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Uncategorized

为什么过去二十年我们感受到的通货膨胀和国家公布的CPI指数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通货膨胀是什么?

所谓通货膨胀就是钱的购买力下降。比如去年一个麦当劳汉堡包要10元,今年相同的一个麦当劳汉堡包要11元,买到的东西没变,价格确上涨了1元,也就是10%。 那么相对于消费者,手上的钱的购买力下降了10%。也就是通货膨胀率是10%。

为什么相同的商品价格会涨?

传统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有两个主要原因:

  1. 成本推动 (cost push)的通货膨胀,即成本上升带来的价格上涨。比如:政府提高最低工资导致用工成本上升,或者油价上涨导致运输成本上升。这些额外成本商家会转嫁给客户。
  2. 需求拉动(demand pull)的通货膨胀,即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供应。比如大城市核心地区的房子,由于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住(买)房需求强劲,住房供给不足,供需不平衡,只能涨价,价高者得。

不过,这种传统的经济学观点无法解释大通涨,比如战争期间,物价飙升,钱不如纸的现象。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70年代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学观点是: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就是货币供应超过经济增长。比如一个只有汉堡和钱的市场,原来市场上有10个汉堡,也有100元钱,那么汉堡就是10元一个。现在市场上有20个汉堡(经济增长了1倍),但有300元钱(货币增长了2倍,比经济增长快了1倍),那么汉堡的价格就是15元一个。

由于国家经济增长的数量是公开的信息,所以只要了解国家发行货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通货膨胀的数量。

国家发行货币的数量有以下几个指标:

M0=流通中现金 (与消费密切相关,其数值高代表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

M1=M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代表着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2不包括政府存款、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和存单等。

M2同时反映现实购买力、潜在购买力,流动性偏弱,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按照弗里德曼对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可以理解为:M2 增速 > GDP 增速。


中国的通货膨胀到底是多少的争论。这里就要说一说国家公布的CPI指数和个人感受的通货膨胀的区别了。拿过去20年(2001-2020年)的数据举例:

1: 国家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指标:年均2-3%,由于CPI取样的都是满足大家基本需求的商品,(不包括房价),所以CPI指数也叫做低收入者商品指数”。未来5年预测,CPI是2-3%。

2: 货币超发量计算: 通货膨胀率 = 货币供应增速M2 – GDP增速

年均5.78%,比如汉堡包的价格,这个指数叫做中产指数。未来5年预测是: 3%。

3:基于货币增发量计算:通货膨胀率 = 货币供应增速M2

这个算法没有考虑GDP增长本身需要增发的货币,但是对于房地产市场投资等行为极具参考价值。14.96% ,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个增幅基本就是过去20年,一线城市房价的涨幅。未来5年预测:9%,也就是未来核心城市房地产的价格还会以9%的速度上涨。这个指数叫做“富人资产指数

附带说明: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M2的增值量实际上是信贷创造出来的。

也就是M2 并不是央行故意印钱,而是大量的个人和企业去商业银行借钱(比如个人买房,企业贷款来扩大生产),这些信贷实际上是创造出新的货币的罪魁祸首。所以M2的增长长期超过GDP的核心不是央行印钱,而是市场信心很足,贷款需求旺盛。

不管如何,由于以上三个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应不同的人群,所以不同的人群感受到的通货膨胀是不同的。

站在低收入者的角度,过去20年的物价平均每年上涨大约2-3%。符合国家公布的CPI指数。

站在中产阶级的立场,从基于货币超发的角度,过去20年,总通货膨胀率为207.87%,复合年化通货膨胀率为5.78%。通俗点说:对于基本的生活,比如吃饭,2020年12月31日,307.87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2001年1月1日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这个和过去二十年汉堡包的价格基本是吻合的。

预计在未来十年,对于基本的吃饭,我们的通货膨胀率会在每年3%左右。如果你的钱主要是解决未来吃饭的问题,那么你的投资理财只要3%以上的年化复合收益就可以实现保值来了。

但是站在要去大城市买房的人(有富人,也有刚进城的小年轻)从基于货币增发的角度,过去20年,总通货膨胀率为1524.54%,复合年化通货膨胀率为14.96%。通俗点说:对于核心资产,2020年12月31日,1524.5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2001年1月1日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这个和过去二十年核心城市的房子基本是吻合的。

预计在未来十年,对于核心资产,我们的通货膨胀率会在每年9%左右。如果你的钱要在社会发展或者社会财富积累的过程中不落伍,那么你的投资理财就需要实现9%以上的复合年化收益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

但如何实现年化9%的收益呢?

