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庐山记行 2018-11-8 到 11

南门是我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09年到12年毕业的研究生组成的一小团体,毕业以后,从14年开始,每年都在11月初举行一次聚会。过去的5年,分别是14年北京,15年成都,16年杭州,17年上海,今年去的是南昌和庐山。

有一个学生在南昌工作,他先去了长春的一汽做制造工程师,过了2年半“吃喝等死”的生活。由于毕业旅行去了杭州,在灵隐寺门口,遇到了现在的老婆,而那时女朋友在南昌工作,为了在事业上有所长进,南下南昌,进入招商银行工作之间,短短5年,已经成为部门经理。

我是周四下午乘高铁到南昌的,从深圳出发的高铁经过长沙以后转向东,大约5小时半到达南昌。到达南昌西站的时候是晚场10点多,从高铁站出来,坐上出租车,直奔酒店,一路上能看到赣江两岸高楼大厦的灯光秀,非常壮观。我下榻的是南昌瑞颐大酒店,这是一栋在滕王阁边的超高层建筑,我住在58楼,楼下就是滕王阁和赣江,对岸就是南昌新区,可谓一线江景。入住以后,我去了楼下的一家仍然开门的长沙米粉店吃了些东西。回到酒店休息。

第二天一早,我开窗一看,发现楼下被浓浓的雾气覆盖,由于房间非常高,在云山雾罩之上,能看到对岸的绿地大厦以及几个超高层建筑的顶端沐浴在金色的朝阳下,下面就是云海,蔚为壮观。这是我第一次在房间里看到云海的壮观景色。在酒店里吃过早饭,我先去了位于老城区的八一公园和八一广场,八一广场体量很大,有八一纪念碑,碑上刻有解放军的创业历程,由于是周五,游客并不多。八一公园离八一广场不远,骑共享单车很快就到,其实就是一个湖区组成的,类似昆明的翠湖,我猜是以前赣江的一个支流形成的。看完这两个景点,我去到八一纪念馆,但是被门卫告知,中午休息,要下午2点才上班,公共场所午休是内地的一个特点,通常是政府部门,但公共纪念馆还要午休,也是少见。我没有等待,而是直接回到酒店休息,等待雾气散去。

下午5点,日薄西山,这时候笼罩南昌一天的雾气已经消失,我带上无人机,去了南昌博物馆附近的赣江边一处无人的河岸放飞。这个地方离滕王阁有500米左右的直线距离,夕阳西下,在镜头里,金色的夕阳慢慢下沉到西岸高楼大厦组成的天际线后面,市区和街道上的灯光渐渐亮起来,6点整,滕王阁的彩灯初上,远处的夕阳,对岸高楼大厦的灯光,江上的反光,滕王阁的灯火,构成了古城南昌焕发现代光芒的壮丽景色。

航拍结束,南昌的学生开车来接我,一起去了酒店附近的一个赣菜餐厅吃饭,聊了他这些年的发展和未来的计划,10点过后,其他的小伙伴纷纷到达,大家又去酒店附近的一个江西瓦罐汤店吃了夜宵,回到酒店房间,看着对岸的灯光,边喝啤酒边聊天,大家讲述这一年来的变化,我发现在二线城市的同学们全部已经买房,结婚了,大多数已经有了孩子或者有了孩子的计划。而在上海的同学也都买了房子,虽然面积很小,由于过去三年全国房价普遍上涨近一倍,所以在北京三年前没有买房的同学,由于结婚生子,必须考虑学区房,而能够居住的三室一厅的学区房,在北京要近千万。算上各种费用加上百分之三十的首付,要买千万的学区房,要一次性拿出啊近四百万的现金,即使算上男女双方父母的“六个钱包”的支持,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可谓“长安居,大不易”啊。

第二天早上,又有一些同学来到南昌,大家9:30在酒店大堂汇合,然后去了附近的一家米粉店吃饭,各种米粉的做法,加上南昌地道的瓦罐汤,很好吃。吃过早饭,我们一行8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分乘两辆车,驱车前往庐山。南昌到庐山的车程是1个半小时。今天天气不太好,路上下起了小雨,到达庐山的南门,发现游客很少,庐山是5A景区,门票要160元,景区内的旅游大巴要90元。我们把车留在了南门的停车场,坐景区大巴上山,大约40分钟,我们来到了牯岭镇。我们预定的酒店就在美卢公馆傍边。

放下行李,我们坐庐山的旅游公交车去了五老峰景区,天公不作美,路上大雾弥漫,爬上第二峰,大约有20分钟,雾气散去,能看到周边的山峰和山下的村庄,大家兴奋的拍摄庐山的云海。很快大雾又翻滚过来。

回到牯岭镇,我们去了著名的“杨厨”吃饭,是改良的赣菜,菜量很大,价格不贵,我们一行8人,大家吃的酒足饭饱,除去酒水,价格也就500多元。对于元一个在5A景区内的餐厅,这个价格是非常实惠了。

吃过晚饭,我们在牯岭镇上走了走,买了些小吃和黄酒,回到酒店,大家聚在一起聊天,谈论各自这些年的发展,工作,生活上的挑战,未来的计划等。讨论了宏观经济,中美贸易战,职业生涯,中国房地产走势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所有的同学,在毕业后的5年内,基本上已经选择了长期发展的城市,选定了自己的职业,绝大多数已经结婚,部分已经有了小孩。这些年的努力,大家在家庭和事业上都有很好的发展。

由于大家聊天一直到凌晨两点,第二天上午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大家约好了早上10:30在美卢的公交车站集合,我和大部队去了美卢公馆参观,是当年宋美龄和蒋介石夏天避暑的地方,后来很多名人,如毛泽东等都在此下榻过。

参观完美卢,我们坐公交车下山,大约40分钟,车回到南门,在那里,我们开上了自己的车,回南昌,由于高速公路到处都在维修,加上一起车祸,导致回南昌的高速路大堵车,耽误了近1个半小时,所以我们直接去了机场,在机场附近吃了午饭,一部分同学乘飞机离开,余下的乘车回到南昌。

我的飞机是晚上10点的,所以我和余下的几个人,去了滕王阁游玩,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历史上重修了29次,现在的滕王阁是1989年建好的,据说在唐朝的滕王阁旧址以西100米处,也就是向赣江江岸移动了100米。

游玩滕王阁后,我们去了江对岸的秋水广场,与江东岸的老区低矮破败的房子不同,这里到处是高楼,秋水广场很大,每天晚上有音乐喷泉表演,我们走去江边的沙滩,在那里升起了无人机,在高空,观看了音乐喷泉的壮观表演。

江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庐山,三清山,武功山,井冈山,鄱阳湖,婺源,景德镇等。这次南昌庐山的旅游时间很紧,主要是见了学生,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乘坐机场大巴,从市区到昌北机场,坐上9:50的飞机,顺利回到深圳。

总结:

南昌缺乏经济的活力,民营企业很少,和无数内地的城市一样,最好的工作就是在体制内旱涝保收的工作

  1. 由于江西的经济不发达,作为省会的南昌经济也很一般。
  2. 南昌的工资水平较低,房价也很低,消费水平低,算一个弱三线城市。
  3. 南昌的老城区非常破败,但赣江西面的新区高楼林立,有20年前上海浦东发展的气势。未来南昌的中心毫无疑问就在这里。

Comments off

处理员工矛盾的方法

要点:

  1. 对事不对人
  2. 激励和晋升系统最大限度只按照可量化的数据
  3. 理解1/3的人喜欢你,1/3的人讨厌你,1/3的人不关心你是谁
  4. 凡事都有两面,一定要听完所有人的陈述
  5. 不要现场做决定,多数情况,员工只想要一个听众

1: 对事不对人

管理就是管事,管人,管钱,既然要管人,处理员工的矛盾就是一个重要的技能。我对于员工之间的矛盾,向来的态度是对事不对人,我批评,表演,奖励都是针对某一件事情的,绝对不会针对某一个人。

2: 激励和晋升系统最大限度只按照可量化的数据

所谓同事,就是一起共事的人,一群毫无关系的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公司的商业目标)一起做事,所以我从来不在公司里面拉帮结伙,所有的人都是临时拼凑在一起的,一旦离开公司,大家都是路人。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对于所有公司内部的激励和晋升都只看数据,而与各人和我的感情毫无关系。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公司的管理流程,也大幅度降低了员工之间的互相猜忌,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3: 理解1/3的人喜欢你,1/3的人讨厌你,1/3的人不关心你是谁

把公司的人分为三种:1/3的人喜欢你,1/3的人讨厌你,1/3的人不关心你是谁,同时,我也会喜欢1/3的人,讨厌1/3的人,根本不关心另外1/3的人。

这就是生活和工作的本质。

我在不同的场合讲述以上的论点,同时,我也会要求员工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同事之间的关系。

所以有员工来抱怨或者投诉,我都会先重复上面这句话,然后再仔细听陈述的事实。

4:凡事都有两面,一定要听完所有人的陈述

每次员工来找我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都会带着很强烈的感情色彩,比如某某某一直对我。。。特别。。。永远,之类的形容词,我是一概不听的,我会拿出一支笔,一张纸,记下员工的陈述的主要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具体的表达,结果等等,所有的关键点都记下来,好像一个案情陈述一样。

