的国民参与的,也许未来中国会被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世界隔离在外面。或者自己搞一套中文的元宇宙,只在中国这个大局域网玩。由于中国体制上的特点,对于虚拟世界的监管必然很强,也许会抑制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创新。所以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

快捷酒店加盟

国内快捷酒店加盟的生意最近十几年非常火爆,各种品牌层出不穷。比较能够赚钱的品牌有维也纳,橘子,锦江集团旗下的几个品牌。当然最好是拥有自己的物业,如果只是租下来物业进行改造,再加盟的话,利润就很低了。中国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最好的生意当然就是房地产生意,也就是实际上赚的钱主要是房地产的增值,或者说是通货膨胀帮你上青天。而不是赚运营的辛苦钱。

大城市和小城市

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大,而且高收入和高素质的人多,浓度高,经济活力强,未来必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形成虹吸效应。而小城市无可避免的衰败下去。所以要发展事业,甚至找如意郎君都需要留在大城市,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起步很难,退回老家看上去好像很容易,但是自己这一代的躺平,必然要下一代来承受压力。世界上没有容易的事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强烈建议深漂,北漂,不要回去躺平,宁要深圳一张床,不要梧州一栋房。

小城市比如梧州,看上去很舒服的生活,其实底层暗流涌动,政府办事员工资极低,贪腐又被禁止,所以生活其实很不如意。普通老百姓也赚不到什么钱,么有钱没有见识,教育医疗条件也很一般,贫困夫妻百日哀。各种狗血的故事其实在小城市轮番上演。再说了,你回去,如何给你考上浙江大学的孩子在杭州定居支付最少400万的首付?

外企的黄金年代

外企的黄金年代过去很多年了,现在很多外企其实和民企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很多外企制造业也是血汗工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在商业的竞争者就会失败。在商业的环境里,只有适者生存,没有人管你是外企还是国旗还是民企。

中国这些年人力成本高企,环保,合规各种要求,导致企业运行成本高企,如果不是创新驱动的企业,只是简单的来料加工业,只有向内地,东南亚转移。利润越来越低,很多老一辈的企业家现在也是一筹莫展。一大群跟着自己打天下,素质学历很低,能力很低但忠心耿耿的老干部,一群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人,订单不断减少,成本不断上升。自己的孩子也早就不想接班干制造业。转型的话,哪里那么容易啊。看上去无解。总体感觉,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

课外教育

从事课外教育的人今年的日子特别难,这里面有大量海归和高学历的人,由于国家政策,都面临着转型和找新的工作的事情。今年经济情况不好。

海归,985高学历的教育人才要找其他工作。

民企跨界

作为重资产(酒店业)的民企,也在谋求发展,最近就投资进入了外贸的行业,通过网站引流,线下参展获得客户,主要产品是小家电,比如扫地机器人。但是采用的是代理的模式,也就是自己没有工厂,通过网上获得的客户,再把to B的订单下给工厂。这个模式的好处就是启动成本很低,可以迅速做起来,但坏处就是工厂和客户两边都不能很好的粘度。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非常类似于30-40年前刚改开的时候的进出口公司。

挖矿

中国出于稳定的考虑,禁止了小水电厂附近开矿机挖虚拟货币,本来中国有很强的矿机制造和设计的能力,加上内地很多小水电站的电力富余,在中国挖矿能给中国经济创造一定的价值。

禁止以后,这些矿机和矿厂都转移到其他国家比如美国。美国的虚拟货币的交易非常容易,实际上也就是默许了矿厂开始印钱。

Comments off

« 上一页 Previous entries « 上一页 · 下一页 » Next entries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