身处中国一线城市,回顾过去20年,展望未来,看来看去,这条路比较靠谱:

1: 购买核心城市的核心资产。而且要:

2: 用5%左右的利率的贷款。

通过稀缺资产价格的上涨和低于通货膨胀的贷款稀释两个力量,来实现对抗通货膨胀的保值和增值。

Comments off

和深圳的出租车司机大哥吹水

春节期间,在深圳坐出租车。疫情期间,我带着口罩,本来不想说话,司机可能是过年期间客户很少,能接到一个距离远的客户,很高兴。上车就开始吹水,问我有几个小孩,我没有在意,也不想谈个人隐私,顺口说了个数字,他开始说国家政策应该提前几年放开,现在晚了,出生率这么低,人口要崩溃了,老家村里大量房子空无一人。

然后自然就是深圳的房价。说,以后中国没人了,房子肯定便宜得很。问我哪年买的房,我说几年前,他又问:多少钱,我说几万块一平吧。他说:贵死了,这么贵的房子,只有傻逼才会买。这房子,不能吃,不能喝,流动性差,卖给谁?

我说:是啊,一群人其实都是房奴,每个月要供房,舍不得吃,舍不得吃穿,房价这么高,远不如租房好。

司机又说:我来深圳也10多年了,当年看到宝安那里的房子才6000多一平,现在也好几万。要是买了,我也不至于现在还在租房。而且现在小孩也在深圳打工,没有房子找老婆都困难。你们这里现在能卖多少?

我想了半天,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不知道啊。国家说了,房住不炒,我们要相应国家号召,最近市场也不好。

司机说:就是,国家必然出面打击炒房。

我回到:我们小区里面,我认识的,基本都只有自己住的这套,没见过有炒房的人。这么贵,哪来的钱可能买两套。价格的话,据中介说:但只要能降点,比如到20多万一平,1个月内就能卖掉。

他听了,愣了半天,然后大笑起来。我立刻打圆场,说:就是嘛,有钱人都是傻逼,而且深圳的傻逼特别多。比如说:我们小区全是傻逼。

Comments off

创业就是要细分垄断 (互联网创业下半场机会路线图)

创业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平均值毫无意义

在互联网领域,垄断才是核心,而不是竞争 (找到一个细分市场,垄断它)

垄断五部曲:分析,实验,增长,扩张,巩固

顶尖人才决定企业成败

在工业社会中,遵循的是线性的规律,也就是一个一般工人能多生产20%-30%的产品,但是,在信息社会中,遵循的是指数性的规律,也就是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能比一般的人员多作出500%甚至1000%。

挖人的时候不能只靠钱,虽然钱和股份很重要,你还要能讲出公司的愿景,让他们知道,在你的公司里,他们可以扮演伟大的角色。让公司变得更伟大。

一流的人雇佣一流的人才,二流的人雇佣三流的人才。要抱着只招一流人才的信念 – 一定要善待他们,一是他们有一天可能回来,而是影响到你公司的外部形象

打败巨人的是市场环境,是巨人在世界变化趋势下自己衰败而败

互联网把世界变平,小的分散市场结成单一的大市场

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环节,标准化需求,减少多元化,降低交易和准入门槛。降低20%的成本根本不够。

垄断是获得高市值的唯一方式 (互联网的唯一商业模式就是增长和垄断)

对于一个10亿美元级别的上市公司,要做到1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就相当于每个月要销售1亿美元。

不同市场的垄断要素不同,可能是1:品牌/渠道。2:网络效应。3:规模效应。4:技术。5:复杂度和资源消耗。6:独有资源和授权垄断

选择一个变化足够大的市场进入,所以我们选的市场都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用小杠杆撬动大资源 (社交网络是小米做品牌的杠杆,富士康是小米在供应商领域的杠杆)