记录完结,我会给员工一行一行的看,看完以后,我会说:这是你说的全部事实?是的话,请你签字。

然后我会找到另外的一方,同样的方法记录事情的经过。

在听完双方陈述的事实以后,我会形成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事实。

5: 不要现场做决定

所有的员工都会希望你现场表态,永远不要这样。

很多情况下,员工只想找一个人倾述一下,过一会儿就没有关系了,或者情绪激动,夸大其词。所以永远不要现场做任何决定,通常要考虑考虑。

在了解了事实以后,就可以把问题分为两个部分:

1: 员工自己的问题

2: 管理的问题。

如果是员工自己的问题,比如就是不喜欢某人,可以考虑换岗,要求以职业人士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如果是管理的问题,比如分配的任务或者激励体制不合理,就需要管理人员想出处理的方法了。

Comments off

西安记行 2018-8-5 到 12

我是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对于学生时代的西安还是比较熟悉的,毕业这么多年没有回过西安,这次趁着孩子暑假,和家人一起去西安度过一周时间。

我们乘坐飞机直飞咸阳机场,出了机场叫了出租车,奔向预先订好的酒店,西安的机场在咸阳市,在西安城西北面,离市区很远,我订的酒店在交大东南门的对面,打车过去大约45公里,要170元。下了高速公路,就进入西安的二环路和兴庆路,酒店其实在一个居民楼里,其实是一个大的airbnb,是一个交大的博士开的公司,公司租下很多套房子,装修以后然后再按照天,周,月登不同的时间段租客人,由于是居民楼,所以房间比较大,而且厨房,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房间就在交大的东南门口,所以去交大非常方便。

住下以后,我们去附近的一个砂锅店吃饭,这家砂锅不是我印象中的浓汤足料,而是有很多味精,并不好吃,是我在西安吃过唯一不满意的餐饮。吃过饭,我迫不及待的去了交大校园。东南门进去就是运动场,当年经常在操场跑步,操场周围的建筑和当年一模一样,连操场旁边放器材的房子都没有任何变化。在交大里面,我还去了当年自己住过的23舍和门口的食堂,现在的23舍改名叫西11舍,楼房和房间都没有任何变化,107房间里面依然摆放着4张高低高低床,不过现在下铺是一张桌子和一个柜子,里面只能住4个人。门口的食堂房子依旧,已经不是食堂,而改为办公室了。23舍门口的空地以前是篮球场,现在修建成为食堂。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我们去了小雁塔。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西安市南郊,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小雁塔年久失修,普通游客是不能上去的,所以转一圈也没花多少时间,西安市博物馆就在小雁塔旁边,就走过去参观。印象最深的就是地下唐代长安城的微缩模型,非常震撼。唐代的长安城远远大于明朝修建的城墙的范围。甚至和现在的西安二环路以内的城区差不多大。

游完小雁塔,我们去了西安城墙南门永宁门附近的网红西安餐馆吃饭,等待的人很多,下午2点左右还有人等位,菜品很好,价格实惠,非常满意。西安下午天气很热,室外的温度达到37度,实在不是出游的好时间,所以全家回到酒店休息。傍晚的时候,走过去兴庆公园附近的“来小酌”吃饭,大众点评上推荐的餐厅,还是非常不错的,典型的西安菜肴。美味可口,价格不贵。每个人大约40-50元。

吃过晚饭,走过去交大,夜色下的交大在暑假假期中也没有什么人,去了机械系的系馆,和当年一模一样,连系办公室在二楼的位置都没有任何变化。

第二天我起个大早,沿着较大的外墙跑了一圈,交大的北门和当年没有任何变化。西面的村子现在已经建立了高楼大厦,而且西门也通了,南门那里修建了学生活动中心,是江泽民题词的。环绕交大跑一圈大约3.5公里。当年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有环绕学校跑过步,都是去的校操场。

今天是去大雁塔。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从交大东南门打车过去也不远。大雁塔南门那里修建了很多商业,比如星巴克咖啡,门口就是网上约票的旅行团的集散地。大雁塔门口的广场上竖立着三藏法师的雕像。在雕像前就是拍照的好地方了,可以把雕像和后面的大雁塔拍到一张照片里面。

大雁塔最早是玄奘法师取经归来以后按照印度佛塔的样板修建的。但是现在看到的大雁塔是7层建筑,已经没有一点印度建筑的风格。我上网查了信息,发现大雁塔实际上改建了4次。

第一次:

大雁塔最初的建筑图样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礼佛高塔——佛陀伽耶(大觉塔),共有5层,高60米。后来,唐高宗李治觉得这座印度式样的建筑与长安城的总体建筑风格比起来有些不协调,于是进行了改建,大雁塔被加高至9层。

第二次:

长安年间(701年—704年),朝廷又对大雁塔进行了第三次修建,武则天打破了唐朝佛塔业已形成的阳性奇数层高的惯例,将大雁塔加高增至偶数10层。(另一说,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捐资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为七层青砖塔。)

第三次:

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后唐王朝对大雁塔进行了第四次改建,大雁塔再次被恢复到7层。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

第四次: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大雁塔第五次修葺,这是一次重大的维修加固工程。在维持了唐代塔体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外表完整地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塔高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这便是如今看到的大雁塔。

大雁塔是可以登塔的,但要另收30元,而且排队等待的人很多,夏日炎炎,烈日当空,我们就没有登塔。

我们从大雁塔(大慈恩寺)西门出来,去了陕西省博物馆,到了门口发现排队领票的人已经排起了长达数百米的长队,门票是免费的,但是要身份证领取,排队的人非常多,要3个小时,唯一不排队的办法就是通过网上预约VIP单独讲解的团队票,但是需要提前几天预约,我们决定不去了,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没有去成陕西省博物馆,我们改去了碑林,当年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去碑林门口找老外做导游,赚取外快和练习英语,所有对于里面的一些石碑还是非常熟悉的,碑林门口和里面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当年裸露在外的很多碑已经装上了保护的玻璃,而且直接从碑上做的拓片也要价不菲,一张拓片要数千元,当年的几十块钱,简直天壤之别。

碑林其实就是唐代的孔庙,国子监。里面陈列着汉代到清代著名书法家和历史著名的碑刻。我比较熟悉的就是“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很多外国游客对这块碑非常感兴趣。也是问题最多的一块。这块碑讲的是唐朝基督教的一支在中国流传的故事。在唐朝以后的1500多年中,景教逐渐退出了中国,不过现在中国还留存有一个景教的塔。对书法感兴趣的人来到碑林可以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这里有著名书法家比如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张旭的真迹。可以好好临摹体会,碑林还有一室,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

著名的昭陵六骏中没有流落到海外的四骏就在碑林,不过我这次没有去雕刻展馆,就没有看到,留到下次来看了。

看完碑林,我们走去了碑林附近的餐厅醉长安吃饭,典型的陕西菜,价格相对于沿海地区是非常便宜的,平均一个人只有60多块钱。吃完饭回到旅馆休息,西安夏天非常炎热,下午的气温达到37度,在室外走动非常辛苦,所以我们一般都是下午休息。

晚上的时候,我们去了永兴坊吃饭,这个地方类似于北京的王府井小吃一条街,甚至比那里还热闹,人头攒动,我们找了一家吃拉面和肉夹馍,不好吃。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就是游客聚集,热闹非凡。酒足饭饱,回酒店休息。这几天换下来的衣服,房间里有洗衣机和洗衣液,一次洗了。

早上起来,照例出去跑步,由于住在交大旁边,直接进了交大跑步。清晨的交大人烟稀少,图书馆前的水池上漂浮着一些荷叶,叶下的小鱼在游动,非常惬意。仿佛回到了读书的时代。在图书馆的广场上,有一大群人在拍摄纪念照,好像是来交大短期培训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当年是没有这个新的图书馆的,所以拍照都是在喷水池边上或者北门前面。

吃过早饭,我们去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平面略呈梯形。1961年就作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但是我在西安的时候,是没有去过的,当时这里是一片村庄,村里的人基本都是当年沿着陇海铁路从河南逃难过来的难民,所以80,90年代这里就是平民窟。

遗址公园这几年修建得很好。并且把原来遗址上的村民搬迁了。进入公园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大。简直太大了,比北京的紫禁城大很多,由于地面建筑早已毁坏,现在大家能看见的都是一些遗址,所以显得特别空旷。公园内部是需要坐电瓶车的,走路的话,耗时太长,而且途中没有景点。

套票包含一个30分钟的IMAX电影,描写唐朝公主远嫁康国的故事。环境,服饰,故事,人物描写等拍摄得非常到位,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参观完大明宫遗址公园,回到酒店休息,傍晚时分,去了西安城墙,我们从南门上去,本来是计划租赁自行车的,但是双人自行车是不能带小孩的,所以做罢。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古都,灯火亮起,从城墙上看出去,城墙上的阁楼金碧辉煌,南门外的商业街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下来城墙,我们走去窄巷子饭店吃饭,这不是成都的宽窄巷子,之所以叫窄巷子,就是因为门口要通过一条窄巷子。典型的西安菜,再次,好吃不贵。

今天早上起来,我独自一人,骑车去了碑林傍边的城墙,从那里上去,租赁了一辆自行车,沿着城墙,骑了一圈,一圈大约13公里,到北门的时候,可以从上向下看到西安火车站,当年每年4次从这里来回家乡。西安城区的变化不大,没有任何高楼,老城里面也不允许大规模修建,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回到酒店,租车公司送来了早已订好的汽车,就在楼下交车,非常方便,后来还车的时候,我们是直接开到火车北站,就留在了地下停车场,租车公司派人去取,也非常方便,可以说是非常满意的一次租车。