凭什么你超越里做了那么多同样事情的人

在中国市场,蓝海是暂时的,红海是永恒的

千万不要做自己不擅长或者不了解的东西

解决的问题和需求是已经存在的,而不是你去创造的

如果你想翻牌,只比别人好一点是没用的,要比原来好5倍。

垄断的最大武器是高性价比,性价比可能是把价格压得很低,也可能是把原来奢侈的东西拉到正常的价格。

找到模式的爆发力和破坏力,数倍提升

第三个标准就是极大的提升供给。大幅度提升供给

创始人要想清楚的三件事:战略,资源整合,和执行

与众不同是最好的经济回报

差异性是小公司取胜的唯一机会

优秀额战略要能保证你在开战后有7分胜算

Comments off

5公里长跑的配速级别

我中学的时候练过长跑,参加过1500米和5000米的比赛,还在学校得过奖。大学以后就改练别的项目,比如篮球,游泳。

成年以后,一直坚持平常运动。每周4次的高强度(心跳在每分钟140以上,坚持至少20分钟)的运动(跑步,游泳,网球,篮球,自行车等),一直坚持了几十年。

条件不允许的话,我就坚持跑步。

这十几年,中国的跑步爱好者越来越多。大街上和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跑步的人。

我现在基本上每次只跑3-5公里,保持在5分-5分30秒/公里的配速。大约15年前,我也是跑3-5公里,配速时4-4分30秒。

1、散步级(40分钟到1个小时)

2、入门级(35分钟到40分钟)

3、跑者级(30分钟到35分钟)

4、刻苦级(25分钟到30分钟)经常跑步或者从小就经常参加竞技体育的人,这个成绩通常是成年人的极限。

5、精进级(20分钟到25分钟)配速达到每公里5分以内的都是业余高手

6、业余大神级(跑进20分钟)这些人,通常都是从小就参加过竞技体育训练的专业人士,保持高强度的训练,还需要注意饮食起居。国家二级运动员。高中大学校代表队。

7、国家一级(男子:14分40秒;女子:17分29秒)省市专业长跑队

8、运动健将级(男子:14分15秒;女子:16分30秒)

9、国际运动健将级(男子:13分31秒4;女子:15分54秒7)

10、世界纪录(男子,贝克勒:12分37秒35;女子,迪巴巴:14分11秒15)

Comments off

把资金逼去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个被人玩坏了的概念,大概和鬼一样,每个人都听说过,但好像都不知道是什么定义,所以大家都没见过。

估计大多数人认为实体经济就是制造业,特别是来料加工,比如富士康这种工厂。其他的比如买房子,贷款,银行业应该都不是实体经济。互联网比如阿里巴巴,应该也不算。抖音之类的精神鸦片就更不算了。

不管如何定义,我来说说为什么银行死都不肯把钱借给搞制造业的老板。

1: 传统代工行业的净利润低得吓死人,做得好的代工厂小于5%,别以为自有品牌比如号称经营之神的董小姐的格力能好到哪里去,家电行业的净利润更低,只有1-2%。格力能活着,并不是什么经营有方或者拥有核心科技,而是大资本和聪明的人力觉得家电行业的利润太低,不愿意进来玩而已。

2: 制造业早已产能过剩,导致竞争白热化,看看亚马逊市场上产品就知道中国制造可以多么便宜。

3: 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要求最低工资必须每年上涨,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赶不上人力成本的上涨。进一步挤压净利润。很多制造业工厂上千人辛苦一年,产值好几个亿,净利润算下来不仅没有,甚至还亏了。所以制造业的老板就是活雷锋。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赔钱还要创造就业机会。

4: 计划生育政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工厂工人劳动力供应的严重不足,再次推高直接劳动力成本。

4:特别是过去5年,由于人力成本上涨很快,珠三角地区,比如东莞的工厂外移是个不可逆的趋势。

5: 我国独特的金融制度导致贷款利率偏高。4%年利率便宜吗?

在一个市场竞争白热化,净利润极低,成本不断上涨的趋势下,而且做制造业都需要很大的投资,哪个银行会把4-5%的利率的钱借给净利润不到5%,没有任何抵押的制造业?

所以,所谓的挤压资金去所谓实体经济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资金只会去盈利高,风险低的地方。实体经济恰好相反。

除非把房地产也定义为实体经济,特别是考虑到房地产上下游拉动的几十个产业。

Comments off

11月13日周末聚会的一些话题

一群海归朋友,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11月前后举行一次的蟹(大闸蟹)宴,到今天也有10年了。连续举办10年的聚会也是非常难得。只能说明这些人臭味相投。

这次由车律师组织,连007都有可能换成女的,主办换成女的也是大趋势。地点选在了油松科技大厦的三楼。这里是胡总的物业之一,有单独的宴会房间,是非常好的聚会场所。往年的蟹宴,由于是在外面餐厅包场子,往往都是聊到意犹未尽,到了餐厅下班,比如10点,就被餐厅赶走了。由于这次是胡总自己的物业,而且是从中午12点开始,连续吃了午餐和晚餐,一直聊到半夜12点,连续12个小时,也算创下了蟹宴的记录。不知道当年中国入世谈判有没有连续谈12个小时。