今天的主要景点就是东线:兵马俑,秦始皇陵,华清池,很多年前,我是从交大骑车过去的,来回80公里,现在有了高速公路,不过高速路下来的一段路,不到5公里,居然由于兵马俑那里的一个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导致堵车近30分钟,这种小的地方,比如各个旅游风景点的管理,解说员和商品的销售等都不尽人意。

兵马俑是世界有名,当然游客众多,当年我从交大骑自行车40多公里,可以直接骑到离2号馆只有几十米的地方,现在不同了,修建了巨大的缓冲带,汽车停放的地方,离兵马俑坑有近1公里,需要走路过去。我们在门口请了一个解说员,就完全跟着她走了。首先去的是博物馆,里面展出了出土的铜车马和一些出土的箭头。然后,我们去了一号坑。一号坑一点变化都没有,没有空调,里面的游人很多,加上钢架的屋顶,和37度的气温,里面基本不通风,估计温度高达45度以上,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只能快速走出去了。解说员说过节的时候,比如10月1日国庆节,这里游人多到完全没有办法进入场馆,只能趴在玻璃窗上看看。想想都可怕。据说上次克林顿总统来,想下到坑内看看,未获允许,只能在一号坑后面的修复地方看了看,要求带回几个去美国展览,也没获得同意,不过博物馆还是用当地的夯土,新做了几个高仿,送给他。记得当年兵马俑和秦始皇陵门口全部是这种卖高仿兵马俑的,非常便宜。不过估计克林顿总统拿到高仿也是高兴得很了。虽然国家总统都不能进入坑内,但是有一个小保安就坐在坑里,保证没有人擅自下坑毁坏文物,天天可以近距离观看兵马俑,待遇比国家总统好很多。

看完一号坑,就去了二号坑,当然没有一号坑那么雄伟壮观,大多数都没有开发。

参观完兵马俑,我们开车去了秦始皇陵,当年皇陵下有一条秦陵北路,而且有一条土路是可以爬到陵墓顶上的,土路的两边都是柿子树。现在是不允许登顶了,秦陵园区扩大了很多,全部保护起来,门口的秦陵北路还在,不过已经不能通车,园区四周修建了高墙,从门口进来还要走很远。由于不能登顶,所以其实秦始皇陵变得没有什么看头了。当年的外围城墙已经变成了一堆土,还是高于地面,笔直伸展,可见当年是一道围墙。

最后我们来到华清池,但是到的时候非常晚,只能赶快走了一遍。我们决定看晚上8点的:“长恨歌”表演,所以也没有什么遗憾。离表演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去了旁边的一个饭店吃饭,饭店居然没有火(煤气坏了),只能吃点凉皮之类,但是价格不菲,旅游景点就是这样了。也没有什么意外。

晚上的长恨歌”表演非常震撼,演员非常卖力,而且灯光布景都非常到位,唯一不足就是下起了雨,表演在室外,给大家发了雨衣。演员就在大雨中表演,很感动。

看完表演,开车回到西安。汽车在高速路上飞驰,其实两边没有路灯,村子里也没有灯光,漆黑一团,只有汽车的远光灯和轮胎的噪音。远处西安市区的灯火越来愈近。

今天的线路是西安的西线,就是茂陵和乾陵,传统线路还有法门寺,但是由于我们出发的时间太晚,所以没有时间去法门寺了。先到的是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历史悠久,超过2000年了,其实离西安不远,虽然建立了博物馆,但是周围非常荒凉。茂陵于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前0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茂陵参观主要分为参观文物陈列室和登上茂陵远眺,文物陈列都在陵区内,主要是石雕,最有名的就是马踏匈奴,这些石雕都是后人在茂陵考古的时候在陵墓附近挖掘出来的,陵墓上的各种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有石雕历经2000多年依然存在。登上茂陵可以清楚的看到周围的陪葬陵寝,比如西北面的李夫人陵,东北面的卫青,霍去病陵。陵寝不在人口密集的区域,附近的村庄也不向东南沿海那样人口密集,所以附近人口稀少,停在门口路边的车不超过10辆。

从茂陵出来,我们开车去了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景区很大,我们先坐景区的旅游车去了唐懿德太子墓博物馆,由于历史上墓地被盗,所以考古人员进行了发掘,一些历史文物陈列在博物馆里面,主要有石雕,壁画,和唐三彩。墓冢是可以登顶的,登上墓冢可以看到远处的乾陵山头。

最后我们坐景区的游览车去了乾陵,开车到东停车场,下车以后步行登山,沿路是神道,就是宽阔的大道两边立着的石雕像,最著名的是六十一蕃臣像,经过考古人员的发现,基本可以认定,最初的设计是六十四蕃臣像,南北各三十二尊,但是有三尊由于石料有瑕疵,没有完工,考古人员在附近找到了三尊为完工的石雕,而所有的石雕的头,现在都没有了,推断大部分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的强烈地震,雕像倒塌,考古人员曾经在70年代在附近找到一尊雕像的半个头颅。乾陵依山而建,是可以登顶的。不过登顶的道路,到最后一段非常陡峭。登顶以后,居高临下,看到大片的黄土地,人烟稀少,么有什么村庄,让人感受不到14亿人口的密度。好像美国中部大片荒地一样。

傍晚时分,我们下山,开上车,去了不远的一家饭店“盛唐府”,名字很大,其实是一家小饭馆,典型的陕西风味,很好吃,很便宜。

今天我们先开车去了汉景帝的阳陵,汉景帝刘启陵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张家湾机场汽车专用公路西侧。游客很少,也不能登顶,有一个新修的建筑保护当年的城墙遗址,有一个博物馆,陈列了一些陪葬坑里出土的陶俑,弩机等。总的来说,游客非常稀少,很荒凉。

然后我们去了安吴堡,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45公里处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之所以这家年有名起来:

1: 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举办的培训青年干部的重要场所。

2: 去年大热的电视剧描写前房主,安吴寡妇,姓周名莹,曾经是陕西首富,当年慈禧太后仓皇逃到西安,吴家寡妇向慈禧太后捐献了十万两白银,以及一个价值连城的楠木屏风,慈禧十分高兴,因此被慈禧认作干女儿,并封为“一品夫人”。

当然现在人去楼空,世代更替,朝代变换,这里早就充公了,是一座博物馆,只有几座老建筑,据说其实当年整个村子都是安吴堡,现在参观的只是其中几间房子而已。不仅感叹,只有稳定的社会结构才能财富传承。

在去茯茶小镇的路上,我们经过了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具体位置在:北纬34°32′27.00″,东经108°55′25.00″,但是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晚,已经关门了。

茯茶小镇主要就是卖陕西的茯砖茶,旅游购物点,适合游客,估计没有什么本地人会来买,尝鲜了一点,不好喝。

今天我们结束了西安的6天旅游,要离开了,和租车公司越好在西安北站停车场交接还车,但我们到了,他们还没到,所以留下钥匙和车在停车场,微信发去照片,就直接上火车走了,大约半小时后,对方发来微信,已经提车,结账了。非常方便。

总结:

1: 西安城区变化非常小,其实比较破败。

2: 西安交大校园内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

3: 整个城市的富人区在曲江池附近,有点像深圳的香蜜湖或者北京的朝阳公园南门。

4: 西安整个经济不发达,物价较低,有能力的人喜欢去东南沿海发展,位置不太好,不过对弈西北地区来说,还是当之无愧的核心。

5: 出西安以后,就发现中国西部其实是地广人稀,有点美国中部农业州比如阿拉巴马的感觉。大片的黄土地,没有什么村落,即使有,晚上也没有灯火。到了晚上漆黑一片,远远不是东南沿海地区城区连着城区的那种感觉。

Comments (1)

增值的速度和社会的公平

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公式:F = P 1(1+i)^n,也就是未来某个时间的钱=现在的钱(1+利息)的n次方。
F 未来的钱
P 现在的钱
I 利率
N 年限
要想让未来的钱总量很大,办法是:
1: 很大的现在的钱
2: 很大的利息,而且为正
3: 很长的时间

让我们把这个公式用在个人财富的增值上。只要一个人现在的钱足够多,而且能够保证都是正向的利息,并且持续时间很长,那么将来这个人就将很有钱。

现在的钱及起点往往不是个人能决定的,比如某首富儿子的钱就比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多很多,比如他把1个亿放在银行吃定期,利息为4%,那么一年后,他就可以拿到400万的利息。1年赚了400万,很不错的收入。而一个普通人现在只有100万,投入股票市场,一年回报率为惊人的20%,一年后的利息也只有20万,回报率虽然远高于富家子弟,但是总值还是远远小于。

说的是每个人步入社会后的起跑线其实是很不同的,富人家的孩子可以躺着吃利息,也比穷人家的孩子赚得多。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穷人的孩子要想阶层上升,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增值的速度很快。

我们可以把上面个人财富到更大的社会公平的层面上。

首先,起跑线不同,这样的社会是否公平呢?当然很公平。富家子弟的1个亿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家上一代或者很多代不断努力的结果。人家上一代开始的时候也许也只有100万,但过了几十年,财富也增长了100倍。

平等是个虚幻的概念,起点平等?速度平等?结果平等?可以说,只要有竞争,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平等。

而普遍认可的方式是自我奋斗,长期保证财富的增值,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财富的增值比通货膨胀还要高。

结果相同 F值相同 共产主义
增幅相同 I 值相同 白左
个人努力 i值为正 清教徒
长期个人努力 长期i值为正 清教徒+不断提高认知

Comments off

商业的逻辑必须顺应人性

要点:
1: 必须让员工自己去打自己的小算盘
让员工自己去算账,老板思考大的方向,比如战略,只有这样,老板才能从日常经营管理的琐事中中抽身出来。传统的方式是老板去为员工算账,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要改为让员工自己去算小账,老板抽身去算战略大帐。

2: 员工“个人利益第一“
我们公司的价值观是“个人利益第一”。 我们不鼓励员工考虑公司和客户等等和他无关的利益,让员工只考虑他们自己的个人利益。
只要不突破基本底线,鼓励他自己能赚多少是多少。所以我们实际上没有口号,也没有什么严格的管理制度,更没有低效,讨厌的监察系统。
让每一个员工尽可能的都变成老板。他每天上班,其实是为自己工作,绝对不是为了老板干活。结果直观且量化,这样的话,每天工作完成,他就会算清楚今天自己赚了多少。
试想,他赚的钱全部都是自己的,不用与其他人分享。老板还需要谁去管理他呢?

3: 良好的制度设计需要:“上下同欲”
就是西方所说的:win-win situation。让员工在充分满足自我私欲的时候,正好“顺便”成就了老板的事业。前提是,员工来公司完全是为自己而工作,而绝对不是为老板而工作。
公司只是搭建一个平台,让有私欲的人来满足他们自己的欲望,然后不经意之中成就了公司。如果相反,指望员工来成就你的事业,去创造客户价值,是不现实的,大多数情况下,这样思考的老板不仅得不到员工的努力,还会造成员工的反感。如果员工感觉到哪怕一丝的他的工作和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会努力减少产出,使产出和报酬相匹配,最后损失的是老板。

4: 设计一个反馈速度很快的游戏
为何电子游戏让人欲罢不能?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反馈很快,及时满足。
公司的规则也应该如此,能日结,不要月结,能月结,不要季结,能季结,不要年结。
标准的制定要稍微高于员工能够得到的目标,跳跳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高,要让人感到希望,
老板要充分满足员工的私欲,只有这样,他才会和你玩,只有反馈很快,且标准不要太高,他们才会不断和你玩下去。在员工获得远超预期收益的同时,老板达到了自己的商业目的。
游戏的规则,商业模式必须顺应人性,无论是对内管理还是对外销售,都是一样的道理。要让员工和客户都欲罢不能,在你这里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5: 老板的格局
为什么客户不来抢购,为什么员工不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执行?根本原因都是老板的问题,因为我们作为老板,考虑的更多的是自己的私利,客户和员工考虑的也都是自己的私利,当然会形成不一致的方向。只有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充分满足了对方的私欲,才会有“合作”的可能性。

目前社会上的企业,很多按照普通传统的方式在管理,也能活着,又是为什么?不是因为他的方式正确,而是其他所有同行也都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所以客户和员工就矮个里挑高个。
但是,如果你是那个使用以上价值观的公司,必然会吸引众多的员工,在员工不断为自己的私欲努力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

Comments off

用数据说话

要点:
1: 不可能也无需让每个人都高兴
2: 用数据说话

今天下午,有小陈来我办公室,问我能不能换回原来的组。
3个月前,我们把他调整到另外一个组,当时的承诺是:
1: 保证他的绩效奖金和去年同时期一样。即使绩效有下降
2: 3个月后,如果不满意,可以申请轮换。
小陈的效率和质量都不错,同时在他组的另外一个同工序的人的质量和效率也很好,这就好比C罗和梅西都在一个组,而另外一个组有一个员工的效率很低。为了让各个组的产能差不多,我们把小陈换到另外的组,平衡一下内部各组之间的产能。
现在3个月过去,小陈来申请换回原来的组。
我当即叫了他的直接主管和他现在和过去两个组的前端工序的组长来询问。
1: 现在的组长,不希望交换,希望小陈留下来。
2: 原来的那个组长,希望小陈能换换回去,不想要那个新换过去的员工。
现在两个组长都希望小陈能留下,而不要那个效率低的员工。
我又问了他们原因。
小陈: 这个新的组的产品质量不好,影响我的工序,造成我的绩效考核不能拿到全部奖金。
原来组长:这个慢的员工,不仅慢,而且内部返工很多,导致我们浪费时间。
大家在我办公室吵来吵去,争论不休。
我沉思片刻,作出了以下决定:
1: 两个组长抽签决定是否交换。抽签的结果是依然维持现状的分组。
2: 小陈对于所有他认为前端工序质量不好的产品进行登记,并及时反馈给组长。
3: 针对慢的员工内部返工高的问题,由组长登记内部返工,并且每月总结经验,并反馈给员工。
4: 3个月以后,如果对分组不满,拿着以上两种数据,再来找我。

我发现很多一线的员工做事情不喜欢用数据,只喜欢凭感觉,比如:内部返工多,质量不好等描述性质的词,而作为一个管理人员:
1. 必须要求或者强迫一线人员拿出准确的数据,并及时将数据反馈给相应的人员。
2. 永远不要期望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3. 只相信数据。一旦使用数据,
a) 所有的人都有了目标
b) 有目标就有了行动的标准
4. 不要指望所有的员工都爱戴你,这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a) 有1/3的人喜欢你,1/3的人讨厌你,1/3的人不在乎你是谁。
b) 你也会喜欢1/3的人,讨厌1/3的人,不在乎1/3的人。

Comments off

仪式感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和牧师Gary家关系很好,他的夫人是个匈牙利移民,Gary硕士毕业以后就以牧师为职业,在明尼苏达,阿拉斯加等地的不同的教堂做牧师。见识很广,家里常备最新的国家地理杂志,而且一直到70年代的国家地理杂志每本书都有,我去他家就和他聊各地的见闻。在他家吃饭有一个仪式,就是在吃饭以前要祈福,通常是感谢上天恩赐之类的话,而且要全部人手拉手,主持人(通常是牧师本人)讲完这段话以后,每人要说:阿门。大家才能开始吃饭。我是无神论者,每次去吃饭都要经过这么一个仪式,刚开始还是很不适应,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也就知道,仪式完就代表着可以开始吃饭了。我问过Gary,如果没有客人,只有他两口子,会不会也有这个祈福的仪式,他说也有,而且是每吨正餐(平常的晚餐和周日的午餐)必做的仪式。他说这是他吃饭的仪式。

人类的在生活中有很多角色,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转化。所谓仪式的一个功能是确定在一个某个时间点后,经过这个仪式,你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

比如Gary家吃饭的祈福,就表明,在这个仪式以后,你就是吃饭的食客,无论你在仪式之前是何角色,仪式之后,大家平等,可以动餐具了。
比如升旗仪式,无论你刚才在干什么,只要国歌凑起,马上需要起立,行瞩目礼,如果是军人,必须行军礼,表达对国家和国旗的尊敬。
又比如:小学上课时铃声一响,“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坐下”,这个仪式就表示上课了,也就是无论你课间在做什么,打闹,嬉戏,无聊,打电话,接下来四十五分钟你都不可以再做那些事情了,必须开始专注于上课。

我们的上班和下班的仪式是: 打卡 (表示你上班了),拿出工具,把翻过来放在桌上的椅子,放下来。这3件事做完,就表示上班开始。
下班的仪式是:收拾好工具(必须放到指定的盒子里面,按照数量和位置放好),把凳子翻过来放到桌子上。打卡。

没有这个仪式,通常在上班以后,人的思想还在上班以前的地方,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来。而有了这个仪式,人们转化角色,上班了,开始干活的速度就大幅度提高了。

对于创意为主的产业,比如教授,设计师,他们是没有上下班之分的,所以他们是没有必要上下班打卡,翻凳子之类的仪式。而对于工厂的工人,主要出卖的是上班时间的体力和脑力,就必须把上下班分开,而工厂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工人的效率,这时候仪式就是最好的办法

凳子翻过来放到桌子上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极大的提高了保洁阿姨的打扫效率。

Comments off

系统的效率

要点:
1: 点思维,面思维
2: 概率论,统计学,排队论,经济学是面思维的基础
3: 没有绝对正确的解决方案,所谓最优是在现有各方面条件下能达到的最优解
4: 系统的效率提高最好的方式是不断降低浪费,达到系统内部的平衡。而不是提高节点的效率

我本科学习的是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以后做过几年工程师,学校的训练和工作关系相信的是凡事有最佳解决方案。硕士和博士阶段我学习的是工业工程专业,系统的学习了数理统计和概率论,也学习了排队论和优化运营管理。这些知识对于我的管理思想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让我认识到系统的概念,看问题更加全面而非点状。要提高系统的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系统的浪费,而不是提高节点的效率,而减少系统的浪费需要的管理层的参与。员工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对于整个系统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大。好比让一辆法拉利跑车在满是自行车的跑道上跑,对于整个跑道的车速的提高不仅没有好处,可能还有很多坏处。扰乱了整体的节奏。
所谓点思维就是凡事看到的只是一个点,比如有最佳解决方案,请手脚麻利的员工,明星球员等等。所谓面思维就是看到全局,相信整体效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降低系统的浪费,比如生产系统中的返工率,次品率,产线不平衡等等浪费,而不是请手脚麻利的员工这么简单。