聊天很长,而且参加的人刚好,允许一个人说话。所以话题并不太多。内容也不复杂。这里记录一下谈到的话题和观点。

海外置业

J总几年前在美国投资的佛罗里达的房子,当时放了20%的首付,这些年美国直升机撒钱,经过房价和租金的上涨,去年再抵押贷款,已经把首付全部赚回来,而且现金流为正了。也就是自己没有投入一分的资金,空手套白狼,白白持有一套不断增值而且租金为正的资产。感谢美国的无限量发钞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

相比于中国政府不断的打压,导致2021年全国性的房产价格下降,海外置业今年显得格外抢眼。

不过功夫教授长期看好中国的一线城市的房产的升值潜力,由于我国体制带来的通货膨胀和人口不可避免的大规模进入一线城市带来的需求,从长期来看(比如10年),中国一线城市的涨幅依然高于美国一线城市。这是底层逻辑决定的。短期看,中国政策打压,目前也许是外来几年最低的低点。运气也是实力来保证的。

元宇宙和加密货币

Facebook 开始大局进军元宇宙,也许代表着未来人类在虚拟世界的生活可以部分取代现实生活。可能像电影matrix里面的描写真的要来了。要在虚拟世界里面玩的爽,也要和现实世界一样拥有财富。也就是需要使用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这个方面中国由于各种原因,是不允许自己的国民参与的,也许未来中国会被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世界隔离在外面。或者自己搞一套中文的元宇宙,只在中国这个大局域网玩。由于中国体制上的特点,对于虚拟世界的监管必然很强,也许会抑制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创新。所以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

快捷酒店加盟

国内快捷酒店加盟的生意最近十几年非常火爆,各种品牌层出不穷。比较能够赚钱的品牌有维也纳,橘子,锦江集团旗下的几个品牌。当然最好是拥有自己的物业,如果只是租下来物业进行改造,再加盟的话,利润就很低了。中国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最好的生意当然就是房地产生意,也就是实际上赚的钱主要是房地产的增值,或者说是通货膨胀帮你上青天。而不是赚运营的辛苦钱。

大城市和小城市

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大,而且高收入和高素质的人多,浓度高,经济活力强,未来必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形成虹吸效应。而小城市无可避免的衰败下去。所以要发展事业,甚至找如意郎君都需要留在大城市,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起步很难,退回老家看上去好像很容易,但是自己这一代的躺平,必然要下一代来承受压力。世界上没有容易的事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强烈建议深漂,北漂,不要回去躺平,宁要深圳一张床,不要梧州一栋房。

小城市比如梧州,看上去很舒服的生活,其实底层暗流涌动,政府办事员工资极低,贪腐又被禁止,所以生活其实很不如意。普通老百姓也赚不到什么钱,么有钱没有见识,教育医疗条件也很一般,贫困夫妻百日哀。各种狗血的故事其实在小城市轮番上演。再说了,你回去,如何给你考上浙江大学的孩子在杭州定居支付最少400万的首付?

外企的黄金年代

外企的黄金年代过去很多年了,现在很多外企其实和民企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很多外企制造业也是血汗工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在商业的竞争者就会失败。在商业的环境里,只有适者生存,没有人管你是外企还是国旗还是民企。

中国这些年人力成本高企,环保,合规各种要求,导致企业运行成本高企,如果不是创新驱动的企业,只是简单的来料加工业,只有向内地,东南亚转移。利润越来越低,很多老一辈的企业家现在也是一筹莫展。一大群跟着自己打天下,素质学历很低,能力很低但忠心耿耿的老干部,一群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人,订单不断减少,成本不断上升。自己的孩子也早就不想接班干制造业。转型的话,哪里那么容易啊。看上去无解。总体感觉,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

课外教育

从事课外教育的人今年的日子特别难,这里面有大量海归和高学历的人,由于国家政策,都面临着转型和找新的工作的事情。今年经济情况不好。

海归,985高学历的教育人才要找其他工作。

民企跨界

作为重资产(酒店业)的民企,也在谋求发展,最近就投资进入了外贸的行业,通过网站引流,线下参展获得客户,主要产品是小家电,比如扫地机器人。但是采用的是代理的模式,也就是自己没有工厂,通过网上获得的客户,再把to B的订单下给工厂。这个模式的好处就是启动成本很低,可以迅速做起来,但坏处就是工厂和客户两边都不能很好的粘度。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非常类似于30-40年前刚改开的时候的进出口公司。