对我个人而言,从点思维到面思维也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的,特别是做了管理工作以后,要对公司整体的绩效负责了,不得不考虑如何提高系统的效率。从思想上改变的过程中,最有益的一些知识来自于:
1:概率论:让我认识到事件的发生无外乎就是发生的概率在0%到100%之间,通过改变后来的信息可以改变概率发生的可能性(贝叶斯定理)
2:统计学: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按照正态分布。只要取样足够多,就可以画出上下的控制线(3个西格玛),某个数据落在控制线外,并不表示系统出了问题。
3:排队论与优化理论:找到最优解的成本可能很高,不妨以低成本找到较优解,然后快速迭代。
4:工程经济学:凡事都有成本,凡事要计算投资回报率ROI,有的还需要计算动态投资回报率IRR。不划算的事情就尽量不做,只要长期坚持这个原则,公司运营的成本必然下降,利润必然上升。由这个出发点,衍生出来就是极简主义的管理和生活方式。

在管理工作和咨询中,我经常遇到管理人员或者企业主要求找到心灵手巧,手脚麻利,智商超群的明星员工,却大面积的忽视系统的浪费,比如次品,大量堆积的在制品,生产线不平衡,漫无目的的开会,面面俱到的通知,抄送给所有人的email,过度美化的PPT,豪华舒适的会议室。而我的建议都是与其请高水平的个别员工,不如挖掘自己的潜力,比如大幅度降低内部的浪费。

我经常举的例子就是国庆阅兵的方阵,制造业也好,服务业也好,先把系统调整为步调一致(不允许快,也不允许慢),排列整齐的方阵,全体人员(物料)以同样的速度和节奏前进,单算个人的前行速度好像不快,但是整体系统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对比国庆阅兵的通过速度(整体节奏)和马拉松比赛(个人比赛)的通过速度,理解了这一点,一个人的面思考能力和管理水平都将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Comments off

澳大利亚东南部21天游记

2016年的春节假期,我们去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大洋路,阿德莱德,袋鼠岛,堪培拉,蓝山,旅行,最后回到悉尼。来回都是坐澳新航空的飞机,从香港出入境。共计21天时间。
今年春节,我们还是选择了澳大利亚作为旅行的目的起,行程是这样的:从香港出入境。先坐澳新航空的飞机直飞布里斯班,然后开车去黄金海岸,在那里住了5天,然后从布里斯班坐维珍航空飞塔斯马尼亚的首府霍巴特,在当地租了房车,在塔斯马尼亚开房车旅行了10天,然后再乘坐维珍航空飞墨尔本,在墨尔本住了3天,后开车去了大洋路旅行3天,最后回到墨尔本,从墨尔本坐澳新航空的飞机回到香港。
这次旅行我们人比较多,有4大2小,所以行程安排上比较松散,在黄金海岸和墨尔本都是一住数天。澳大利亚国内是采用直飞的方式从来回塔斯马尼亚,免去了长距离开车的疲倦和跨海运输的麻烦。
在黄金海岸和墨尔本的住宿都是booking网站上定的2室公寓,楼层很高,景观非常好。在塔斯马尼亚住的是房车营地,其中多数是通水电的停车位powered site,也有两天在摇篮山国家公园是住的小木屋。
在黄金海岸和墨尔本,我们都是租的6人面包车,塔斯马尼亚我们租的是6人房车。
总费用连同机票和签证,约12万人民币,平均1个人2万。这么长距离的行程和天数,这个花费还是节省的。
在城市里比如墨尔本和黄金海岸,我们的晚餐全部是去当地的中餐馆解决,在塔斯马尼亚的所有日子,都是在营地里自己做的。早餐都是自己做,中餐也是自己做的,有时带上车吃,有时在路边的公园里的烧烤点吃。
景点门票都是在携程或者是大众点评上用人民币直接购买。这样不仅价格便宜一点,也省去了换币的麻烦。

2月18日是大年初三,出行的游客依然很多。我们是坐的晚上出发的澳新航空的QF98号航班,19:05起飞直飞布里斯班。从深圳到香港,我们坐的是过境车,由于是新年期间加价,单程900人民币,另外给了个50人民币的红包。飞机上满员,没有任何空位子,可见春节期间去澳大利亚的火爆。飞机上的娱乐系统的电影频道电影很多,我连续看了3部最新的电影,然后睡了几个小时就到了。

2月19日飞机在当地时间早上5:50准时到达布里斯班机场。一下飞机就能感受到刺眼的阳光和清晰的没有雾霾的空气。出关,提取行李花费1个多小时。我们在携程网订了East Coast Car Rental的一辆6人面包车MPV,租车公司不在机场里面,而且要7点才上班,我们在淘宝上买了澳大利亚的电话卡,给手机换了澳大利亚的电话卡,等到7点,打电话给公司,让我们在机场专门的到达等车地点等了一段时间,然后坐租车公司的摆渡车到公司。车是一辆很新的韩国现代IMAX,交了1000澳币的押金(还车以后4周退还)。由于一夜在飞机上,我们没有吃早餐,早就饥肠辘辘,从租车店出来,直奔最近的麦当劳解决早餐问题。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离布里斯班70公里的黄金海岸,由于时间充足,在去的路上,我们先去了Lone Pine Koala Sanctuary 龙柏考拉保护区。相比国内各种动物园,澳大利亚的这些动物园都非常小,走一圈也只要30分钟。不过动物园安排了不少互动节目,比如猛禽的飞行表演,牧羊犬的放牧表演,还可以走近袋鼠进行喂袋鼠的活动,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下午的时候,我们从动物园出来,驱车前往黄金海岸,大约傍晚的时候到达,我在booking上订了DE Ville Main Beach Apt的2室公寓,网上说阳台看一线海景。到达公寓的前台,我要求尽可能高的楼层,由于是周一,没有很多租客,所以前台的大姐给了19楼,果然如网上所说,房间两面看一条马路之隔的大海。到达的时候恰好傍晚时分,夕阳夕下,景色非常壮观,房间100多平米,还有长达10多米的阳台。未来的几天我们就以这里为基地了。
当天晚上我们去了离公寓不远的位于黄金海岸CBD的中餐馆,黄金海岸的CBD是沿着海修建,主要就在冲浪者天堂海滩的沿岸,中餐馆也在CBD,这里也和中国大城市一样,夜里依然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让中国大城市来的人宾至如归。

2月20日,由于前天晚上我们坐的是红眼航班,大家都没有休息好,所以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休息,中午时分开车去了海边玩玩,下午在公寓睡觉,晚上又去了CBD的中国餐馆吃饭。我在BWS(Beer Wine Shop)澳大利亚的酒类专卖店买了心仪的澳大利亚啤酒:Carlton Draught,大瓶750ml的那种,澳大利亚估计是收很高的酒税,一瓶750ml的啤酒合人民币40元,赶上中国酒吧里面的价格了。晚上坐在观海的阳台上,喝着啤酒,听着大海的涛声,看着远处漆黑大海上反射CBD高楼大厦的点点灯光。心情非常放松,不仅轻轻的一笑。

2月21日,今天的重头戏就是海洋世界Seaworld。很小,也没有太多的互动,看了海豚的表演,印象深刻的就是保育员花了很多时间讲述环境保护,由于我们是吃过中饭才去的,过去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玩到下午5:30闭馆的时候,我们还有过山车和小火车没坐,好在园子不大,远没有国内的主题公园比如珠海的长隆公园那么大,主要的表演都看了, 海洋世界出来,开车直奔不远处的CBD,先去了观景的Q1大楼,88层楼,在那里我们一行人,买了一些饮料和蛋糕,慢慢的欣赏楼下的市容和夜色。出了Q1,我们再次去了不远处的CBD里面的中餐馆,解决了晚餐。

2月22日,人多的坏处就是行动缓慢,好在住处离海边不远,我早上起来去海边跑步。回到房间休息,大家准备出门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中午饭去的是大众点评最推荐的Peter‘s Fish Market,其实就是澳大利亚的海鲜大排档,与中国的海鲜大排档不同的是里面没有活的海产,全是冰冻的海鲜,可以买了带走,也可以吃他们提供的套餐,套餐做法是老外的那种,油炸为主,配上薯条,调味品就是各种蘸酱,海鲜的价格我们也没有比较,味道和中国的海鲜当然没法比。吃过午饭,下午我们驱车去了1小时车程以外的春溪国家公园,Spring Brook NP,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所以山上的景点全部笼罩在大雾中,什么也看不见。傍晚时分,我们去看了山洞萤火虫,也许是下雨,山洞里面萤火虫特别多,在漆黑一团的洞顶,很多萤火虫闪亮。算是不虚此行。

2月23日,不知不觉已经在黄金海岸住了4天了,我们都非常喜欢这间高层的海景房,加上今天天气不好,要下雨,所以我想再住一天,就在房间里面看看风景也不错,但是下楼和前台沟通,被告知,由于今天是周末所有房间全部订满了。这个情况和前几天晚上我看整栋楼星星点点的灯光大相径庭,几天前我还担心入住率太低,公寓无法维持。看来黄金海岸是个周末爆满的地方。没有办法,只好10点前结账走人,驱车回到布里斯班。一路上倾盆大雨,路上的车也很多,类似广深高速路,下午的时候到达布里斯班,入住布里斯班柯德公寓酒店(Code Apartments Brisbane),价格不便宜,比黄金海岸的海景房还贵,也不知道是不是周末的原因,房间很小,而且完全没有任何景观,加上下雨,所以下午在公寓休息,傍晚的时候,驱车去了Enjoy Inn 食为先海鲜烧腊餐厅,餐馆据说开了30年,影星成龙还光顾过,老实说味道已经西化,里面的顾客基本都是白人,和所有长期在西方国家开的中国海鲜餐馆一个样啊。没啥特别的。价格适中,大约120元人民币一个人。由于这几天天天下雨,布里斯班就没有玩,直接过了。晚上回酒店休息,准备明天飞向塔斯马尼亚。

2月24日,起了个大早,7点就到了租车点,先还了车,然后坐租车公司的摆渡车,到布里斯班机场,坐上8:30的维珍航空的飞机直飞塔斯马尼亚的首府霍巴特。飞行时间是近3个小时,一路上天气转晴,云层消失,能看到机翼下面大片的海岸线。非常壮观,当地时间下午12:55到达霍巴特(和布里斯班时差1小时),机场很小,没有廊桥,下飞机走过一个集装箱拼接的过道,就是候机楼,取了行李,我打的到了离机场4公里的房车租车点,我在motohomerepublic网站订了一辆6人房车。到达租车公司,手续很慢,而且前面有不少人在等,排队排了近30分钟,到我的时候,客服人员强调,如果不买她们的全额保险,那么需要缴纳5000澳币的押金(还车以后4周才退),我看几乎所有的客户都买了她们的全额保险,50澳币一天,我也买了保险。主要是考虑押金最后退回信用卡只能以美元的形式,我回国以后根本用不了,也就是5000澳币压在卡上可能一两年,实在没有必要。这是一辆7.8米长的卡车改装的,车上有三个床铺,一个洗碗槽,带下水,一个三头炉灶,一个小的厕所和淋浴房,比飞机上的洗手间还小。柴油车。带有一个外挂可伸缩雨棚。未来的10天,我们就在这里解决大部分吃住行的问题了。
房车是自动档,操控起来的感觉和卡车一样,对于我这样有百万公里驾驶经验的人来说,开了一会儿就适应了,开上车,我先去了机场接上家人,然后直接去了最近的Cole杂货店,买了很多食品,放在车里的冰箱和各个壁橱里面。我在租车点拿了一本房车营地的宣传册子,找到离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亚瑟港不远的一处房车营地,White Beach Tourist Park,先电话预定,在电话里面给了信用卡号,由于我们计划晚上8点才到,房车营地的人说他们已经下班,但是可以把所有信息(密码等)和钥匙放在门口信箱里面,我们到了直接取走就可以了。塔斯马尼亚天黑很晚,我们8:30到达的时候,天还没有黑,营地的后面就是海滩,很长,没有一个人。这里我们看到了非常壮丽的夕阳,绚丽的阳光透过云层,光束照射过来,大海的波涛汹涌,远处一个小岛上的树木映照,海浪拍打岸边的礁石,涛声隆隆,非常震撼人心。
看完落日,我们回到营地,在公共厨房里面做了一顿晚餐,没有其他游客,吃着自己做的晚餐非常心仪。酒足饭饱,给车通上水电,在公共浴室洗完,就在房车里面入睡了。

2月25日,今天的主要就是参观Coal Mines Historic Site (煤矿历史遗迹)和Port Arthur Historic Site (亚瑟港历史遗迹),两个都是2010年评上的世界遗产,澳大利亚历史上只有当地的土著人类,他们在大约35000年前沿着亚洲路桥到达澳大利亚,当时的塔斯马尼亚还和澳大利亚路上相连。17世纪欧洲航海大发现发现了美洲和大洋洲以后,英国就执行长期的殖民政策,一方面通过战争和传染病大量削减当地土著的人口数量,一方面大量强迫英国本土的白人(轻微的犯罪,比如偷了一块面包)到澳大利亚服刑。由于塔斯马尼亚与澳大利亚本土隔海相望,天然的地理优势,所以一开始,这里就成为关押新移民(犯人)的首选,地点就选择了亚瑟港。这样的殖民活动从19世纪30年代持续了50年到80年代的时候,超过18万欧洲人被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很多犯人服刑结束,由于各种原因,回不去英国本土,就在澳大利亚定居,主要选择就是悉尼和墨尔本,也有的散落在澳大利亚各地比如塔斯马尼亚。目前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居民有70%以上都是当年犯人的后代。为了纪念这段历史,2010年世界遗产批准了澳大利亚11处关押犯人的地方为历史遗产,塔斯马尼亚岛上就有5处。最著名的就是亚瑟港历史遗址。
我们先去的是煤矿遗址,Coal Mines Historic Site,这是一处免费的遗址,当年的囚犯们被关押的过程中也是要干活的,岛上就有挖煤的矿井。监狱废除以后,矿井也被遗弃了,还可以看到当时遗留下来的水箱,矿井巨大的洞口,海边建筑的残留等等。断阶残壁,让人回忆当年这里犯人工作的艰辛。傍晚的时候我们去到亚瑟港历史遗迹,买了2天的通票,进入遗址,由于服务人员已经下班,我们自己在里面逛了几个小时,直到天黑。回到营地,做饭,洗簌,睡觉。

2月26日,由于昨天去亚瑟港历史遗址很晚了,所以没有看尽兴,我们再次前往,并且约了上午11点的中文讲解,讲解员是一个大陆新移民,由于塔斯马尼亚经济不发达,所以澳大利亚为了吸引外来人口,给移民有一些优惠政策,所以她来到这里工作,已经3年了。讲解员讲解了澳大利亚囚犯移民的历史和遗址的一些传闻。中文的解说倍感亲切,据说当年有一些犯人关押的时间很长,年纪很大才放出来,所以又搞了个养老院,澳大利亚的福利制度就从那时的养老院开始了的。听完中文的讲解,我们坐景区内部的渡轮,环绕港内的一个小岛,是当年关押少年囚犯的,渡轮上可以在海上观看亚瑟港历史遗址,天气晴朗,黄色的墙壁映照在蓝天白云下,非常上镜。看完亚瑟港遗址,我们驱车去了一处沿海的景点,叫做Remarkable Cave,是一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地貌,由于海浪长期冲洗沿岸,导致海岸岩石底层坍塌,形成洞穴和路桥,包括著名的大洋路上的伦敦桥和12使徒都是这样形成的。这处景点的特殊之处在于洞穴看上去像塔斯马尼亚的地图。
在亚瑟港的行程结束了,我们驱车前往Richmond列治文,这里是塔斯马尼亚快速路上的一个枢纽站,连接霍巴特及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要道。我们在那里订了房车营地。

2月27日,早上起来以后,我们去了开车只有5分钟的列治文历史小镇参观,这里最著名的就是Richmond Bridge 列治文老桥,建于1832年,石头结构,是澳大利亚最早的桥梁,至今还在使用,是通汽车的。比起中国的赵州桥,历史当然没有那么久远,但是到今天还能通汽车,正常使用,说明质量非常过硬。是当年囚犯们修建的。列治文小镇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一条不长的主要街道,有一个杂货店,一个大酒店(一楼餐饮,二楼住宿),一个政府大厅,一座跨越小河的桥,不远的山上有一座教堂。和美国西部片里面描写的一样。200年过去了,这座小镇一直都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发展非常缓慢。
下午我们去了附近的动物园叫Zoodoo,这里的特点就是可以和动物(斑马,鸵鸟,骆驼,袋鼠)亲密接触,动物走到车边,吃游客手中的食物,互动做得很好,不过动物就是几种,开放的园区也不大,里面也没有几个游客,澳大利亚很多的私人动物园都是这个样子。下午5:30,动物园关门以后,我们在房车里面吃了点东西,然后驱车北上,今天开的距离比较长,100多公里,晚上住在Nine mile beach的房车营地。

2月28日,今天去的是著名的酒杯湾 Wineglass Bay,从昨晚住处开车一个小时就到了。这里是一个伸出大海的长条形半岛,三面都是海水。有一座小山,从停车场,徒步1小时,翻越小山,就可以到另一面的观景台,这里可以看到很像酒杯形状的沙滩海湾,从观景台再往前走1个小时,就可以下到海滩上。在观景台我们遇到了野生的袋鼠,由于游客的长期喂养,袋鼠已经把观景台当作餐厅了。我们一直走到酒杯湾的海边。来回花了4个小时。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徒步线路,有环岛大环线,要8小时以上,还有过夜的线路。所有过夜的线路都是需要游客在入口处登记的,出来以后要再次登记。晚上我们回到Nine mile beach的房车营地。

3月1日,我们从营地出发,今天的行程就是到北部重镇Lanceston 朗塞斯顿,路上我们经过了Rose 罗斯小镇,这里其实和列治文小镇基本一样,一条不长的主要街道,有一个杂货店,一个大酒店(一楼餐饮,二楼住宿),一个政府大厅,一座跨越小河的桥,不远的山上有一座教堂。独特的地方即使有一处女子监狱的遗址。这个遗址保留得不好,除了地基全部地上建筑都已经毁坏,只有一个后来修建的仿制房子。在停车场,房车里吃过午饭,我们继续赶路,下午的时候到达Lanceston 朗塞斯顿,我们订了在城市边上的一个big4 Lanceston的房车营地。Big4是一家连锁房车营地,在澳大利亚各地都用,特点是位置不错,面积很大,不足是人太多,价格偏贵。朗塞斯顿的big4也是一样,烧烤炉要等一个小时以上,而且营地里面很多人,停车的位置很小,非常拥挤。不过位置不错,离城市很近,而且在一处山岗上,可以看到整个城市。傍晚,我去山岗上放飞了无人机,拍摄了城市的面貌。