挖矿

中国出于稳定的考虑,禁止了小水电厂附近开矿机挖虚拟货币,本来中国有很强的矿机制造和设计的能力,加上内地很多小水电站的电力富余,在中国挖矿能给中国经济创造一定的价值。

禁止以后,这些矿机和矿厂都转移到其他国家比如美国。美国的虚拟货币的交易非常容易,实际上也就是默许了矿厂开始印钱。

Comments off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别

三十年前,在外企上班就代表着高收入,男男女女头发打上摩丝,男的西装革履,女的套装黑丝,出入5A写字楼,住五星级酒店,每年北京买一套房,大城市的漂亮伊萨贝拉。刘,哭着喊着嫁给你。

这些年外企的光环退去。不仅背靠的母国软实力下跌,在中国市场的企业利润下滑,一直让人羡慕的外企高福利也日薄西山。企业黯然撤出中国市场时有耳闻。

流程管理vs结果管理

外企很重视流程管理,也就是神马事情都需要先建立流程,只要严格按照流程走了,哪怕结果不尽人意,管理人员也无需负责。

比如美国完全按照选举流程选总统,上届是推特治国川建国同志,这届是悄然无声瞌睡乔小生。国家治理好不好,无所谓,反正按照流程选了。选举的时候有一半的人选了你,还有一半的人没选你。无论你做什么,肯定有一半的人反对。支持率不可能超过50%。

这样的流程管理最后就演变成一种程序正义,公司里面一群管理人员,能晋升的都是程序制定大师。“We did nothing wrong”。我们啥也没做错。但是我们输了。诺基亚的CEO如是说。他的意思是:我们按照流程走了,公司垮了不是我的责任。

中国公司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最好的例子就是邓公的“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理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管理效率很高,只要最高领导人头脑清楚,决策正确,中层领导执行力到位,那么治理效果就很好。

实用主义的坏处就是管理层责任巨大。比如我国政府是一个无限责任公司,在疫情面前就不可能躺平,要负责到底。不像国外,总统首相都感染,前国务卿都感染走了,也无需负责。

责任和权力是相辅相成的,无限的责任必然需要无限的权力。所以中国企业都是第一把手权力巨大,无人监控。但必须对结果负责。KPI考核,不管你如何做到的,只要做到了,就是肾宝:他好,我也好。

外企的流程管理和程序正义,导致了臃肿的中层管理人员,各种会议层出不穷,开会是管理人员主要工作,无人负责,公司运营成本奇高。

国外大公司这么搞还不死,它是如何赚钱的呢?其实主要靠两点:

1:市场垄断(制造业时代的每个细分行业基本都是两家独大,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麦当劳vs汉堡王,希捷科技vs西部数据。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效率奇高,就逐渐变成了一家独大,亚马逊,非死不可,推特,优步),

2:靠收购创新小公司来获得创新和消灭潜在竞争对手。

Comments off

中国发达以后很可能是这样

我20多年前去美国留学,发现老外基本上的套路就是:

1: 小镇上读书,高中毕业后,

2: 考上大学的离开小镇,没考上的就在小镇上找个工作,无外乎女的做餐厅服务员,超市收银,男的种地(开农业机械)或者汽车修理。

3: 上大学的,毕业以后在城市里找个工作,最厉害的(常春藤),去了一线城市,比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进入高科技行业,大厂如谷歌,非死不可(迈达)等。普通大学(big ten)毕业的去了二三线城市,比如明尼阿波利斯,达拉斯,拉斯维加斯,做高端制造业比如英特尔,西捷科技。

4: 过了一些年,有些人在大城市混不下去,过几年也回到小镇上。这就发生电影上的桥段,男主衣锦还乡(其实是混不下去)金榜题名(普通大学)再遇高中甜心,已经变成水桶腰的邻居大妈,嫁给村头的二愣子机修大哥。但看到在城里见过世面,温文尔雅,见识无双,英俊潇洒的皮特,春心荡漾,搞上了暧昧的三角恋。

5: 除了大城市,广大地区全是山清水秀,好山好水好无聊的地方。娱乐基本靠腿(hiking)。

6: 只有几个城市才有高薪的大厂工打。其他工作,实际上都是可以被机器完全替代的劳动力。

7: 各种电台,电视台深夜悄悄话里都是都是你闻所未闻的家庭狗血剧情,被铁齿铜牙的霸道女律师一顿臭骂。

8: 共同富裕了,主要是税收劫富济贫。二愣子机修大哥也是开着长城哈弗(福特F150)大皮卡。华尔街精英可能还没车挤地铁,压力也很大,头一年还分红几百万,call in 俄罗斯嫩模,今年就高杆杆要跳楼。主要是税收吓死人。想尽办法税费拿走你超过60%的收入。绿草如茵,白云悠悠,小河潺潺,流淌着的都是中产阶级的税金。房产税,遗产税,IRS,总有一款适合你。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税收,不能停。

9: 村村通公路,双向两车道,水泥路,其实没啥车。因为没啥人。

10: 人际关系简单,主要靠法律,各种法律。国家管理简单,主要靠税收,各种税收,太多太多。多到,哈佛博士都搞不懂,所以全社会都是律师和会计。不产生任何价值,全是流程管理。

Comments off

作为老板如何管理一个公司?

无外乎就是把赚来的钱分好。

小型公司,比如少于100人的公司,老板基本上会认识所有的人,无需太多的管理制度,甚至故意用非常少的制度,管理流程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大型公司,比如多余1000人的公司,只能用以下两条。

1: 可以量化的事情,尽量全部量化,并把指标直接和个人收入挂钩。

比如单位的司机管理就可以细致到按照开车的距离来计算月绩效奖励。

如果是生产型的公司,最好的管理方式当然是计件制度和JIT精确生产。(计件制度可以保证最大限度的提高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保持分配的公平和公正)。JIT精确生产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周转,减少在制品。从而降低系统浪费。

只有能够量化的事情,才能监管和优化。

2: 不能量化的事情,要把信得过的人放在决策的位置上。

Comments off

极低和稳定的利润率

某集团1万人,在广西苍梧,广东河源,广东东莞,菲利宾都有工厂。主要产品是给麦当劳生产塑料玩具。

通过和周围的人聊天,我很快就发现:公司不赚钱(公司的股票已经20年不涨了),股东不赚钱(净利润只有销售额的1%),员工不赚钱(都是在边远地区,以当地最低工资为基础的时薪制员工占全体员工的90%,算高收入的年薪制的经理不到全体员工的0.5%),整个行业不赚钱(无论是我们还是其他竞争工厂,利润率之低超过想象,完全靠精细的管理和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地区赚取人工费的差价),似乎做这个行业似乎是完全是一种社会福利,就是为了给员工发工资(虽然很低,但是早就了大量的就业),给地方政府交社保和税费(地方政府非常欢迎这类造就大量就业的公司),给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总之,公司上下(股东,老板,工人,职员)似乎没有人赚钱。

经过观察,最后终于发现只有一种人赚了。就是在这里工作的公司管理人员,(占总员工人数不到0.5%的年薪制的员工),他们赚钱其实不是赚的工资,而是赚了工资以后,投入来珠三角的房地产,这些年房地产价格飞涨,导致买了房子的管理人员资产很大。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赚了的,也有一定比例的管理人员没有买在珠三角,而是回老家等地买房,这些人资产就和一线城市的人差别很大了。

我看到的一个闭环就是:

  1. 打工赚钱,最好是高收入的年薪制度。低收入和时薪员工都是不行的。
  2. 投入人口流入地区(比如珠三角)的房地产(红本商品房,甚至是小产权)
  3. 由于增值很快,把增值部分套出来,再次投入房地产
  4. 每个上涨周期,重复上面3步

和公司内部人士聊天,发现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有6-7家,有上市公司,有私人老板,开厂的地方也很多,在清远,重庆,东南亚开工厂,每个人的运营理念不同,手段不同,但有一个核心点:

有没有自有厂房成为公司资产的唯一衡量指标。

自有厂房的公司还有一些资产。自有厂房的工厂,干死干活这些年,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几栋厂房。实际上公司运营根本不赚钱。

租厂房的都是只剩下一堆库存,破旧机器,等着拿补偿的员工。

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率经过市场长期的发展,已经非常稳定了,一定是低到了让新的进入者犯不上进入,又让前几名不愿意轻易放低的鸡肋状态。

Comments off

« 上一页 Previous entries « 上一页 · 下一页 » Next entries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