3月2日,我们先去了lanceston 朗塞斯顿的老城区,看了一些教堂,和所有大城市一样,加上我们是大车,需要一个很大的位置,停车十分困难,好在我和一个五金店的老板聊了几句,他说反正上午也没什么客户,可以停他店面的停车场。千恩万谢。不过老城区相比列治文和罗斯小镇,没有什么特点, 加上我们不愿意占用五金店老板的车位太久,不到一个小时就离开了。在市里面的一个游客中心,我预定了摇篮山门口的一个房车营地,由于没有powered site了,只能订了两室一厅的小木屋。比较贵,1600人民币一晚,这几天我们一行6个人都睡在一个车里面,其实非常拥挤,换一个小木屋,也可以体验一把。下午我们去了附近的一个峡谷徒步,这里有不少当地的学生在课外活动,聚会。澳大利亚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比较懒惰的,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很多人一生就是一个普通工作,比如邮递员,水暖工等,在一个小地方。由于地广人稀,其实没有什么商业机会,在澳大利亚赚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一个福利国家,税收很重,商业机会很少。但是福利还不错,所以大家过着一种欲望很低,质量还不错的类共产主义的生活。晚上我们一路驱车,去摇篮山门口的小木屋。路在不断爬升,摇篮山门口的海拔近1000米。 傍晚的时候我们到达Sheffield 谢菲尔德壁画小镇,在这里加油,买了杂货。这里最出名的就是满街的壁画,还有中国影星李晨的壁画,当然水平不咋地,但是还是吸引中国游客在这里至少停半小时,可以给衰落的小镇带来一些人气。晚上我们到达了营地,入住了小木屋。山上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到的时候还是满天繁星,不多久就乌云密布,而且还下起了雨。

3月3日,今天的重点就是Cradle Mountain摇篮山国家公园徒步了。我们在酒杯湾买的塔斯马尼亚国家公园的通票在这里也可以用,由于山路崎岖,几乎所有的游客都是坐景区的免费大巴车,其实只有一条进山的路,中间有5-6个停车的地方,随时上下。不过最晚一班车是5:30pm。我们坐车直接到了最里面的鸽湖,在这里有环线 Dove Lake Loop Walk ,大约2小时,我们走得很慢,花了大约3个小时,我和老婆又单独去了山上的马莲斯观景台,要爬升近300米,很多地方都是需要拉着铁链攀爬的。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鸽湖Dove Lake,而且还可以远眺摇篮山的山顶。下来以后,错过了最晚的班车,所以沿着下山的步道,走了6公里,傍晚8:00多种才到达景区大门。这里还下起了大雨。今天我们走了近7个小时,20公里的山路,还是非常疲劳的。晚上吃过晚饭,喝了啤酒,早早睡觉了。

3月4日,今天还是Cradle mountain Cabin 摇篮山徒步,我和老婆要去摇篮山登顶 Cradle Mountain Summit,这是一条6-8 小时的徒步线路,特别是最后的200米,简直就是在攀岩。路上有一些长途跋涉的徒步客 (overland track),是要带上几天的食物,连续走6-7天的路线,途中有一些小木屋可以住宿,当然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登顶的路线很艰难,从鸽湖的海拔900米,先爬上到1200米的马莲斯观景台,然后是一大块高山草甸,远处就是摇篮山,比高山草甸还要高300米。山顶的最后200米,全部是坍塌的岩石,没有道路,也没有铁链。有的大石头,人要爬过去,整个人都是在山体外面。不过风景非常壮观,山顶很冷。路上只有体能强悍的年轻人,遇到一队意大利年轻人和几个英国女孩子,一个英国女孩中途退却下山。我们只在下山的路上遇到几个台湾人,不知道是否登顶。山顶的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大风,一会儿雾气弥漫,好在没有下雨,否则湿滑的石头要大幅度增加攀登的难度。下到山下已经是下午3:30pm,这里是海拔1200米的高山草甸,距离海拔900米的鸽湖还有2个小时的路程。到达鸽湖的时间是下午5:40,最后一班公园大巴已经离开,这里距离公园大门还有6公里山路,要走近2小时。所以我们决定搭车,等了一会儿,看到一对华人夫妻,开着本田CRV正要离开,过去搭讪,他们要去公园大门口的一个酒店,很爽快的答应了我们的搭车要求,路上攀谈,他们是在澳大利亚的移民,孩子在悉尼读书,给他们安排了塔斯马尼亚的旅游线路,刚刚到达,我们给他们一些公园的旅行建议,比如哪个地方可以拍摄到最好的照片,哪条线路比较好走等等,他们像我们推荐了新西兰旅游。6公里的山路,开车还是很快的,不到20分钟就到了停车场,我们开上车,直奔270公里以外的霍巴特机场附近的Seven Mile Caravan房车营地。一路上塔斯马尼亚洲际公路上没有什么车辆,远处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满是羊群,几颗大树在天际线边,映衬在火烧云下,也只有在电影里面才能看到的景象。不禁停车拍照,记录这一瞬间。 到达房车营地几乎晚上10:00,做饭,吃饭,洗簌,半夜才睡觉。

3月5日,10天的塔斯马尼亚行程结束了。这十天我们先从首府霍巴特出发,前往南面的亚瑟港,参观监狱遗址,缅怀澳大利亚的移民历史,然后北上,路上经过列治文和罗斯小镇,到达中部的酒杯湾,然后继续北上,到达第二大城市郎舍斯顿,看了老城,然后去了摇篮山,在这里徒步旅行2天,走遍了公园绝大多数无须过夜的徒步线路,然后回到霍巴特,可以说除了西部的景点以外,塔斯马尼亚的主要景点全部包含在内了。我们的飞机是下午2:55的,所以我们离开营地以后,先去了Seven Mile七英里海滩玩耍,就在机场附近,巨大的飞机频繁起降。在房车上吃过中饭,我先把家人和行李放到机场,然后开车去还车,手续依旧很慢,花了半个多小时,车辆检查无误以后,房车租赁公司的人打电话帮我叫了辆出租车,等了很久,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几乎绝望的时候,车来了,我坐上到4公里外的机场登机的时候离起飞只有30分钟了,好在家人已经办好了所有登机手续,直奔登机口,坐维珍航空的飞机直飞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飞行时间不长,其实就是跨越海峡,1个多小时就到了。当地时间下午4:10分,我们到达墨尔本,我预先在携程网上订了一辆6人MPV,在booking网上订了一间CBD的海景公寓房。取上行李,我打电话给租车公司,他们派车来机场接我们,送到大约10分钟车程以外的租车店,是个华人开的租车行,全部是上海汽车厂生产的汽车,我们的是众泰的6人MPV。取车以后,我们开车去位于CBD的公寓楼,一路上墨尔本CBD的天际线映照在夕阳下面,高速路上穿梭的汽车,说实话,虽然在塔斯马尼亚的徒步和旅游让我身心放松,但是我还是非常怀念涌动的人头,繁华的都市,星星点点的高楼大厦的灯光。我们的公寓在CBD的尽头,是一座49层的高层建筑,我们在47楼,租给我们的是一个华人,类似于airbnb的那种民宿,房间不大,70多平米,但是楼层很高,视野非常好,海景,市容,楼下繁华的夜市,远处的高速公路穿梭的汽车,全部尽收眼底。放下行李,我们迫不及待的出门,走了20分钟,来到位于CBD的唐人街,在一家主打小笼包的餐厅吃晚饭,很咸,价格不贵,人很多。平均90人民币一个人。晚上回到房间,我们回到公寓休息。

3月6日,今天的计划是开车去Puffing Billy 比利小火车,然后去飞利浦岛看企鹅回巢,到达比利小火车那里,本来计划坐1:00点的火车,但是被告知,火车发生交通事故,被汽车撞了,20年不遇的事情,居然被我们遇到,所以今天所有火车停开,明天还不一定开。无奈,我们只好前往飞利浦岛,下午4:30就到达了,5:00才开门,其实企鹅要8:00太阳下山才上岸,只好在游客中心晃荡,由于我们2年前来过墨尔本也看过企鹅归巢,所以兴趣不大,而且海边太阳下山以后风很大,很冷,所以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在外面。这次来不在春节期间,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度减少,上次来,记得几乎一半都是大陆来的中国游客。看完企鹅归巢,我们开车回到公寓,一路上没有很多车,跑得很快。路上没有什么人和车,漆黑一团,只有汽车的大灯照耀着前进的道路和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回到墨尔本,依然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看来澳大利亚也是人口聚集在大城市的。好山好水的乡下,依然没有人气。

3月7日,连续旅行了很多天,都是匆忙赶路,很疲劳,今天就订为休息日,自由活动,我选择去了澳大利亚博物馆,就在CBD,走路可以到达,主要看了澳大利亚的考古发现,独有的动植物,由于澳大利亚从南极洲分离只是过去6500万年前的事情,塔斯马尼亚于澳大利亚分离也只有短短的2万年,这里独立发展的动物物种,比如澳大利亚树獾,Australian Devil,袋鼠, 等都是考古,动植物演变历史的,加上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可谓是动植物学考古发现的天堂,我还看了墨尔本发展的历史,人口从1850年的50万,增长到现在的400多万,当然和深圳从1980年的几万人到现在的2000万,是无法比较的,任何事情到了中国都要比世界其他地方大和快几何数量级。
傍晚的时候,我一个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留学的学生过来博物馆门口见我,我们一起坐免费的有轨电车到唐人街见到家人,并且专门去了大众点评上评分很高的面馆吃饭。吃过饭,我们到墨尔本河边散步,聊了留学,人生发展,澳大利亚和中国比较等话题。晚上回到公寓,坐在阳台上,欣赏楼下点点灯火。

3月8日,今天我们就要离开墨尔本了,开车去大洋路,早上退了公寓的房间,我们先去了维多利亚女王市场 Queen Victoria Market,买了很多海鲜食物,包括中午饭要吃的龙虾和生蚝。龙虾是煮过的,给了点蘸酱,生蚝就是用塑料盘摆放好,然后我们上路,中午时分,我们到达大洋路的起点,基隆Geelong小镇。在一个公园的烧烤点烤熟了牛羊肉,摆开龙虾和生蚝,大吃起来,公园的草地非常巨大,有4-5个足球场那么大,没有人,包括边上的烧烤点,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除了大城市比如悉尼,墨尔本,甚至黄金海岸的CBD,其他的地方到处都没有什么人,以至于所有的房车营地或者酒店的check-in时间只有下午的3-5点,不少地方5:30pm以后就下班了,如果你下班以后到达,必须提前预定,信用卡支付费用,服务人员就会提前把钥匙留在信箱。吃过午饭,我们继续上路,今天的目的地是大洋路上的重镇Apollo Bay 阿波罗海湾,大洋路建于1920年代,是澳大利亚镇府为了安置从一站回国的士兵特别修建的一条沿海道路,当年的工程机械很少,基本都是人力,类似于中国1940年代在云南修建的滇缅公路。用国家的力量,安置人力,搞基建的经济刺激政策在经济学上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美国在二战以后也采用过同样的方法建设成功了美国四通八达直到今天依然领先全球的高速公路系统,中国从90年代开始的高铁,高速公路和各地的基础建设如出一辙。
由于春节已过,少了很多中国游客,一路上没有多少车,甚至到达大洋路的门牌处,停车场居然没有一辆车,与2年前到达的时候,停车场停满了汽车,没有任何空位,雕像前全部是排队拍照的中国游客大相径庭。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海上的冲浪,看灯塔,慢慢向前,大约8:30,我们到达了预定好的Apollo Bay Holiday Park 阿波罗湾假日公园,我们订了个2室一厅的小木屋,带厨房,停车以后就在厨房做饭,吃完然后洗簌休息。

3月9日,今天就是驾驶大洋路了,目的就是距离阿波罗湾1个半小时车程的12使徒和伦敦桥。不多时就到了12使徒,但是我们决定一直开到伦敦桥那里,从最远处往回开。这里的12使徒和伦敦桥其实就是在海里面屹立的石头,类似北戴河外的那两块著名的石头,据说当年秦始皇东游,就到老龙头那里看到这两块石头,后来三国时期的曹操也到此一游,并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还有人考证,这两筐石头在过去2000年重发生了断裂,现在其中的一块也只有一半还生出海面。
澳大利亚的的大洋路上的景观也是一样,其中的伦敦桥本来是连接两块巨大的石头的天然石桥,但是1990年的一天,轰然倒塌,留下2个惊恐万状的年轻人困在海里的一块巨石上,当地的电视台直播了直升机救援的全部过程。
12使徒其实只有7块屹立在海里的石头,类似12个耶稣的信徒屹立在海里,任凭海浪拍击,12只是一个好记而且吉祥的数字,并没有那么多石头。
在12使徒旁边有一吃海滩是可以走下去的,这里可以近距离观看屹立在海里的石头。
这个白天,都有直升机的游客在海岸线上飞,从那里观看,必然非常壮观。还在我有无人机,也拿出来飞,虽然比不上直升机的视角,但是比在路上还是好不少。看完大洋路,我们晚上回到了阿波罗湾的小木屋。

3月10日,大洋路的旅游结束了,我们的21天澳大利亚旅游进入尾声,今天就是回到墨尔本。中午的时候,我们回到基隆Geelong小镇,遇到澳大利亚的长假期,小镇上热闹非凡,有老爷车和老爷船的展出,其中有一条仿照1830年代的木帆船建造的木船,10天以后可以乘坐前往悉尼,船票是1800澳币。虽然不便宜,肯定比飞机或者汽车昂贵,但是让人感收到1830年代当时的交通和海上旅行,肯定是值得的。
但是我们没有时间了,在镇上的公园(前几天我们吃午饭的那个),吃过午饭,然后驱车到达墨尔本,我们订好了在机场附近的墨尔本机场探索公寓(Quest Melbourne Airport),是一个2室一厅的公寓,离机场只有10分钟车程,而且停车免费。放下行李,我们驱车来到墨尔本CBD的唐人街,在那里吃过晚饭,又沿着墨尔本河散步,然后驱车回到了酒店,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的回国行程。

3月11日,早上7:30,我们准时到达还车的租车行,还了车,然后坐车行的车来到机场,乘坐早上9:45的澳新航空的飞机前往香港。飞机上的旅客很少,只有1/3的位置有人,所以大家都是一人一排座位,有的旅客干脆躺下睡觉,一路上我看了3部电影。飞机准时到达香港,提取行李,我们预定了深港两地车,一路飞驰,傍晚的时候回到深圳的家中,结束了21天的澳大利亚之旅。

小心得 (Tips):
1: 基本不需要换钱,所有地方都接受信用卡支付,国内能支付美元的信用卡都可以
2: 最好在国内淘宝上买无限流量的上网卡
3: 用携程或者大众点评订景点门票,不仅便宜一些还可以省去换汇的烦恼
4: 国内的驾照可以租车,无须翻译
5: 不同与美国,餐厅无须小费。当然给几个零钱也可以
6: 用苹果手机自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导航是必须的
7: 如果租房车自己做饭,带上电饭锅
8: 和国内一样的电压和插头,方便
9: 和香港一样的右舵车,规则和驾驶大约一天就可以适应
10: 所有房车营地和部分酒店是5:30下班,所以提前打电话订好,电话里面给信用卡卡号交钱,然后直接去前台门口的信箱取钥匙就好
11: 退房是10:00

澳大利亚的国家和经济感受:
1: 感觉是美国的一个州,电视里面基本都是美国的电影和电视,感觉和国内省级电视台一样,转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2:没有什么高科技,也不需要博士硕士之类的人才,高中毕业能做的工作比如水暖工等机会最多
3:自然环境优美,保护好,人口少,地广人稀。居住条件好
4:国民安逸度日,远离世界各地的烦恼,没有烦恼
5:福利制度优异,当然税收很重。不适合积极进取和梦想家
6:算亚洲国家,随着亚洲的崛起,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自然会和亚洲国家越走越近

Comments off

良好的公司和员工的关系-也谈员工和公司借钱

1:公司和员工的关系基础是:雇佣关系
2:老板可以和员工保持一定的私人关系。前提是不损害公司的利益。

午休的时候大姐抱怨说她把钱借给了一个亲戚去做生意,说好了赚了就还的,现在对方买了奔驰汽车,催了好几次,对方就是说要再等等,一拖再拖,找各种理由不还钱。

前两天微信群里面有人问:员工要向公司借钱去买房,一般会提出来预支工资或者奖金的办法,那么作为公司的老板是借还是不借,借了怕不还钱或者其他人一起来借,开了先例后面难以控制,不借,害怕损伤员工的积极性,员工懈怠,工作完成不了。

1: 公司和员工的关系是:雇佣关系,也就是公司以金钱作为回报,购买了员工的工作服务。这个服务通常是在上班时间,在公司里面完成的,也就是公司没有权利和义务处理员工与公司运营无关的事物。
这是公司管理人员的底线。基于这个底线,借出公司的钱,给员工去买房,是混淆了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挑战了公司的底线。除非公司有明文规定,每个员工可以借钱的额度,时间,利率,公司财务的平衡和税务问题等等,否则是不能借钱给员工买房的。

2: 但是公司的核心是人,老板希望员工有归宿感,公司也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员工帮助。从而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
在不损失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老板可以以个人的名义(不是走公司的财务),从个人的账户中借给员工钱。这是老板个人的事情,与亲戚朋友之间借钱一样。如果老板觉得人品可靠,小额贷款,只要说好还款的时间甚至是利率,就可以借钱,如果是大额贷款,最好要有抵押品或者担保人的签字和公证处的公证,既然对方这么有诚意还钱,那么也就必然配合抵押和公证的过程。

借钱给员工买房有两种情况:
1: 公司有相关的制度,明确借钱给员工买房是一项福利,并在相关制度下执行。
2: 公司没有相关制度,而老板觉得员工可靠的,可以以个人名义借钱,走个人拆借的流程,借条,抵押,公证等。

Comments off

« 上一页 Previous entries « 上一页 · 下一页 » Next entries 下一页 »